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聚丙烯的市场分析 .pdf
《2022年我国聚丙烯的市场分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国聚丙烯的市场分析 .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聚丙烯的市场分析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崔小明聚丙烯( 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比重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抗挠曲性以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注塑、挤管、吹膜、涂覆、喷丝、改性工程塑料等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领域。近年来,由于PP 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进一步推动了PP 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现状截止到 2008 年底,我国聚丙烯 (PP)的生产厂家有90 多家, 生产装置有近120 套,总生产能力达到765.0 万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PP 生产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
2、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其中连续法装置生产能力为583.6 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76.3%;间歇法装置生产能力为181.4 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23.7%。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为370.4 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48.4%;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09.4 万吨 /年,占总生产能力的27.4%;其他企业的生产能力为185.2 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24.2%。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PP 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47.0 万吨 /年,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6.1% 。2009年,我国将新增聚丙烯生产能力约140.0 万吨/ 年,其中包括中国石油独山
3、子石油化工公司的一套 55.0 万吨/ 年聚丙烯装置, 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套40.0 万吨 /年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及中国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的一套45.0 万吨/ 年聚丙烯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届时我国聚丙烯的生产能力将增加到约905.0 万吨。近年来,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前,我国聚丙烯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公司手中,近几年,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使我国成为世界PP 生产巨头争夺的焦点。为了填补这一高达30%左右的供需缺口,位居世界PP 行业“ 三强” 的 Basell 、BP 及 Exxon Mobil 公司纷纷抢滩登陆我国,分
4、别在广东、上海、福建等地与国内企业合资建设了3 套大型炼化一体化工程,配套建设的 PP 装置总产能达到89.0 万吨/年,目前除福建炼化一体化工程外,其余已投产。另外,港商、台商也加入到聚丙烯的建设行列中。外资的加盟、港商和台商的涉足,打破了我国聚丙烯产业国有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投资主体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与以前小规模的一窝蜂投资方式明显不同,在新建PP 装置中,无论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还是外来资本,各投资主体都选择了规模化、 技术化的投资策略, 年产规模大多在30.0 万吨以上, 这将大大增强我国聚丙烯在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能力。(3)原料路线发生变化。目前,我国
5、聚丙烯装置原料丙烯主要来自乙烯装置副产和炼油厂,传统的丙烯生产路线已不能满足PP 等下游产品需求增长的要求。作为丙烯资源的补充,其他丙烯生产技术,如烯烃转化工艺、烯烃易位工艺、甲醇制烯烃工艺、丙烷脱氢工艺已经或正在走向工业化,原料路线也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研究开发或引进丙烯新生产技术,建设丙烯新工艺装置,进而配套建设聚丙烯生产装置。其中甲醇制烯烃(MTP)的新技术是目前的热点项目。这些丙烯新工艺路线的崛起,为我国聚丙烯原料路线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多种原料路线并举,相互竞争的格局。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2005
6、年我国 PP 的产量为 522.95万吨, 2008 年产量达到 733.2 万吨,同比增长约 3.47%。 其中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产量最大,分别占总产量的 39.0%和 24.60%。 2009 年 1-4 月份的产量为 256.80 万吨,同比增长5.2% 。消费量继续增加,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近年来,我国PP 市场的需求量增长很快。2000 年我国 PP 的表观消费量只有486.
7、8万吨, 2005 年增加到 823.0 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P 消费国家。 2008 年虽然产量有一定增加,但由于进口量较大幅度的减少,使得2008 年的表观消费量下降到1007.92 万吨,同比减少约0.43%,产品自给率由2007 年的 69.98%提高到 2008 年的 72.74%。2009年 1-4 月份表观消费量为381.10 万吨,同比增长16.1%。我国 PP 产品的应用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主要用于生产编织制品、薄膜制品、注塑制品、纺织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与家用电器、汽车、纤维、建筑管材等领域。近年来,我国PP 的应用不断多样化,除传统的编织袋保持一定增长
8、外,用于工业、汽车和家电领域的PP 快速增长,特别是纤维级PP、双向拉伸 PP 薄膜(BOPP) 、家用电器专用料、汽车专用料的需求有很大增长。虽然这些产品大部分国内均可以提供,但部分性能好、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国内仍无法生产,如三元共聚产品、高乙烯 PP 嵌段共聚物、熔喷无纺布专用料等,同时汽车产业需要的改性料国内也无法生产,需要大量进口。目前我国PP 的消费结构为:编织制品对 PP 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9.1%, 纤维制品约占10.3%, 双向拉伸 PP 薄膜制品(BOPP) 约占 13.1%,流延 PP 薄膜制品( CPP)约占 3.4% ,注塑制品约占18.3%,管材约占3.8%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我国聚丙烯的市场分析 2022 我国 聚丙烯 市场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