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方监测设计技术要求 .pdf
《2022年第三方监测设计技术要求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三方监测设计技术要求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第三方监控、监测技术要求二十一号线设计总体部二一三年四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22 页 -1 一、地下部分1、监测方案与监测内容第三方监测设计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具体布置图(平面图、断面图)、观测周期(施工进度图)、警戒值、工程数量及概算等。第三方监测的内容主要为:1、明挖基坑(明挖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暗挖车站及暗挖区间的临时施工竖井、中间风井及风机房、出入段线明挖段、轨排井等)工程的监测;2、软弱地层中,区间隧道下穿或邻近重要建(构)筑物附近地面沉降槽的监测;3、与车站、区间近接的需重点保护的建(
2、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监测;4、爆破振速监测;5、针对特殊地段的自动化监测。6、边坡工程(新修建边坡、基坑边的现状边坡)的监测。2、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精度第三方监测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监测精度如下表: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点布置仪器监测最小精度备注1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桩(墙)顶边长大于30m的按间距 30m布点(按四舍五入原则计),小于 30m的,按 1 点布置。全站仪1.0mm2 支护结构变形支护结构内边长大于30m的按间距 30m布点(按四舍五入原则计),小于 30m的,按 1 点布置。同一孔测点间距0.5m。测斜管、测斜仪1.0mm 基坑危险部位(如阳角处)应布
3、设。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22 页 -2 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点布置仪器监测最小精度备注3 支撑轴力钢 管 支撑:端部;钢筋砼支撑:中部标准站每层不少于5 根,车站 长 度 超220m 者 按 每40m 50m增加 1 根考虑。通道、风道、出入口、施工竖井、区间风井、盾构井每层支撑道数超过5 根的按 2根计,5 根以下,按 1 根计。钢管支撑:轴力计;钢 筋 砼 支撑:应变计1/100(Fs)布置前应进行高风险点的预测,如出入 口 通道、风道的拐弯处应布置测点。4 锚杆拉力锚杆位置或锚头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 5 根。钢筋计、压力传感器1/1
4、00(Fs)5 支撑立柱沉降监测支撑立柱顶上立柱总数超过25 根的按20%计;总数大于10 根,小于 25 根的,按5 根计,小于 10 根的,按 1 根计。水准仪1.0mm 6 地下水位基坑周边间距 20 25m。水位管、水位仪5.0mm 要求布点能满足测算降水漏斗的需要(保证有1 至 2 个断面)7 土体侧向变形靠近支护结构的周边土体2 4 孔,同一孔测点间距0.5m。测斜管、测斜仪1.0mm 基坑危险部位(如阳角处)宜布设。8 爆破振速监测需保护的建(构)筑物不少于总爆破次数的20%传感器、放大器、记录器1.0mm/S 仅需对重要建(构)筑物进行监测9 沉降、倾斜、裂缝需保护的建(构)筑
5、物每个建(构)筑物不少于3个测点。全站仪、水准仪1.0mm 包括悬吊的刚性市政管线。各工点根据实际情况考虑。10 地面沉降槽监测重要建(构)筑物附近监测横断面在线路方向间距 50m 100m,监测的横断面宽度应大于变形影响范围,测点间距5m。全站仪、水准仪1.0mm 区间通过软弱地层,且附近有重要保护对象才布设。11 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边坡坡顶、边坡支护结构顶部每一典型边坡段设置不少于 3 个观测点。全站仪、水准仪1.0mm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22 页 -3 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点布置仪器监测最小精度备注移12 边坡地表裂缝监测坡顶1.0H
6、(岩质)1.5H(土质)范围内人工巡视,出现裂缝时布测点。测 点 沿 裂 缝 间 距2030m。目测、直尺或裂缝计1.0mm 需保护的建(构)筑物及自动化监测的测点埋设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费用含在投标报价中。其他的第三方监测的测点和需先行埋设的材料和仪器由土建承包商埋设,费用含在土建承包商的工程费用中,第三方监测单位根据技术要求参与测点的布置与验收。第三方监测和施工监测的初始值必须一致。近接工程的定义:一般基坑,从基坑边缘向外2 倍开挖深度且不小于以下值(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残积层、全风化层、淤泥及砂层等软弱地层取50m,其余地层取 30m);从隧道中线向外2 倍隧道埋深范围内且不小于以下值(
