第三节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节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第1页,此课件共64页哦学习目标n掌握掌握肌力和肌肉耐力的概念概念,分类分类、各类的具体训练方法具体训练方法n熟悉熟悉训练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原则n了解了解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2页,此课件共64页哦目的防治废用性肌萎缩防治废用性肌萎缩骨折后,骨折后,肢体卧床制动,石膏固定,肌肉肢体卧床制动,石膏固定,肌肉力量减退,达力量减退,达2周以上就可造成肌肉萎周以上就可造成肌肉萎缩。缩。第3页,此课件共64页哦n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制动后萎缩最明显最明显n对于骨关节固定的患者,最好对于骨关节固定的患者,最好在固定
2、期在固定期间一直坚持肌肉力量的训练间一直坚持肌肉力量的训练,可减轻肌可减轻肌肉萎缩,又可促进骨折的进一步愈合肉萎缩,又可促进骨折的进一步愈合第4页,此课件共64页哦 一、概述(一)基本概念1、肌力:muscle strength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2、肌耐力:muscle endurance第5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二)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n1.肌力训练,目的增强肌力,应大负荷大负荷、快速度、短时间、快速度、短时间进行,例如举重、铅球等运动n2.耐力训练,目的增强肌肉的耐久力,应小负荷、多重复、长时间小负荷、多重复、长时间进行,例如马拉松、短跑第6页,此课件共64页哦(三)
3、训练的基本原则(三)训练的基本原则n1.超常负荷原则超常负荷原则n2.阻力原则阻力原则n3.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n4.超量恢复过程切入训练原则超量恢复过程切入训练原则第7页,此课件共64页哦n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通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通常超量恢复于常超量恢复于运动后运动后1 12 2天内天内出现,运出现,运动量太小,动量太小,不感到疲劳,无超量恢复出不感到疲劳,无超量恢复出现。现。第8页,此课件共64页哦超量恢复规律超量恢复规律n肌力练习会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此无明显的肌肉肌力练习会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此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
4、现,肌肉练习难以取得明显的效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果;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一次练习在前尽量使一次练习在前一次练习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一次练习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练习间隔时间练习间隔时间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消除,继续练习将会加重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消除,继续练习将会加重疲劳以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时,超量疲劳以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即无从积累又使肌肉收缩力增强。恢复已消退,即无从积累又使肌肉收缩力增强。第9页,此课件共64页哦(四四)肌肉收缩形式和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收缩形式和影响肌力的因素n肌肉收缩形式
5、可分为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等长收缩等长收缩和和等张收缩等张收缩,它们各有不同,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的特点。n等张收缩等张收缩时肌张力大致恒定,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故称动时肌张力大致恒定,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故称动力性收缩。等张力性收缩。等张向心收缩向心收缩主要为白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主要为白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此时收缩力高于阻力,产生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此时收缩力高于阻力,产生加速运动(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等张加速运动(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等张离心收缩离心收缩主要为主要为红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起点和止点被动延长,此时收红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起点和止
6、点被动延长,此时收缩力低于阻力,产生减速运动(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缩力低于阻力,产生减速运动(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第10页,此课件共64页哦n两者交替练习有利于肌力的发展。两者交替练习有利于肌力的发展。离心收缩离心收缩主要主要是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使用过多易引起肌是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使用过多易引起肌肉的酸痛,在太极拳、八段锦等民间运动形肉的酸痛,在太极拳、八段锦等民间运动形式的运动疗法中最为常用。式的运动疗法中最为常用。n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不变,不引起关节活动,也称为静力性收缩不变,不引起关节活动,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常用于骨
