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航空情报执照考试易错题整理飞行程序设计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2022年航空情报执照考试易错题整理飞行程序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航空情报执照考试易错题整理飞行程序设计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飞行程序设计飞行程序是航空器安全正常运行的基本依据。飞行程序设计直接关系航空器运行的安全和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航行情报员应该掌握仪表飞行程序的构成、以及建立飞行程序的技术标准,了解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规则和方法,理解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求,熟悉仪表飞行程序的实施方法和有关规定,为航行情报员能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航行情报服务,或者进行飞行程序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一、考试范围和要求可参照下列要求进行考前准备,该部分的执照考试题主要包括以下重点内容:1、仪表进近程序的结构和有关参数-要求熟悉仪表进近程序的构成和四种基本的程序型式,基本掌握程序设计中使用的速度、转弯参数和定位
2、容差等限制,掌握仪表进场中最低扇区安全高度(MSA)的确定方法。2、非精密进近直线航线程序-要求理解建立非精密进近程序各航段的航迹对正、航段长度和下降(或上升)梯度等规定,熟悉掌握各航段保护区的绘制方法和各航段的最低超障高度/高(OCA/OCH)的确定和检查,熟悉目视盘旋进近的基本型式和超障规定。3、反向和直角航线程序-要求熟悉反向和直角航线程序的设计准则,熟悉等待程序的型式和构成,掌握其进人方法,理解保护区的参数限制,熟练掌握保护区的绘制方法。4、ILs精密进近程序-要求熟悉ILs精密进近程序的构成,理解精密航段障碍物的评估方法,掌握精密航段的0cH 的计算,了解I 类 ILs 航向台偏置或
3、下滑台不工作的有关规定。5、雷达进近程序-要求熟悉监视雷达和精密进近雷达进近的程序结构,理解其超障规定。6、离场程序-要求熟悉仪表离场航线的基本型式,掌握障碍物鉴别的原理和方法。7、机场运行最低标准-要求熟悉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表示方法,理解制定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影响因素和有关准则,掌握实施最低标准的规定。二、主要参考文献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实施规定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ICA08168 号文件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教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何光勤、朱代武编三、试题汇编A 30001:高度是从()量至一个平面、一个点或作为一个点的物体的垂直距离。(A)平均海平面 (B)标准海平面 (C)机场标高
4、点 (D)跑道人口平面C 30002:飞行高度层是与一个特定的气压基准()有关的大气等压面。(A)QFE (B)QNH (C)1013.2hPa (D)各地区规定的气压基准C 30003:仪表进近程序是从()或从规定的进场航路开始至能完成着陆的一点为止。(A)FAF (B)IF (C)IAF (D)走廊口B 30004:精密进近程序是指使用()所提供的方位和下滑信息引导的仪表进近程序。(A)NOB 或 VOR (B)ILS或 PAR (C)VOR或 OME (D)ILS或 SSR A 30005:标准仪表进场是一种规定的IFR 进场航线,通常连接ATS航线上的一个重要点和公布的()。(A)仪表
5、进近程序的开始点 (B)中间进近定位点(C)最后进近定位点 (D)等待点B 30006:标准仪表离场是一种规定的IFR 离场航线,通常连接()至 ATS航线上规定的重要点,从这一点开始航路阶段飞行。(A)复飞点 (B)机场或机场规定的跑道 (C)机场导航台 (D)等待点C 30007:仪表进近程序中,进场航线的主要作用是:(A)用于航空器消失高度(B)用于调整飞机的外形速度和位置,进入最后进近(C)用于理顺航路与机场运行路线之间的关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5 页 -(D)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B 30008:仪表进近程序中,起始进近航段的主要作用是