7、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残积层、全风化层、淤泥及砂层等软弱地层取50m,其余地层取 30m)。处于流沙、软弱地层,或影响范围内有主干道、重要建(构)筑物、年久失修建筑物、浅基础建筑物或人流密集交通要道等情况的特殊基坑,从基坑边缘外3倍基坑深度且不小于以下值(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残积层、全风化层、淤泥及砂层等软弱地层取 50m,其余地层取 30m)。重要建(构)筑物的界定:铁路、公路、桥涵、重点保护文物、高压线塔、地铁车站或区间、民宅(特别是天然浅基础)、重大管线等特殊需保护结构。3、监测周期第三方监测的监测周期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按以下项目分别对应选取:1)基坑开挖阶段(含底板浇筑后7 天以内):(1)
8、监测 17 项:2 天一次,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接近警戒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22 页 -4 时每天 1 次,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超过警戒值时或出现险情时,应按每小时监测一次或根据现场情况确定。(2)爆破振速监测:与爆破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前三次爆破时均应监测,以后爆破根据前三次爆破监测反馈信息并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及基础类型或根据控制标准和装药量的改变而定。(3)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不宜超过3 天,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接近警戒值时每天1 次,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超过警戒值
9、时或出现险情时,应按每小时监测一次或根据现场情况定。2)围护桩(墙)施工及基坑回筑阶段:(1)监测 17 项:一般情况下 7 天一次,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接近警戒值时每天1 次,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超过警戒值时或出现险情时,应按每小时监测一次或根据现场情况定。(2)爆破振速监测:与爆破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前三次爆破时均应监测,以后爆破根据前三次爆破监测反馈信息并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及基础类型或根据控制标准和装药量的改变而定。(3)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7 天,当支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接近警戒值时每天1 次,当支
10、撑轴力或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超过警戒值时或出现险情时,应按每小时监测一次或根据现场情况确定。3)爆破施工的矿山法区间:(1)爆破振速监测:与爆破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前三次爆破时均应监测,以后爆破根据前三次爆破监测反馈信息并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及基础类型或根据控制标准和装药量的改变而定。(2)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22 页 -5 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7 天,在开挖阶段不宜超过 3 天,当初支内力或隧道变形接近警戒值时每天1 次,当初支内力或隧道变形超过警戒值时或出现险情时,应按每小时监测一次或根
11、据现场情况确定。4)非爆破施工的矿山法区间或顶管隧道: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当开挖面距离或已过建筑物边线在对应线路上投影里程10m以内时,3 天一次;在 10m范围以外但并未超过近接工程界定值时,7 天一次;超出近接工程界定值时,根据监测数据稳定情况定。5)盾构掘进施工: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当开挖面距离或已过建筑物边线在对应线路上投影里程10m以内时,1 天 1 次;在 10m范围以外但并未超过近接工程界定值时,当所穿越地质为软弱层、砂层、花岗岩残积层及全风化层时3 天一次,当所穿越地质为红层残积层、花岗
12、岩强微风化层及其他岩层全微风化层根据监测数据反馈信息确定;超出近接工程界定时,根据监测数据稳定情况确定。地面沉降槽的监测:初设值需在盾构到达前100m获得(且不受后方盾构掘进影响),开挖面距离监测断面20m时开始监测。开挖面距离测量断面小于12m时,1 天 1 次;开挖面距离测量断面大于12m且小于 50m时,2 天 1 次;其余情况 1 周 1 次直至监测数据稳定。6)边坡:边坡地表裂缝监测:每周一次。监测第 11 项:同监测第 1 项。4、明挖基坑工程监测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2
