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信道传输特性.ppt





《第4章信道传输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信道传输特性.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4章 信道传输特性第4章信道传输特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4页4.1 4.1 信道传输特性的概念信道传输特性的概念 数据通信系统由终端设备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终端设备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数据传输系统又由传输信道及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而构成。由于数据通信质量不但与传送的信号、发收两端设备的特性有关,而且还要受到传输信道质量及噪声干扰的影响,所以传输信道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或评价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时,经常要用到数据通信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如信道、带宽、数据传输速率等,要涉及信道的传输特性,否则就无法衡量其性能
2、的优劣。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4页4.1.1信道和链路 1 1信道和链路的概念信道和链路的概念 信道(Channel)是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俗地说,信道是指以传输介质为传输介质为基础的信号通路基础的信号通路。具体地说,信道是指由有线或无线电线路提供的信号通路;抽象地说,信道是指定的一段频带,它让信号通过,同时又给信号以限制和损害。信道的作用是传输信号信道的作用是传输信号。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对信道可以从下面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一种是将传输介质与完成信号变换功能的设备都包含在内,统称为广义信道。另一种是仅指传输介质(如对绞电缆、同轴电缆、光纤、微波、短波等)本身,这类信道称为狭义
3、信道。对信道分类的方法很多,按照信道所采用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将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从综合布线系统的角度讲,信道是指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它包括了设信道是指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它包括了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4页2 2布线系统信道、永久链路、布线系统信道、永久链路、CPCP链路构成模型链路构成模型 如图4.1所示是布线系统信道、永久链路、CP链路构成模型。图 4.1 布线系统信道、永久链路、CP链路构成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4页3 3光纤信道构成方式光纤信道构成方式 光
4、纤信道的第一种构成方式是,由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至楼层电信间的光纤配线设备经光纤跳线连接构成,如图4.2所示。图4.2 光缆经电信间经光纤跳线连接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4页光纤信道的第二种构成方式是,由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做端接(熔接或机械连接)构成,FD只设光纤之间的连接点,如图4.3所示。图 4.3 光缆在电信间做端接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4页光纤信道的第三种构成方式是,由水平光缆经过电信间直接连接至大楼设备间光配线设备构成,FD安装于电信间,只作为光缆路径的场合,如图4.4所示。图 4.4 光缆经电信间直接连接至设备间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4页4.1.2 数据传输的主
5、要指标 1.1.带宽或吞吐率带宽或吞吐率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由于一个特定的信号往往是由许多不同的频率成份组成的,因此一个信号的带宽是指某个信号的各种不同频率成份所占据某个信号的各种不同频率成份所占据的频率范围的频率范围。目前常用对绞电缆带宽等级如表4.1所示。电缆级别支持带宽范围/MHz5类11005e类11006类12507类1600表 4.1 对绞电缆带宽图 4.5 吞吐率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4页2 2传输速率传输速率(1)(1)调制速率调制速率 调制速率表示信号在调制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调制信号波形的变调制速率表示信号在调制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调
6、制信号波形的变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所能调制的次数,简称波特率,其单位是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所能调制的次数,简称波特率,其单位是波特波特(Baud)(Baud),它是以电报电码的发明者法国人波特(Baud)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果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时间长度为T(s),那么调制速率RB定义为:RB(Baud)=1/T(s)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4页(2)(2)数据信号速率数据信号速率 数据信号速率。数据信号速率,又称信息速率,通常称之为传输速率。它表示通过信道每秒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是比特表示通过信道每秒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是比特/秒,用秒,用bit/sbit/s或或bpsbps表示表示。数据信号速率
7、Rb可定义为:式中,m表示并行传输的通路数;Ti表示第i路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时间长度(用s表示);Ni表示第i路调制信号波的状态数。比特和比特/秒。调制速率与数据信号速率的关系。Rb=RBlog2MimtibNTR12log1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4页(3 3)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信道速率,是指信源入信源入/出口处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脉冲出口处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脉冲的信息量的信息量,单位可以是比特、字符、码组等;时间单位可以是秒、分、小时等;通常用字符/分为单位。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信号速率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用多少比特来表示一个字符;另外,如果采用起止同步方式