6、:(A)理顺航路和机场运行路线之间的关系(B)用于降低航空器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使飞机对准中间或最后进近航段(C)用于调整飞机的外形速度和位置进入最后进近(D)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D 30009:仪表进近程序中,中间进近航段的主要作用是:(A)用于降低航空器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使飞机对准中间或最后进近航段(B)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C)理顺航路和机场运行路线之间的关系(D)用于调整飞机的外形速度和位置,进入最后进近B 30010:仪表进近程序中,最后进近航段的主要作用是:(A)用于调整飞机的外形速度和位置,进入最后进近(B)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C)用于降低航空器
7、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使飞机对准中间或最后进近航段(D)理顺航路和机场运行路线之间的关系D 30011:反向航线程序包括:(A)基线转弯(B)45/180程序转弯(C)80/260 程序转弯 (D)上述三者C 30012:飞行程序设计中,使用的极坐标是以()为原点,()为基准线。(A)跑道中心,跑道中心延长线 (B)跑道人口,磁经线(C)跑道中心,磁经线 (D)跑道人口,跑道中心延长线D 30013:飞行程序设计中,直角坐标系是以()为原点,轴与()一致。(A)跑道中心,跑道中心延长线 (B)跑道人口,磁经线(C)跑道中心,磁经线 (D)跑道人口,跑道中心延长线B 30014:飞行程序设计
8、中,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的正负规定为:(A)在进近航迹的右边为正 (B)头在跑道人口前为正(C)在进近航迹的左边为正 (D)在跑道人口前为负A 30015:飞行程序设计中,对直角坐标系中的Y轴的正负规定为:(A)在进近航迹的右边为正 (B)在跑道人口前为正(C)在进近航迹的左边为正 (D)在跑道人口前为负A 30016:飞行程序设计中,按照()对航空器进行分类。(A)航空器的跑道入口速度 (B)航空器的最大巡航速度(C)航空器的决断速度 (D)航空器的尾流A 30017:下述对飞行程序设计所用的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A)航段不同采用的速度范围不同 (B)航段不同采用的速度范围相同(C)A
9、、B类飞机采用A类飞机的速度分类 (D)速度与采用的程序型式无关A 30018:飞行程序设计中,计算等待和起始进近的转弯半径时,规定转弯率不得超过:(A)3/s (B)2.5/s(C)4 /s (D)5 /s B 30019:飞行程序设计中,计算目视盘旋的转弯半径时,转弯坡度和转弯率的规定为:(A)仅使用平均匀25坡度计算(B)使用平均矿坡度,同时转弯率不大于3/s(C)要求转弯率等于3/s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5 页 -(D)要求转弯率在2-3/s 之间D 30020:飞行程序设计中,考虑NOB 提供航迹引导时的精度为:(A)0.5海里 (B)6.2
10、 (C)5.2 (D)6.9B 30021:飞行程序设计中,考虑NDB提供侧方定位时的精度为:(A)0.5 海里 (B)6.2 (C)5.2 (D)6.9C 30022:飞行程序设计中,考虑VOR 提供航迹引导时的精度为:(A)0.5海里 (B)6.2(C)5.2 (D)6.9A 30023:飞行程序设计中,考虑VOR 提供侧方定位时的精度为:(A)0.5海里 (B)6.2(C)5.2 (D)6.9C 30024:飞行程序设计中,DME 的测距容差规定为:(A)到天线距离的1.25%(B)0.25海里(C)0.25海里+到天线距离的1.25%(D)取 A、B两者的较大值D 30025:终端区定
11、位点采用的定位方式通常有:(A)电台上空定位 (B)交叉定位 (C)雷达定位 (D)上述三者B 30026:当交叉定位点用NDB/NDB 确定时,两条方位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小于:(A)90 (B)45(C)60 (D)30A 30027:当交叉定位点用VOR/VOR 确定时,两条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小于:(A)30(B)45(C)60 (D)90A 30028:VOR/DME 定位时,如果VOR 与 DME 不在同一处,则径向线与过定位点的DME 弧半径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A)23(B)30 (C)45 (D)60D 30029:NDB电台定位,其圆锥效应区的半圆锥角为:(A)50 (B)60