7、关节疾患的早期。,常用于骨关节疾患的早期。第11页,此课件共64页哦等长收缩等长收缩n较好的增加肌张力,较好的增加肌张力,防治肌萎缩,消除肿胀防治肌萎缩,消除肿胀,刺,刺激肌肉肌腱本体感受器激肌肉肌腱本体感受器n不能训练关节活动度不能训练关节活动度n主要训练红肌纤维主要训练红肌纤维n对对仪器无特殊要求仪器无特殊要求n全身疲劳不显著全身疲劳不显著n姿势稳定性不受影响姿势稳定性不受影响n运动中运动中对力的评价由于速度为零而困难对力的评价由于速度为零而困难第12页,此课件共64页哦等长收缩等长收缩n动作不复杂动作不复杂易掌握易掌握n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n训练效果慢,心理效果差
8、训练效果慢,心理效果差n会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会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n不伴有关节活动,可在固定期、关节损伤、炎症期进行不伴有关节活动,可在固定期、关节损伤、炎症期进行n对改善运动的神经控制作用较小对改善运动的神经控制作用较小n有角度特异性,仅有有角度特异性,仅有2020度的生理溢流(度的生理溢流(overflowoverflow)第13页,此课件共64页哦等张收缩等张收缩n可增加肌张力,增强全可增加肌张力,增强全ROMROM的肌力的肌力n能训练关节活动度能训练关节活动度n对仪器有特殊要求对仪器有特殊要求n全身疲劳较显著全身疲劳较显著n对姿势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对姿势稳定性有
9、一定影响n运动中对力的评价容易运动中对力的评价容易 n动作较复杂动作较复杂n运动中易出现加速与减速的现象运动中易出现加速与减速的现象n不能同时训练拮抗肌不能同时训练拮抗肌第14页,此课件共64页哦等张收缩等张收缩n不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有关节挛缩、关节内伤不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有关节挛缩、关节内伤病、运动时疼痛者不使用病、运动时疼痛者不使用n训练效果快,心理效果好训练效果快,心理效果好n可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更好的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可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更好的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改善关节软骨营养n不易进行不同速度的运动练习,有惯性作用,非顺不易进行不同速度的运动练
10、习,有惯性作用,非顺应性阻力应性阻力n一般不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的现象一般不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的现象第15页,此课件共64页哦优缺点优缺点n等长较等张动作简单容易掌握等长较等张动作简单容易掌握n等长练习可以用来锻炼一些等张练习不易练到或很少练等长练习可以用来锻炼一些等张练习不易练到或很少练到的肌群,如四肢内收肌群到的肌群,如四肢内收肌群n等张练习可在全关节的运动幅度内进行,可较快的获得等张练习可在全关节的运动幅度内进行,可较快的获得训练效果,等长练习只有在一定的角度内收缩才能取得训练效果,等长练习只有在一定的角度内收缩才能取得效果。效果。因为锻炼者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做
11、的功,因此等因为锻炼者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做的功,因此等张练习比等长练习具有更好的心理学效应。张练习比等长练习具有更好的心理学效应。第16页,此课件共64页哦优缺点优缺点n等长和等张练习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相互等长和等张练习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相互协调的进行协调的进行n等长收缩常不可避免的出现屏气现象,从等长收缩常不可避免的出现屏气现象,从而使血压明显上升,加重心脏负担,故有而使血压明显上升,加重心脏负担,故有心脏功能障碍时宜选用等张练习心脏功能障碍时宜选用等张练习。第17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五)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分类n1、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等张(向心性等张(向心性、离心性)收缩
12、训练、等长收缩训练、离心性)收缩训练、等长收缩训练、等速收缩训练等速收缩训练n2、根据施加阻力与否根据施加阻力与否:辅助运动训练、辅助运动训练、主动运动训练和抗阻运动训练主动运动训练和抗阻运动训练n3、根据是否运用辅助器具根据是否运用辅助器具:徒手运动训徒手运动训练、借助器具的运动训练练、借助器具的运动训练第18页,此课件共64页哦(六)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六)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1、适当动员适当动员 肌力训练依赖于患者的肌力训练依赖于患者的主观努力,训练前需做适当主观努力,训练前需做适当讲解讲解,使,使患者患者了解肌力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肌力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消消除可能存在的顾虑除可能存在的顾
13、虑,提高其,提高其积极性积极性,并掌握训练方法和要领,训练中与治并掌握训练方法和要领,训练中与治疗人员密切配合。疗人员密切配合。第19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2、作适当的准备与放松运动、作适当的准备与放松运动 肌力训肌力训练前作若干次较低强度的肌肉收缩,练前作若干次较低强度的肌肉收缩,训练后作放松及肌肉牵张的练习,训练后作放松及肌肉牵张的练习,可可防止肌肉损伤,促进肌肉疲劳的消除防止肌肉损伤,促进肌肉疲劳的消除。第20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3、正确掌握运动量、正确掌握运动量n(1)一定程度的疲劳,达到超量恢复,肌力增加阻力)一定
14、程度的疲劳,达到超量恢复,肌力增加阻力相应增加,做到循序渐进相应增加,做到循序渐进n(2)运动间隔时间)运动间隔时间,一般训练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一般训练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不能少于每周,不能少于每周2次;超量恢复的临床判断通过精细次;超量恢复的临床判断通过精细的肌力测试可见肌力有所增加;自觉疲劳消除,肌肉的肌力测试可见肌力有所增加;自觉疲劳消除,肌肉有力,再次训练有积极性。有力,再次训练有积极性。第21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4、注意调节阻力、注意调节阻力5、无痛训练、无痛训练n(1)如引起明显疼痛,应视为引起或加重损如引起明显疼痛,应视为引起或加重损伤的信号
