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前言本标准的5.2、5.3、5.4、5.5、5.6、5.7、5.8、5.9、5.10、5.11、8.1 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本标准对应于国际标准ISO11613-1999消防员防护服-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中方法 B,与 ISO11613-1999 的一致性的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增加了断裂强力、色差、色牢度、针距密度和透水蒸气的性能要求;整体防护性能要求有所降低。本标准与前版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结构设计要求;在结构上有全面改进,用多层组合结构替代原先的单层结
2、构,本标准中防护服主要有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组成;增加了整体热防护性能、热稳定性能、透水蒸气性能、色牢度、针距密度、五金件要求、缝纫线要求、反光标志带要求、单位面积质量。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A10-91 标准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 B 为规范性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兰娣、徐耀亮、朱斌、顾钟红、唐明黎。消防灭火防护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灭火防护服的定义、号型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战斗中
3、有烧伤或灼伤场合穿着的消防灭火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本标准不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中例如丛林火灾、荒野火灾和森林火灾穿着的服装;也不适用于在化学、生物、辐射和电气的危险场合对头部、手部和脚部防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
4、T1335.1 服装号型男子GB/T1335.2 服装号型女子GB/T3917.3-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 3 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 1 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T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GB/T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8 页 -GB/T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8965-1998 阻燃防护服GB/T13773-
5、1992 机织物及制品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消防灭火防护服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 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战斗时穿着的专用服装,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颈、手臂、腿进行热防护,但防护服的防护范围不包括头部、手部和脚部。3.2防水透气层moisture barrier 用于阻止水向隔热层渗透同时又能排出水蒸气的防护服部分。3.3隔热层thermal barrier 用于提供隔热保护的防护服部分3.4接缝seam 面料的两个边缘的连接,通过缝纫或其他方式牢固地附在防护服上。3.5反光性标志带reflective
6、 trim 缝纫在外衣上能反射光线作为标志用的面料,有利于提高可见性。4款式、号型、规格4.1款式本标准防护服的款式为分体式,由防护上衣、防护裤子组成,连体式防护服也可参照本标准的性能要求。4.2号型号型的设置按GB/T1335.1、GB/T1335.2 有关规定。4.3规格防护服主要规格按GB/T1335.1、GB/T1335.2 有关规定自行设计。防护服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按表1 规定。5技术要求5.1设计要求5.1.1防护服的结构防护服是由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多层织物复合而成的。这种复合物可允许制成单衣或夹衣。并能满足基本服装制作工艺要求和辅料相对应标准的性能要求。5.1.2
7、防护上衣5.1.2.1保护的区域防护上衣应对消防员的上部躯干、颈部、手臂和手腕提供保护,但保护的范围不包括头部和手部。防护上衣和防护裤子多层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200mm。5.1.2.2衣领防护服的衣领高度不应小于102mm,并应有搭接或扣牢配件。衣领的结构应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5.1.2.3门襟门襟的结构应包含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层。5.1.2.4袖口袖口应设计得使之能保护消防员的手腕,并防止燃烧的废碎片进入到袖子中。袖口不得妨碍防护服的穿着,并应与防护手套的佩戴相配合。5.1.3防护裤子防护裤子应对消防员的下肢和腿提供保护,但不包括踝部和脚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
8、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8 页 -5.1.4反光标志带反光标志带应牢固地缝合在防护服上衣和裤子上,分体式防护服在上衣胸围、下摆、袖口、裤脚处缝合宽度不应小于50mm 的反光标志带。反光标志带的设置,应在其360方位均能可见。5.1.5标签的位置标签应放置在防护上衣前胸左侧的舒适层上。5.1.6颜色防护服的颜色为藏蓝色。5.1.7辅料a)所有五金件应无斑点、结节或尖利的边缘。并经防腐蚀处理;b)应选用具有阻燃性的缝纫线和搭扣,颜色与外层面料相匹配;c)防护上衣的前门襟处应选用不小于8 号的拉链,颜色与外层面料相匹配;d)防护裤子的背带应选用松紧带。5.2面料性能5.2.1外层5.2.1
9、.1阻燃性能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00mm,续燃时间不应大于2s,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5.2.1.2表面抗湿性能沾水等级不应小于3 级。5.2.1.3断裂强力经、纬向干态断裂强力不应小于650N。5.2.1.4撕破强力经、纬向撕破强力不应小于100N。5.2.1.5热稳定性能经 260 5热稳定性能试验后,沿经、纬方向尺寸变化率不应大于10%,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5.2.1.6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质量应为面料供应方提供额定量的5%。5.2.1.7色牢度耐洗沾色不应小于3 级,耐水摩擦不应小于3 级。5.2.2防水透气层5.2.2.1耐静水压性能耐静水压不应小于17Kpa。5.2.2.2透水蒸气
10、性能水蒸气透过量不应小于5000g/(m2?24h)。5.2.2.3热稳定性能经 180 5热稳定性能试验后,沿经、纬方向尺寸变化率不应大于5%,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5.2.3隔热层5.2.3.1阻燃性能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00mm,续燃时间不应大于2s,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5.2.3.2热稳定性能经 180 5热稳定性能试验后,沿经、纬方向尺寸变化率不应大于5%,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5.2.4舒适层的性能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8 页 -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5.3整体防护性能热防护能力TPP 值不应小于28cal/cm2。5.4针距密度各部位缝制线路
11、顺直、整齐、平服、牢固、松紧适宜,明暗线每3cm 不应小于12 针,包缝线每 3cm 不小于九针。5.5色差防护服的领与前身、袖与前身、袋与前身、左右前身不应小于4 级,其它表面部位不应小于4级。5.6接缝断裂强力防护服外层接缝断裂强力不应小于650N。5.7反光标志带5.7.1逆反射系数逆反射系数应符合表2 的要求5.7.2耐热性能在温度为260 5条件下。试验5min 后,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炭化、脱落现象。其逆反射系数不应小于表2 规定值的70%。5.7.3阻燃性能续燃时间不应大于2s,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5.7.4耐洗涤性能洗涤 25 次后,不应出现破损、脱落、变色的现象。5.7.5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2022 消防员 灭火 防护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