8、传输,还需要考虑在数据以外附加传输的比特数。例如:在使用数据信号速率为1200bit/s的传输电路时,按起止同步方式来传送ASCII码数据时,数据传输速率Rc为:Rc=120060/(82)=7200(字符/分)分母括号中的“2”是在一个字符的前后分别附加的一个起始比特和终止比特。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4页 3 3频带利用率频带利用率 频带利用率是描述传输速率与带宽之间关系的一个指标,这也是一个与数据传输效率有关的指标。频带利用率定义式如下:式中,R表示系统的传输速率,B表示系统所占的频带宽度。当传输速率采用调制速率RB时,其频带利用率的单位为Baud/Hz;当传输速率采用数据信号速率Rb
9、时,其频带利用率的单位为bps/Hz。BR/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4页4 4时延时延(1)(1)发送时延发送时延:结点在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数据块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又称为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2)(2)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端收到数据(或者从接收端发送确认帧,到发送端收到确认帧),总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端收到数据(或者从接收端发送确认帧,到发送端收到确认帧),总共经历的时间。实际上这一来一回所经历的时间相加共经历的时间。实际上这一来一回所经历的时间
10、相加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如图4.6所示阐释了传播时延这个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4页(3)(3)排队时延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是指数据在交换节点的缓存队列中排队等候发送所经历的时间。这种时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数据流量。当网络的数据流量很大时,还会发生队列溢出,使数据丢失,这相当于排队时延为无穷大。显然,数据传输经历的总时延是以上三种时延之和,即: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4页4.1.3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 1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也称为噪声,指在铜导线中
11、由电磁场引起的电噪声,是电子系统辐射的寄生电能。2 2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系统发出的最小辐射和系统能承受的最大外部噪声,即设备或者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运行时,不会产生干扰同一空间中其他设备、系统电信号的能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4页4.2 电缆信道性能指标 按照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2002、ANSI/TIA/EIA 568及国家标准GB 50311-2007、YD/T 1092-2001,描述平衡电缆信道(Balanced Cabling Links)性能的电气特性参数有直流环路电阻、特征
12、阻抗、回波损耗、衰减、串扰、时延等,其中与信道长度有关的参数,如衰减、直流环路电阻、时延等;与对绞电缆纽距相关的参数有:特征阻抗、衰减、串扰和回波损耗等。按照GB 50311-2007关于综合布线电缆系统A、B、C、D、E和F的分级情况,不同布线系统级别的具体性能指标也不相同。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4页4.2.1 直流环路电阻 任何导线都存在电阻。直流环路电阻是指一对导线电阻之和,ISO/IEC 11801-2002规定不得大于19.2/100m,每对对绞电缆的差异应小于0.1。每对线的直流环路电阻应低于表4.2所列数值。表 4.2 直流环路电阻限值 信道级别ABCDEF最大直流环路电阻/
13、56017040252525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4页4.2.2 特征阻抗特征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描述由电缆及相关连接器件组成的传输信道的主电缆及相关连接器件组成的传输信道的主要特性。特征阻抗指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对通过的信号的阻碍能力,要特性。特征阻抗指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对通过的信号的阻碍能力,用欧姆()来度量。综合布线系统要求整条电缆的特征阻抗保持为一个常数(呈电阻状态),如图4.7所示。与电缆的反射系数相似,定义比值r:图 4.7 特征阻抗计算%202.010015010015000ZRZRrii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4页4.2.3
14、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1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又称反射衰减,简称回损。回波损耗是由于链路或信由于链路或信道特性阻抗偏离标准值导致功率反射而引起道特性阻抗偏离标准值导致功率反射而引起(布线系统中阻抗不匹配产生的反射能布线系统中阻抗不匹配产生的反射能量量)的。的。图 4.8 回波损耗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4页频率频率/MHz/MHzC C级级/dB/dBD D级级/dB/dBE E级级/dB/dBF F级级/dB/dB1 115.015.017.017.019.019.019.019.0161615.015.017.017.018.018.018.018.010010
15、0-10.010.012.012.012.012.0250250-8.08.08.08.0600600-8.08.0表 4.3 信道最小回波损耗值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4页2插入损耗 一般说来,插入损耗是指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插入电缆或元件产生的信号损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插入电缆或元件产生的信号损耗,有时也指衰减。耗,有时也指衰减。布线系统信道的最大插入损耗值如表4.4所列数值。频率频率/MHz/MHzA A级级/dB/dBB B级级/dB/dBC C级级/dB/dBD D级级/dB/dBE E级级/dB/dBF F级级/dB/dB0.10.116.016.05.55.5-1 1-5.8
16、5.84.24.24.04.04.04.04.04.01616-14.414.49.19.18.38.38.18.1100100-24.024.021.721.720.820.8250250-35.935.933.833.8600600-54.654.6表 4.4 信道最大插入损耗值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4页4.2.4 衰减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衰减(Attenuation,ATT)是指信号沿传输链路传输后幅度减小的程度,单位为分贝信号沿传输链路传输后幅度减小的程度,单位为分贝(dBdB)。衰减是指由于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素,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道 传输 特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