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pdf
《2022年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浮游动物学重点静影藤绒绪论1.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垂直移动的能力除部分水母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2.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照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 米到 100-200 米范围。3.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的分类group Body-size representatives Femtoplankton 超超微型0.02-0.2m
2、病毒,细菌Picoplankton 超微型0.2-2 m 细菌,金藻Nanoplankton 微型2-20 m 硅藻.甲藻.chrysophyta,绿藻,黄藻Microplankton 小型20 m-1mm 硅藻,蓝藻,原生动物,甲壳动物,轮虫,幼虫Mesoplankton 中型1-5mm 水母,桡足类,cladocera,介形亚纲,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acroplankton 大型5-10mm 水母,桡足类,磷虾,hyperiidae,sergestinae,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egaplankton 巨型1cm 水母,甲壳动物,被囊动物4.按生活史中浮游
3、时期的长短Holoplankton 永久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阶段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浮游生物5.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 研究海洋生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和海洋水体、基底结构及各种动态过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但是,由于海洋生物研究人员的兴趣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实际研究中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上面讲的那两个方面。海洋生物学Marine Biology 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及其规律
4、的学科。海洋生物学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别是海洋生态。其目的是阐明生命的本质,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5 页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6.赤潮Red tide 定义: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值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危害: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腮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微生物死亡后,
5、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某些赤潮对鱼、贝类无害,但是鱼、贝产生毒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 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值、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7.重要的国际研究计划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 Global Ocean Ecosystem Dynamics 大海洋生态系LMEs Large Marine Ecosystems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Global
6、 Ocean Observing System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系统整合研究IMBER Intergated Marine Biogeochemistry and Ecosystem Research 8.生物泵 Biological pump 定义:由有机体所产生的,经过消费、传递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的碳从海洋表层向深层转移或沉降的整个过程。过程:大气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吸收是通过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进行的。海洋中的浮游动物又吞食浮游植物,食肉类的浮游动物吃食草类浮游动物。这些生命系统所产生的植物和动物碎屑沉降在海洋中,某些沉降物将分解并作为营养物回到海水中,但也有一
7、些,大约 1%,到达深海或海床在那里被沉积而不再进入碳循环,这称之为生物泵。生物泵的净化效果是减少表层海水中的碳含量使得它可以从大气中获取更多的二氧化碳以恢复表层平衡。9.新生产力New ptoduction 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新生氮源支持的那一部分初级生产力微食物环microbial food loop;微生物环 microbial loop 海洋中溶解有机物被微型异养浮游细菌摄取形成微生物型次级生产量,进而被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所利用而形成微型生物摄食关系。第一章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的低等动物或由其形成的简单群体)1.原生动物的分类(根据运动胞器的类型及生活方式分为5 个纲)鞭毛
8、纲肉足纲肉足鞭毛虫亚门纤毛纲Ciliatea纤毛虫亚门Ciliophora 孢子纲吸管虫纲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5 页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夜光虫Noctiluca scientillans 个体呈球形,较大种类,直径可达2mm,肉眼可见,可以发光,可形成赤潮3.有孔虫胎室的形成方式小球型:胎室为两个游动孢子结合而成。形成的胎室较小。特点:虽胎室较小,但整个个体较大,小球型体内的细胞核迅速分裂,每一个核形成了大球型。大球型:胎室为无性生殖形成。较大,其后逐渐增加,一般可形成螺旋型,在各室之间有隔,隔上有孔,原生质可以在各个室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核,
9、虽第一胎室大,而整个身体却较小,大球型身体分裂成无数有两根鞭毛的孢子,孢子离开母体后,成对的结合为结合子,结合子发育成小球型。有些种类大小球型旋转地方式也不同,小球型是顺时针的,而大球型是反时针的。4.有孔虫形态描述方面的概念主壳口:有孔虫发育形成的最后一个室叫终室,其开口叫主壳口。次壳口:有些种类,室与室之间的缝合线等处有小的开口(1 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称为次壳口。主壳口赤道位:平旋壳中线可将壳口平分为二,这种结构称作主壳口赤道位。脐:外壳(室)在形成过程中,在腹面形成的凹陷。辐射结构:壳孔及壳上的花纹按辐射状排列5.纤毛虫亚门Ciliophora 纤毛虫纲Ciliata 原生动物中最大
