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罗杰斯_人格自我心理学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2022年罗杰斯_人格自我心理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罗杰斯_人格自我心理学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罗杰斯 人格自我心理学默认分类2010-01-20 14:14:17 阅读 68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订阅1.美国心理学家2.人物生平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后受聘到罗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该室主任。1931 年,在工作之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0 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5 年转到芝加哥大学任教。1957 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1962 年-1963 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
2、后又到加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 1946年-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成就及荣誉在 1927 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时间和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驰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并把这个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际关系的一般领域中。1956 年,他提出心理治疗客观化的新方法,并因此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2 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他的理论观点与当代行为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56 年,罗
3、杰斯与斯金纳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体味有关人类行为控制的若干问题-一篇专题讨论文章的争议文章,载于美国科学杂志上。该文就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在心理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分歧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阐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表现出作者对人类自我实现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的坚信。罗杰斯与心理学的新发展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他并把这一理论用于教育改革,强调教育中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把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
4、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带有悲剧的性质,但能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趋向光明的未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在马斯洛逝世以后梅和罗杰斯关于人性问题开始了公开辩论,梅不同意罗杰斯关于恶是环境造成的说法,他认为恶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对人本主义运动有很深的、有害的影响。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
5、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6 页 -动。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罗杰斯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
6、了19 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主要作品他的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罗杰斯著作精粹。罗杰斯人格自我心理学(笔记)(2007-01-09 19:04:06)分类:网络 随笔1.罗杰斯在其自传中对自己的描述:我是一位心理学家。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当然是一位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作为心理治疗学家,我对人格变化的
7、动力学持有浓厚的兴趣;作为科学家,我研究这种变化和能力是有限的;作为教育家,促进学习的可能性向我提出了挑战;作为相互的哲学家,我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类价值的哲学与心理学我认为我自己在浩瀚学术生活中有点像一只孤独的狼。(Boring&Lindiey,1967)2、自我概念:(主体自我,客体自我)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个人生活在一个客观环境里,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所能感受到的主观经验世界之中。他把个体能觉知到的部分整体经验称之为现象场(Phenomenal field)各个人的现象场都是不同的,而这个主观的现象世界才是这个人的真正的现实,他的行为、思想、感情等均直接决定于这个主观世界或现象实在,而不是客观
8、的物理世界。3、罗杰斯把个人对自己及其与相关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和看法称为自我概念(或自我观念)斯蒂芬森(Stephenson 1953)创造布洛克使其标准化的Q 分类法或称Q 技术。(Q-Sort technique)4、罗杰斯把充分发挥机能者作为他所倡导的人格模式。认为幸福不是在于个体所有生物性需要得到满足或个人所追求的目的如房子、财富的实现而带来的安宁。幸福是积极参与实现趋向,拼搏于持续不断的奋斗之中。5、罗杰斯认为,快乐本身不是目标,而是努力自我实现的副产品。自我实现的人使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挑战性,而且富有意义,但是,他们并非任何时候都是欢愉的。(李文湉译,1998)健康人格应象信任自己
