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分析学时.ppt





《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分析学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分析学时.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分析学时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7页(一)语文问题(一)语文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7页1、逻辑问题、逻辑问题 (论题不清楚、不确切,含糊其词,或有歧义。论题是整个论证的靶子,只有把论题清楚、确切地规定出来,论证才可能是有“的”放矢的和有效的。因此,在进行论证时,作者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论题是什么,并且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歧义,在表述论题时,应尽量选用意义明确的词语,对论题中的关键性概念,必要时还应予以界说。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7页常见的“偷换论题”错误是“证明过多”和“证明过少”。“证明过多”指的是,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多
2、的判断。在一个论证中论题只能有1个,并且在整个论证过程中保持不变,即要遵守“同一律”这一逻辑规则。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7页论据应当是真实的判断。在论证中论据是论题的根据,只有论据的真实才能推出论题的真实。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虚假论据”的逻辑错误。应当注意,不仅以完全虚假的判断作为论据是错误的,而且以真实性未被证实的判断作为论据也是错误的。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7页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在论证中,论题的真实性是从论据的真实性中推出的,是依赖于论据来论证的;所以,如果论据的真实性反过来又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那就什么也没有论证
3、。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为了杜绝这种错误,论证中必须避免“论据与论题不相干”和“论据不足”的情况出现;同时必须遵守有关的推理规则或要求,因为,违背了推理规则或要求,就意味着论题不是从论据中推出的,也就是犯了“推不出”的错误。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7页2、语法问题、语法问题 (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语言中常见的毛病,多属于逻辑性不合理,部分是语意含混或语法结构不当。例:患者腕部的创伤逐渐恢复(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恢复”有还原的意思,“病好了”,只能说“健康恢复了”,不能说“病恢复了”。此句的“恢复”可以改为“好转”。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7页句子缺少某
4、些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语或谓语。例:通过病情分析,使我们找到了影响疗效的因素。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主句用了一个“使”字。“使”是动词,一般是有主语的(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形式上没有主语的时候,通常则拿它前面的分句作意念上的主语。本句前面的分句“通过病情分析”显然不能作主语,而正是本句实际主语“我们”的行为。去掉“使”字这句话就完整了。不仅是“使”字,其他一些动词也可造成类似的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7页句子的各种附加成分必须按照民族习惯和语法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会产生歧义。例: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句中“好”应移到“方法”的前面:“大量
5、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7页把几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词或词组并列起来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往往会使整句的意思含混。例: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吸烟和遗传,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句中并列的第一“亚硝胺”是化学物质,第二“吸烟”是个行为过程,第三“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这三种并列起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共同使用谓语“成为”,无论从语法上还是语意上都是不严谨的,必须重新调整句子结构:“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7页一个句子由多个分句陈述同一事物,而前
6、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不同类的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用法。在行文时,如将甲类词误用为乙类词,称词性误用。运用代词指代什么必须明确,否则易使人产生误解。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7页3、修辞问题、修辞问题 (1)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所谓逻辑,就是说在道理上一定要讲得通,不能自相矛盾或主观颠倒,因果无据、时间先后不明等。(2)费解。)费解。话说的不明白,让人猜测。(3)层次不清。)层次不清。科技论文中长句较多,或讲叙的方面较多,行文时如不细加推敲,往往层次不清。(4)累赘。)累赘。所谓累赘,多是由于语言堆砌,或前后内容重复,篇幅用了不少,所谈内容却不多。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7页4、介词使用问题、
7、介词使用问题 (1)助词)助词“的的”、“地地”、“得得”、“所所”:“的”一词用在名词或介词之后,表示领属关系,如“神经的”。也可用在形容词之后而紧接出现的又是名词时,如“大面积的创伤”。“的”字还以附在实词或词组之后,组成“的”结构,如“受到照顾的”。“的”字结构具有名词的语法作用,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如“其后紧接着出现的U波”。“地”一般用于形词之后,修饰动词,如“仔细地观察”。“得”用于形容词和动词之后,修饰副词或形容词,表示他后面的成分有补充说明作用,如“复述得好”。“所”一般用于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结构,如“所见”。这种名词性结构加上助词“的”,可作定语,如“所见的现象”。现在学习的
8、是第13页,共47页(2)连词)连词“和和”、“与与”、“及及”、“以及以及”:“和”是现代口语中的连词。用和连接的成分必须是同类词或词组。如果前面是个动词,后面是个名词,或前面是个主谓短语,后面是个句子,都有不能用“和”来连接。“与”的用法同“和”大体相同,惟在论文的标题或书名用“与”比用“和”多,可能它原来是文言字,因而显得庄重些的缘故。“及”跟“和”、“与”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含有由此及彼的意思。在它之前或之后出现的词或词组在意义上有先后轻重之分,不能随意倒过来。“以及”的用处比“及”广些,不但能连接词和词组,还可连接分句、句子和短语。不过在“以及”后的词、词组、分句等,都是更为次要的成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论文 常见 错误 分析 学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