12、 (C)45 (D)40A 30030:VOR 电台定位,其圆锥效应区的半圆锥角为:(A)50 (B)40(C)45 (D)60C 30031:在确定 NDB电台上空的定位容差区时,假定进入圆锥效应区在()的扇区内,飞越困锥效应区的航迹误差在()以内。(A)5,5(B)5,15(C)15,5 (D)15,15A 30032:在确定 VOR电台上空的定位容差区时,假定进入圆锥效应区在()的扇区内,飞越圆锥效应区的航迹误差在()以内。(A)5,5(B)5,15(C)15,5 (D)15,15A 30033:非精密进近的FAF距跑道入口不得大于10 海里,其定位容差不得大于:(A)1.0 海里(B)
13、1.5 海里(C)0.5海里 (D)1.9 海里C 30034:符合要求的起始或中间进近定位点,其纵向容差不得大于:(A)1.0 海里(B)1.5 海里 (C)2.0海里 (D)2.5海里A 30035:确定最低扇区高度时,扇区的划分是以圆心,半径为:(A)归航台,46 千米 (B)近台,25 千米(C)远台,36 千米 (D)DME,20 千米B 30036:确定最低扇区高度时,在每个扇区边界之外缓冲区的宽度为:(A)3海里 (B)5海里 (C)6海里 (D)9海里B 30037:在平原地区气象条件较好的某扇区内最大障碍物标高为616m则公布的 MSA为:(A)916米 (B)950米 (C
14、)1216米 (D)1300米D 30038:在山区气象条件复杂的某扇区内最大障碍物标高为1169 米,则公布的MSA为:(A)1469 (B)1500米 (C)1750米 (D)1800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5 页 -D 30039:非精密进近的起始进近航段采用直线航线时,起始与中间进近航段的最大切入角为:(A)45(B)70(C)90(D)120 B 30040:起始进近航段采用直线航线时,起始与中间进近航段的切人角大于()应提供至少 2NM的提前转弯方位线(或径向线或DME 弧)。(A)45(B)70(C)90(D)120 B 30041:使用
15、 DME 孤作为起始进近航迹时,圆孤的半径不得小于:(A)5海里 (B)7海里 (C)10海里 (D)15海里D 30042:起始进近航段采用直线航线的航段长度限制为:(A)37海里(B)28海里(C)导航设施不同长度不同(D)没有规定具体长度限制,但应满足飞机下降高度的要求B 30043:设计采用直线航线的起始进近航段时,下列关于下降梯度说法正确的是:(A)下降梯度随飞机的种类变化而变化(B)最佳 4%,最大 8%(C)下降梯度随航线的高度变化而变化(D)下降梯度随飞机的速度变化而变化B 30044:非精密进近程序,中间进近航段需要下降高度,那么:(A)高度不得低于最后进近航段的OCH(B)
16、下降梯度应尽量平缓,最大不超过5%(C)允许下降梯度不超过8%(D)应固定最佳下降梯度2.5%B 30045:非精密进近程序,中间进近航段的航迹方向:(A)应尽量与起始进近航段一致,但可以存在小于70的夹角(B)应尽量与最后进近航段一致,但可以存在小于30的夹角(C)应尽量与进场航线一致(D)必须与跑道方向一致C 30046:非精密进近程序,中间进近航段的最佳长度规定为:(A)无限制 (B)5海里 (C)10海里 (D)15海里D 30047:非精密进近程序,最后航段要满足直接进近的要求,其航迹方向应该:(A)尽量与跑道中心延长线一致(B)如果不一致,夹角不大亲15(A、B类飞机不大于30),
17、交点距跑道入口不小于 1400 米(C)在跑道人口前1400 米处,最后进近航迹与跑道中线延长线的侧向距离不大于 150 米(D)满足上述全部要求C 30048:非精密进近程序,最后进近为目视盘旋进近时,其进近航迹方向:(A)可以不对准机场内的导航设施 (B)应对准机场内的显著地标(C)应尽量对准跑道中心或跑道的一部分 (D)应对准机场灯标C 30049:非精密进近程序,最后进近航段的最佳长度规定为:(A)4千米 (B)7.2千米 (C)5海里 (D)10海里C 30050:非精密进近程序,最后进近航段的最佳和最大下降梯度规定分别为:(A)4%,8%(B)5%,6.5%(C)2.5%,5%(D
18、)5%,8%C 30051:仪表进近图中需要公布下降梯度的航段是:(A)起始进近航段 (B)中间进近航段 (C)最后进近航段 (D)复飞航段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5 页 -A 30052:己知飞机正常过FAF的高规定为 300 米,FAF至 THR5800米,则公布的最后进近下降梯度为:(A)4.9%(B)5.2%(C)4.5%(D)6%C 30053:下列关于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区域宽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区域宽度随飞机分类不同而不同(B)区域宽度由障碍物分布决定(C)取决于电台处的宽度,同时离电台越远区域宽度越宽(D)区域宽度与电台的种类无关D
19、 30054:下列关于中间进近航段保护区总宽度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中间进近航段保护区由电台决定(B)中间进近航段保护区由超障需要决定(C)中间进近航段保护区由飞机的速度决定(D)区域的总宽度由直线连接起始进近的外边界和最后进近的外边界来确定D 30055:确定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时,提供航迹引导的NDB电台处的宽度和扩张角为:(A)1 海里,7.8 (B)1.25 海里,10.3(C)2海里,5.2 (D)2.5 海里,6.9 A 30056:确定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时,提供航迹引导的VOR电台处的宽度和扩张角为:(A)1 海里,7.8 (B)1.25 海里,10.3(C)2海里,5.2