9、那样信任他们所做出的决定。罗杰斯认为,人的心理越是健康,他体验到的自由度也就越大。由于有这种自由感和权力感,健康人就在生活中察觉到巨大的选择自由,而且感到有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的能力。6、人格自我发展(Personality self-development)是指个体自婴儿到成年一生人格成长的机制和历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6 页 -7、来访者中心疗法中罗杰斯系统地阐述了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与实践。8、罗杰斯十分推崇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道家学说,他说:能概括我的许多更深刻的信仰是老子的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0、。道德经57章9、来访者的一段谈话:来访者:那次考试之后我感觉非常坏,我没有想到我考得那么差。治疗者 A:你对这次考试感到很失望。治疗者 B:你对你这次考试的情况感到惊讶和失望。特别是因为你曾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些。成为一个人罗杰斯:成为一个人2006-08-03 点击数:780 书名:成为一个人作者:(美)卡尔罗杰斯内容简介:成为一个人是卡尔罗杰斯从自己19511961 年 10 年间所写的书及文章中选编出来的,是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0余年经验的总结。全书分 7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卡尔罗杰斯的自我介绍。本部分包括第1 章:这就是我我的职业思想及信念的发展轨迹。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自
11、己的经历,第二部分概括介绍自己在咨询中的经验。第二部分是 如何才会有帮助。本部分包括2、3、4 章,主要是1954 1960 年的 6年间,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演讲。第三部分是 成为一个人的过程。本部分包括第5 章和第6 章,讲述了当事人经验改变的性质。第5 章,治疗中的一些方向。写于19511952 年间,当时当事人中心疗法 一书已出版,但罗杰斯对其中的治疗过程部分不满意,他试图用一种更有力的方式来说明这一过程。第四部分是 人的信念。本部分包括第7、8、9章。第 7 章,心理治疗的过程概念。第 8 章是作者表述了自己对人类机体的信心,及对美好生活的看法。第9 章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一个心理医生对美
12、好生活的看法。第五部分是 心理治疗中研究的地位。本部分包括第10、11、12章。第 10 章,人还是科学一个哲学问题。第11 章,治疗中的人格改变。19501954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芝加哥大学咨询中心进行了关于心理治疗的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第12章是研究背景中的当事人中心疗法。第六部分是 对生活的启示。罗杰斯认为,当事人中心疗法原则对广泛的生活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在本部分,他讲述了其理论在教育、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6 页 -第七部分是 行为科学与人。这一部分包括第21、22 章,罗杰斯讲述了行为科学取得的进展,并
13、在自己的理论框架内指出行为科学的发展方向。罗杰斯: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常常有人这样问我,“人们究竟因为什么问题前来咨询中心求助于你和其他心理顾问?”对此我总感到难以答复。我只能说,他们有着你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问题,而矣邢嗟辈?分我敢肯定是你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例如,有学业上一败涂地的大学生;有被婚姻弄得苦恼不堪的家庭主妇;有感到自己已经濒临精神崩溃或精神病变的人;或是某个担任要职的专业人员,由于过分沉溺于性方面的胡思乱想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一个在班上拔尖的优秀学生,仅仅因为相信别人断言自己是无可救药的蠢笨而变得绝望呆滞;也有被孩子的顽皮行径搞得焦头烂额的家长;有活跃于交际场所的时髦女郎发
14、现自己突然被一阵无可名状的沮丧心情所压倒;有的女性因为感到生活与爱情都正在从身边悄然逝去而万分忧虑,纵使她的大学毕业成绩优良也不足以补偿她失去的一切;有的男子则确信某些强大的邪恶势力正在积极策划阴谋,企图暗算他;。我可以这样无休止地列举出一大堆人们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它们真可说是集各种生活经验之大成。然而,我对这种开清单的作法是不会满意的。作为一个心理咨询顾问,我很清楚,人们第一次向你诉说的问题隔上两、三个小时后就会完全变成两样,即便到了第十次来向你诉说时,问题还会变。现在你们该明白了为什么我会感到难以回答我们已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不过,我已逐渐相信这么一个事实:尽管人们的问题包
15、罗万象,错综复杂,但回答却只有一个而且非常简单。我们努力为咨询者创立了一种利于治疗的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倾听他们诉说自己的经验。从许多咨询者的谈活中,我感到他们每个人其实都为同一个问题所困扰。人们主要诉说的问题可能在情境上有所不同,他们苦恼的原因也可能不大一样,有的来自学习,有的源于妻子,有囊蛭习澹械氖且蛭约菏刂频幕蚧奶乒殴值男?为,有的却因为某种恐惧心理等等。但是在所有这些差异后面,有一个人们共同探求的中心问题。在我看来,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藏在表面行为下面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真正变成我自己?”一、变成自己的过程1.从面具后面走出来看来每个
16、人最希望达到的目标和他有意无意追求的不外是要变成他自己罢了。这里,让我先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种种烦恼来找我咨询时,我发现首先最好是努力与他建立一种可以使他感到自由安全的关系。我的目的是要了解存在与他内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认识他的门来面目,并创造一种自由气氛,使他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无拘无束,爱怎样就怎样。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样利用这种自由呢?我的经验表明,他靠这种自由可以变得愈来愈接近它真正的自己。他开始抛起那用来对付生活的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他力图像发现某种更本质、更接近于他真实自身的东西。他首先把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的用来对付生活的面具扔在一旁。在一
17、次咨询中,一位年轻女人在对我描述她一直长期使用的面具时,她表示自己已完全不能确信在这种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的伪装后面还存在什么她的真正自身:我正在考虑有关是非标准的问题。我不知怎么学会了一种窍门,我想,嗯,或者说是一种习惯,即老是想使我周围的人感到轻松自在,或使事情进行得一帆风顺。我们周围总得有些能息事宁人的和事佬吧,他们就像能平息海浪的油一样。无论是在小型会议上,或是在朋友们的聚会时,还是在其他什么场合,我总能帮助把事情搞得顺顺当当的,而且总是显得自己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6 页 -过得挺快活。有时,我连自己也感到惊讶地提出与我真实想法完全相反的意见,
