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急诊与灾难医学 .pdf





《2022年2022年急诊与灾难医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急诊与灾难医学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急诊与灾难医学一、名词解释1.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2.心肺脑复苏(CPCR):指心脏有效搏出功能停止后,以恢复心肺脑功能为目的的救助过程。3.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灾难情况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学科。4.急诊医学:是指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措施和组织管理。5.淹溺:又称溺水,是一种淹没或沉浸在液性介质中并导致呼吸损害的过程,由于罹患者无法呼吸空气,引起机体缺氧和CO2 潴留,
2、因窒息导致死亡。6.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7.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重赛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8.干性淹溺: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者无水吸入,喉痉挛导致窒息。9.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10.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的全身性损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大类。11.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12.慢性中毒: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3、起病隐匿病程长,已漏诊与误诊。13.院前急救:指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14.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指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6.阿托品化:即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增快等表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7 页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17.胆碱能综合征:指出现流涎、大汗、瞳孔缩小和肌颤。
4、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多发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一个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21.多处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22.复合伤:指两种以上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23.挤压伤:是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重物长时间压榨或挤压后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液出,临床表现为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或缺乏、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血尿。24.挤压综合征:指在挤压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
5、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25.反应时间:指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市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530 分钟。26.黄金时间:指发生伤病后的前四分钟。27.氧合指数:即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正常值为400500mmHg。28.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临床综合症,为常见循环系统急症。29.生存链:用来描述VF 所致 SCA 患者复苏时间重要性的一个四环接链。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 EMSS,
6、或者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120。早期由目击者进行CPR、电除颤,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二、填空题1.心脏骤停的典型“三联征”是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2.治疗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仅做1 次电击,之后立即做5 组 CPR 再检查心律,双相波除颤能量为 120J;单相波除颤能量为360J。3.小儿胸外按压深度大致为其胸廓厚度的1/31/2 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小儿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比:单人复苏时同成人为30:2,双人复苏时为15:2。4.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有:静脉途径(优选)、气管途径(用量是静脉的22.5 倍)、骨髓途径(6 岁)。5.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是肾上
7、腺素。6.急救医学则侧重对急危重、创伤、灾害事件伤害的急救反应能力,突出抢救生命,其核心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7 页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是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措施和组织管理。7.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急危重症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8.EMSS 的特点是快速、合理、高效。9.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按国际要求为510min 10.院前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是评价急救效果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11.医院急诊是EMSS 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19.根据淹溺的机制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20.淹溺的最主要表现是缺氧。21.
8、溺水吸入淡水较多时,可出现低钠、低氧、低蛋白血症溶血;而吸入海水较多时,可出现短暂性血液浓缩、高钠血症或高氯血症。22.决定淹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缺氧的时间和程度23.对淹溺者最重要的紧急治疗是尽快进行通气和供氧。24.重症中暑按表现的不同可分为热痉挛(以腓肠肌痛为特征)热衰竭(虚脱)热射病(最严重)三型。25.非冻结性冻伤是长时间暴露于010的低温潮湿环境而组织病理改变,包括冻疮、战壕足及浸泡足。26.冻结性冻伤是身体局部或全部短时间暴露于极低气温或较长时间暴露于冰点以下低温造成的组织损伤,包括局部冻伤和冻僵。27.电流通过心脏易致心脏骤停中枢神经麻痹呼吸暂停28.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
9、流进出部位,皮肤入口灼伤比出口严重。29.电击创面的最突出特点是皮肤创面小深度组织损伤却很广泛。30.按毒理作用大致可将毒蛇分为神经毒为主的毒蛇、血液毒为主的毒蛇、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31.神经毒损伤的局部表现轻微,仅有微痒轻微麻木,无明显红肿。血循毒损伤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有水泡、出血、咬痕斑和局部组织坏死。32.肌肉毒损伤可引起横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33.创伤的基本生命支持主要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34.指压法止血适用于头部和四肢。35.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头颈、躯干等体表血管伤时的出血。36.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协助止血。37.止血带的压力
10、上肢为250300mmHg,下肢为400500mmHg,不可过大,以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阻断动脉出血为度。38.呼吸气味有大蒜味提示有机磷中毒。39.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提示有机磷中毒CO 中毒40.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的方法有催吐洗胃导泻、全肠灌洗。41.一般在服毒后6 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如果超过6 小时,由于部分毒物仍残留于胃内,多数情况下仍需洗胃。42.对硫磷中毒禁用1:5000 高锰酸钾43.美曲膦酯(敌百虫)及强酸中毒禁用2%碳酸氢钠4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首选亚甲蓝(美篮)。45.血液净化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46.根据灾难时期传染的发病特征,可将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急诊与灾难医学 2022 急诊 灾难 医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