10、的一纲。以纤毛为行动和摄食的胞器,身体结构比较复杂。细胞质明显分为内质和外质。外质有较薄膜覆盖,内生有纤毛与刺丝泡;内质含有细胞质、食物泡、伸缩泡、色素颗粒和结晶等。砂壳纤毛虫科Tintinnoididae 第二章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有刺胞动物)Cnidaria 1.有刺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具两胚层(外胚层和内胚层)有组织分化原始的消化腔原始神经系统2.水母的形态结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伞部胃管系统缘膜(有的有,有的无)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垂管生殖系统触手(数目是分类的特征)雌雄同体、雌雄异体,无外部形态差异刺胞生殖腺:囊状,线状,叶状,带状,平衡囊和眼点位于垂管
11、上、辐管上或胃底等部3.浮浪幼虫是腔肠动物所共同具有的一种模式幼虫,呈长圆柱形,身体由两胚层组成,外胚层细胞上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5 页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有纤毛,内胚层细胞集于内,实心,故又称之为实囊幼虫。4.水母两种生活史浮浪幼虫固着水底形成水螅体出芽生殖形成树枝状群体生殖体出芽生殖产生水母芽水母浮浪幼虫固着水底形成水螅体螅状幼体横裂生殖成为横裂体或碟状体水母5.水母的主要分类依据水母的形状眼点和平衡囊的有无生殖腺的位置及形状有无辐管及数目触手的生长位置、数目生活史的类型刺丝胞的特征6.水螅水母纲、钵水母纲、栉水母门的比较沙海蜇(海蜇)Rhop
12、ilema esculentum 第四章浮游甲壳动物1.甲壳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及附肢均分节,体表被一层较坚硬的几丁质外壳所包被。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部分常有愈合现象头部有5 对附肢全部水生,以鳃或皮肤表面进行呼吸大部分雌雄异体2.双肢型附肢模式图个体大小缘膜中胶层生殖腺来源生活史水螅水母纲小有薄外胚层大 多 有 世 代 交替,具水螅型钵水母纲大无厚内胚层有世代交替,但水螅型退化栉水母动物门两幅对称有原始中胚层无世代交替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5 页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浮游甲壳动物分类检索表1.腹部具有附肢软甲亚纲malacostraca
13、 1.腹部不具附肢2.大颚有触须3.胸肢多而扁平,呈叶状。第一触角退化,常见成对的复眼鳃足亚纲branchiopoda 3.胸肢 4-6 对,不呈叶状,第一触角发达,无复眼,仅具单眼4.体分节不明显,头胸甲有两瓣,呈介壳形,胞肢最多4 对介形亚纲ostracoda 4.体分节明显,通常不具头胸甲,胸肢在正常情况下有5 对(末对胸肢常退化)桡足亚纲Copepoda 2.大颚无触须5.体扁平,头胸部背面有宽大的盾状背甲,胸肢5 对,后 4 对为双肢型,具复眼一对鳃尾亚纲Branchiura 5.头胸甲一般形成外套,完全包被体躯和肢体,常具有坚硬的石灰质壳板。胸肢正常情况为 6 对,均为双肢型,不具
14、复眼,仅有单眼蔓足亚纲Cirripedia 4.主要浮游甲壳动物分目鳃足亚纲branchiopda 无甲目双甲目枝角亚目介形亚纲Ostracoda 壮肢目桡足亚纲Copepoda 哲水蚤目Colanoida 剑水蚤目猛水蚤目软甲亚纲糠虾目端足目涟虫目等足目磷虾目十足目樱虾科鳃尾亚纲和蔓足亚纲仅幼虫阶段营浮游生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5 页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卤虫Artimia salina(无甲目)6.双甲目枝角亚目第二触角的节数及刚毛公式为分类的依据外肢的节数和刚毛数如:溞属:0-0-1-3 内肢的节数和刚毛数1-1-3(指的是外肢4 节,每节
15、刚毛分别是0,0,1,3 个,内肢3 节,每节刚毛1,1,3 个)7.桡足亚纲Copepoda 种类最多,数量较大,分布较广的小型甲壳动物8.桡足亚纲形态构造身体略成卵圆形,分前体部和后体部,前者较粗,后者较细。之间有一活动关节,其位置是区别各目桡足类的依据之一。在哲水蚤目,活动关节通常位于第五胸节与第一腹节之间;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则位于第四、五胸节之间;而怪水蚤目则在第三、四胸节之间各部位、单双肢、作用(哲水蚤为例)第一触角 A1 单肢型主要游泳器官,有明显雌雄区别,雄性常特化为执握器第二触角 A2 双肢型游泳器官大颚M 双肢型大颚须:大颚的底节及分节的内、外肢合称为大颚须,和大颚的基肢几丁
16、质板互为直角,具有刚毛,滤食性种类,刚毛有助于滤食活动第一小颚M1 双肢型咀嚼第二小颚M2 单肢型刚毛能形成网状,以搜集食饵颚足Mp 单肢型滤食者多羽状刚毛,捕食者则具强刺,有的则呈抓状胸足双肢型(前四对胸足)无雌雄区别。第5 对胸足随种类不同有不同程度改变,雌雄有显著区别,是鉴定种类的最主要依据。哲水蚤属雌性左右对称,雄性常不对称,右肢的内、外肢皆短小9.生殖与发育-雌雄异体,两性生殖产卵方式有3 种1.卵直接产于海水中2.由输卵管分泌的粘液将卵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卵袋挂在雌体的腹面,或形成两个卵袋挂在生殖节的两侧,或形成一个卵袋位于背面3.产粘性卵,黏附在胸肢上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17、-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5 页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0.滞育 dispause 是动物受环境条件的诱导所产生的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它常发生于一定的发育阶段,比较稳定,不仅表现为形态发生的停顿和生理活动的降低,而且一经开始必须渡过一定阶段或经某种生理变化后才能结束。动物通过滞育及与之相似但较不稳定的休眠现象来调整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时间,以适应所在地区的季节性变化。11.桡足亚纲食性滤食性 Herbivorous:第二小颚和颚足有发达的羽状刚毛,相互交织称为滤器,第二触角、大颚须、第一小颚等都生有发达的游泳刚毛,在浮游动物中,能够迅速而协调的滤食。捕食性 Predatory:大颚须退化,
18、大颚的颚齿很尖锐,颚足发达,以第一小颚来抓住食物,第二小颚和颚足可协调包围和紧握食物。混食性Omnivorous:口器附肢形态特征介于捕食型与滤食型之间,大颚齿仅部分有齿冠,但较尖锐第二小颚基部成为过滤器,其远端则适于捕食活动。12.桡足亚纲鉴定方法(一)身体形态身体大小、形态和颜色额角的形态,晶体和侧钩的有无以及晶体的大小和位置头胸部的节数,各节的大小比例,额部形态,末胸节后侧角的形态腹部节数,各节的长短比例和形态生殖节(雌)的大小和形态(是否对称,有无刺、毛、突起等)以及生殖突起构造(二)附肢形态第一触角的节数和体长的比例,以及刺、毛的分布情况。雄性个体还要观察执握器触角的弯曲部分的构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2022 浮游 动物学 重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