18、因为我注意到如果我不这么做,负责召集的人就会很不高兴。换句话说,我简直从来就不曾有过我的意思是我从未发现自己对于事物曾有过什么明确固定的看法。现在看来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在家里长期养成的习惯。开始,我只是不坚持自己的信念;到后来,我已经不知道我是否还有什么应该支持的信念。我从来没有诚实地成为我自己,我也从来不清楚我自己究竟是什么,我只不过一直在扮演某个虚假的角色。从这段谈话里,你能看到她如何审视自己长期沿用的假面具,如何认识到自己对它的不满,并努力思考怎样才能认识到面具后面的真正自身,如果这自身确乎存在的话。在这一努力发掘真实自身的过程中,咨询者特别愿意利用我们为他建立的治疗关系去探索考察他的
19、经验的各个侧面,并勇敢地承认和正视自己常常面临的深刻矛盾。他懂得他有不少行为,甚至有不少情感都不是真的,都不是他的有机体的真实反应。所有这些不过是某些表面的东西,某种伪装而已。在这背后,他自己却深藏不露。他发现,他在许多时候是按照自认为应该的那样去生活,而不是根据他本身的要求。他常常感到自己只是应别人的需要而生存在世,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自我,他只是试图按照别人认为他应该的那样去思维、感受和行动罢了。在一点上,我非常吃惊地发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以他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极其准确地描述了人的这种困境。最常见的使人沮丧的情景是一个人不能根据其选择或意愿而成为他自己;但最令人绝望的
20、则是“他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身的人”。另一方面,“与绝望相反的情景就是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这种自由选择正是人的最高责任。当我在读他的某些著述时,我几乎觉得他曾听我们的咨询者描述过对自我的探索。这种探索常常使人感到痛苦不安。当人们看到自己正在摆脱这些以前从未觉察到的假面孔时,对自我的探索捅涞酶恿钊?心烦意乱。他们开始探究存在于自身内部的那些狂乱而猛烈的情感,这是一件可怕的工作。要除掉自己曾以为是真正自我的一部分的面具,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极度不安的经验。不过,一旦人们有了思想、感受和存在的自由,他们便会朝着这一目标迈进。有一个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治疗的交谈,她下面的这段话可以揭
21、示这一点。她用了不少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她是怎样竭尽全力去接近她自己的真实内在的。现在回想起来,我曾经一层一层地拆掉了我的全部防御,因为我总爱在自己周围建起道道防线,然后在生活中试一试,最后又将它们摒弃;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自己却始终保持不变。我并不知道在这些防御工事的里面究竟是什么,我真有些害怕发现它,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初,我觉得在自己的内部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片空虚。我感到自己急切需要一个坚实的核心。过后,我感到自己面临一堵厚实的砖墙,高得难以翻越,厚得无法穿过。一天,这堵墙开始变成半透明状,不再是团体。后来,墙好像慢慢消失了,但是在它的后边,我看见一座大坝,见面是被拦截的凶猛翻腾的水。我感觉到
22、自己如像正在拼死地顶住这股大水的冲击,假如我开一个哪怕是极小的洞,我和我周围的一切便会在顷刻之间被这股代表汹涌楦械募绷魉堂弧詈螅以僖餐 蛔耍坏锰境彼剂鳌蘅赡?何,我只好完全屈服于一种自怜情绪,然后是自恨,最后则变成了自爱。我感到自己好像已经跃过了一道深渊,安全地到达了彼岸,虽然我还在边缘处摇摇晃晃,尚未站稳脚跟。我不知道自己在寻求什么,也不知道我正向何处去,但我那时确实感觉到自己在向前迈进,正如每当我在真正地生活时所能感受的一样。我相信她的这番话能够较好地表达出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一旦伪装、高墙或大坝不复存在,那么被他内心世界所禁锢的汹涌的情感浪潮就会冲走一切障碍,使之荡然无存。而且,她的话表明
23、人对寻求成为自己有一种紧迫的需要。同时,她的话也初步揭示人如何确定自身实在的方法,即只有在他充分体验到自己处于活生生的有机状态时所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6 页 -生的各种情感以后,他才能肯定他确实是他的真正自我的一部分,正如这位咨询者曾经体验过她的自怜、自恨和自爱等各种情感一样。2.情感体验我想再进一步谈谈关于情感体验的问题,这种体验实实在在是对我们自身中未知的因素的发掘。我将尽力描述出这种现象,尽管它是很难用任何明确的语言来表达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原因使我们不能充分体会到自己的情感态度。这些原因可能是用于过去的经验,或可能是
24、基于眼前的情况,也可能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假如我们让自己的情感态度自由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显得太危险,或具有太大的潜在的危害性。但是,一旦人们处于安全而自由的治疗关系中时,他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如实地获得种种体验。人们可以通过我称之为“纯精神修养”的方式去进行这样的体验,而且他们已经这么做了。在这些短暂的时刻里,体验者便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恐惧、愤怒或柔情之中。或许,我能再举个例子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从下面这段咨询者的谈话中,可以明白一些我的意思。这是与一位女性咨询者进行的第31 次治疗谈活的节录。她已经好几次谈到,有一种周期性情感使她烦恼不安。她无法控制这种情感,甚至还不大清楚这究竟
25、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是由于她实际上已中断了与父母的关系而产生的吗?这是一种罪恶感吗?她无法确定。最后,她以下面这些话结束了交谈。咨询者:我有一种感觉,但不是罪恶感。(停顿,她抽泣了)。因此当然我是指,我还无法把它说清楚,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受到严重伤害后所产生的情感。治疗家:唔,不是犯罪感,只是感到受了严重的伤害。咨询者:(哭泣)这是你知道,我自己常为这种情绪感到内疚;但是在以后的几年里,当我听到父母们对他们的孩子喝斥“不要哭”时,我似乎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嗯,他们凭什么该叫孩子别哭?他们只知道自己感到不好受,但谁还能比一个孩子感到更难受呢?啊,这似乎就是我想要说的意思我我是说他们应当让孩子哭,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罗杰斯_人格自我心理学 2022 年罗杰斯 人格 自我 心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