20、 (D)2.5 海里,6.9 B 30057:起始进近航段采用直线航线时,保护区宽度一般为:(A)2.5 海里 (B)5 海里 (C)10 海里 (D)3.7 海里C 30058:起始进近航段采用直线航线时,保护区的副区在主区两侧,宽度各为总宽度的:(A)1/2 (B)1/3 (C)1/4 (D)1/8 C 30059:如果 IF 处是个 NDB台,则起始进近航段在IF 处保护区宽度可以缩减为(),并以 10.3向两侧扩张至5海里为止。(A)1 海里 (B)1.25 海里(C)2.5海里 (D)2海里D 30060:如果 IF 处是个 VOR台,则起始进近航段在IF 处保护区宽度可以缩减为()
21、,并以 7.8向两侧扩张至5 海里为止。(A)1 海里(B)1.25 海里 (C)2.5 海里 (D)2海里B 30061:FAF是个电台,中间航迹与最后进近航迹的交角大100,这时在绘制转弯保护区时应考虑飞行员过台反应时间为:(A)6 (B)3(C)0-6 (D)5C 30062:FAF是个电台,中间航迹与最后进近航迹的交角大100,这时在绘制转弯保护区时应考虑飞机建立坡度的时间为:(A)3(B)6 (C)3 (D)5D 30063:下列关于 MOC 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MOC 是指飞机在某一航段飞行时的最低安全高度(B)对于性能好的航空器,MOC可以降低(C)气象条件好时,MOC
22、可以降低(D)MOC是指飞越安全保护区内的障碍物上空时,保证飞机不致与障碍物相撞的最小垂直间隔D 30064:下列有关保护区副区内MOC 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A)副区的 MOC 等于主区的MOC(B)副区的 MOC 等于主区的MOC 的一半(C)副区的 MOC 为 0(D)副区的 MOC 是由主区的MOC 向外逐步减小至0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5 页 -C 30065:起始进近航段主区内的MOC 规定为:(A)600米 (B)400米 (C)300米 (D)150米A 30066:中间进近航段主、副区的MOC 规定为:(A)主区 MOC 为 1
23、50 米,副区 MOC 由 150 米逐步递减为0(B)副区的 MOC 等于主区的MOC 的一半(C)主区的 MOC 由起始进近的MOC 递减为最后进近的MOC(D)主区 MOC 为 300 米,副区 MOC 由 300 米逐步递减为150 米D 30067:下列有关非精密进近最后进近航段的MO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后进近航段的MOC 为 75m(B)最后进近航段的MOC 为 90m(C)最后进近航段的MOC 平原为 75m,山区为 90m(D)有 FAF,并且 FAF至跑道的距离小于11 千米时,主区内的MOC 为 75m C 30068:山区的 MOC 最大可增加到:(A)1OO
24、Om (B)原航段 MOC 的 3 倍 (C)原航段 MOC 的一倍 (D)300米C 30069:计算 OCH 时,对于主、副区内的障碍物应该考虑:(A)主区内的最高障碍物(B)主区和副区内的最高障碍物(C)主区最高障碍物,副区应逐个计算高于主区最高障碍物的其它障碍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D 30070:起始和中间进近航段OCH 取整的规定为:(A)以 5m向上取整 (B)以 10m向上取整(C)不用取整 (D)以 50 米向上取整A 30071:最后进近航段OCH 取整的规定是:(A)以 5m向上取整 (B)以 10m向上取整(C)不用取整 (D)以 50 米向上取整B 30072:下列有关
25、 OCH 与 OCA的关系,正确的是:(A)OCH=OCA (B)OCH=OCA-机场标高(C)OCHOCA (D)OCA=OCH-机场标高A 30073:如果最后进近航段需要梯级下降定位点时,最好建立几个梯级下降定位点:(A)1 (B)2 (C)3 (D)无限制B 30074:下列有关梯级下降定位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航段建立梯级下降定位点后,其安全保护区和MOC 都将改变(B)在最后进近航段建立梯级下降定位点后,通常可以降低该机场的最低着陆标准(C)在一个航段中,建立的梯级下降定位点越多越好(D)建立梯级下降定位点后将使飞行操纵更复杂更不安全C 30075:最后进近航段,当建立的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航空情报执照考试易错题整理飞行程序设计 2022 航空 情报 执照 考试 易错题 整理 飞行 程序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