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统一与灭亡》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统一与灭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统一与灭亡》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统一与灭亡教案【学习目的】知识与才能: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立;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过程与方法:讲述本课知识,让学生理解隋朝建立的根本概况;详细地讲解大运河的根底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讨论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立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2、;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导学过程】目的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找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统一的标志及统一的意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答复。老师讲述:隋朝建立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那在此根底上隋朝的国力开展如何呢?4图文展示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被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20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开掘。据统计,含嘉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消费条件和生活程度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
3、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粮之丰富。5请同学们答复: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6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老师总结归纳。提示:(1)开展经济;(2)编订户籍;(3)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4)加强中央集权,进步行政效率。老师设疑:这些措施的施行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隋朝施行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开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目的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教材“开通大运河”一目,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反应指导:为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一声令下,
4、仅用了六年的时间,大运河就开通了。PPT呈现“大运河图”,学生根据教材完成填空,并勾画出大运河简单示意图。反应指导:学生自主填空、画示意图,老师展示局部同学的成果,进展点评。老师讲述: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三点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老师设疑: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小组内交流,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从地图上看,中国江河大都是东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运河的开通沟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祖国的长远开展立下汗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隋朝统一与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下册 隋朝 统一 灭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