15、伤的信号;n(2)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疼痛,为肌力训)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疼痛,为肌力训练创造条件。练创造条件。第22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6、注意异常心血管反应、注意异常心血管反应 肌力训练可引起心率肌力训练可引起心率和血压适度的生理性升高,但用力收缩特别是等长和血压适度的生理性升高,但用力收缩特别是等长收缩会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运动中憋气对心血管收缩会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运动中憋气对心血管活动造成额外负荷,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活动造成额外负荷,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为减少对心血管的影响,可在用力时呼气而注意,为减少对心血管的影响,可在用力时
16、呼气而不是吸气,防止憋气使劲。不是吸气,防止憋气使劲。第23页,此课件共64页哦(七)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关系n肌力训练:大负荷、少重复、短时间。训练速度相对较快n耐力训练:小负荷、多重复、长时间。训练速度相对慢第24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二、训练方法(一)肌肉电刺激法(肌力0、1、2级)(一)辅助主动运动(肌力1-2级)(二)主动运动(肌力3级)(三)抗阻运动(肌力3、4、5级)第25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n肌力为肌力为0级时,只能进行级时,只能进行电刺激电刺激以以延缓肌萎缩延缓肌萎缩,也可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即做主观努也可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
17、即做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传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第26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n肌力为肌力为12级时,仍可采用级时,仍可采用肌肉电刺激法肌肉电刺激法
18、,此时肌肉,此时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此时可以开始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此时可以开始助力运动练习助力运动练习,即,即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外力帮助,外力可以来源于,外力可以来源于治疗师治疗师施加的力量、或者是施加的力量、或者是器械器械旋转或摆动产生的旋转或摆动产生的助力、助力、健肢健肢产生的力量、以及水的产生的力量、以及水的浮力浮力,以便完成大幅,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活动。度的关节活动。注意强调主观用力,给予最低限度的注意强调主观用力,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力常加于运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逐
19、渐减少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逐渐减少第27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n肌力为肌力为2级时,可进行级时,可进行免负荷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即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可用。可用吊带吊带悬挂肢体悬挂肢体,或将肢体放在,或将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水的浮力消除消除部分肢体的自身重量,使运动易于完部分肢体的自身重量,使运动易于完成。成。第28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n肌力为肌力为3级时,应完全由患
20、者级时,应完全由患者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完完成,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成,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单关节或多关阻力,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不同速度或幅度的节、单方向或多方向不同速度或幅度的运动,根据病情选择肌肉收缩形式与运运动,根据病情选择肌肉收缩形式与运动强度。动强度。第29页,此课件共64页哦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n肌力达肌力达4级,应由主动运动进展到级,应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对抗,对抗较大阻力进行肌肉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较大阻力进行肌肉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阻力可来源
21、于,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阻力可来源于人力、重物或人力、重物或器械器械。阻力应从小到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起始与终。阻力应从小到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起始与终末部分施加小阻力,中间部分施加阻力最大,阻力末部分施加小阻力,中间部分施加阻力最大,阻力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人力施加阻力以便调节阻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人力施加阻力以便调节阻力的大小,并在运动中做到阻力合理地增大和减少力的大小,并在运动中做到阻力合理地增大和减少,肌力达肌力达4级以上时,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阻力。级以上时,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阻力。第30页,此课件共64页哦等张练习等张练习n适合发展动态肌力、耐力适合发展动态肌力、耐力n禁忌证:同徒手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肌肉 耐力 训练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