13、2 页 -6 2)基坑监测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3)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影响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4)监测项目 15 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5)测点及测量设备埋设要求(1)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测量观测点a)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的观测点应采用基础标志。b)控制点的标志,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规定采用。(2)围护结构变形测斜管a)采用测斜仪在埋设于围护结构内的测斜管内进行测试。测点宜选在变形大(或危险)的典型位置;b)管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到达地面(或导墙顶);c)测斜管与支护
14、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d)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e)测斜管绑扎时应调正方向,使管内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f)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的干净、通畅和平直;g)做好清晰的标示和可靠的保护措施;h)对于已施工了围护结构的情况,如需要采取钻孔埋设的方法,参照土体侧向变形测斜管埋设要求实施。(3)支撑轴力a)钢支撑应选用端头轴力计(反力计)进行轴力测试;b)将轴力计安装架与钢支撑端头对中并牢固焊接。在拟安装轴力计位置上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22 页 -7 焊接一块 2502502
15、5mm 的加强垫板,以防止钢支撑受力后轴力计陷入钢板,影响测试结果;c)待焊接温度冷却后,将轴力计推入安装架并用螺丝固定好;d)安装过程必须注意轴力计和钢支撑轴线在一直线上,各接触面平整,确保钢支撑受力状态通过轴力计(反力计)正常传递到支护结构上;e)混凝土支撑应采用钢筋应变计进行测试,绑扎钢筋笼时进行埋设,宜在截面分布均匀,并牢固固定。应变片的数量应保证上、下侧各不少于2 片。(4)锚索(杆)拉力a)采用锚索(杆)测力计进行测试,在锚杆进行张拉前埋设;b)锚索(杆)测力计与墙体受力面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使锚索(杆)受力后,受力面位置不致变形下陷,影响测试结果。一般可采取在测力计和墙体受力
16、面间增设钢垫板的措施;c)安装过程应随时进行测力计监测,观测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有应采取措施处理。锚索安装时必须从中间开始向周围锚索逐步对称加载,以免锚索计测力计偏心受力;d)进行张拉、锁定过程的应力对比测试。(5)支撑立柱沉降观测点a)测点宜在支撑立柱沉设后基坑开挖前布置在变形大(或危险)的典型位置的支撑立柱顶上。b)控制点的标志,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规定采用。5、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监测1)沉降、倾斜监测(1)建(筑)筑物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构)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用于高级建筑物)等型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
17、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22 页 -8(2)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3)标志的埋设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器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4)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规定执行;(5)有关沉降、倾斜的限值根据相关规范执行;(6)监测点的布置应能满足监测要求。a)采用爆破或非爆破施工时,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应列入监测范围内。b)当采用非爆破施工时,与开挖面近接的重要建(构)筑物桩基为端承桩并且其传力线已距离开挖面或基坑面5m以上时,不
18、用监测。2)爆破振速监测(1)监测目的通过监测,掌握爆破对需重点保护的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用以修改钻爆设计,保护建(构)筑物。(2)监测仪器传感器、放大器、记录器、导线。(3)布点测点埋设在监测图纸标定的需重点保护的既有建(构)筑物结构内。(4)测点埋设在所埋设测点预埋件的地方,用冲击钻钻孔,在孔中填塞水泥砂浆后插入预埋件,使预埋件轴线垂直于测量表面。(5)测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22 页 -9 监测前将传感器编号,固定在规定的测振仪中,并配合固定的振子,然后在标定振子台上进行标定,作出振子跳高和速度的标定曲线。传感器、放大器槽路和振子在监测中
19、不得互换,以提高量测精度。每隔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对该系统进行标定,检查其是否发生变化,以便修正。抗震性能越强,防干扰性能越好,量测数据越精确、稳定。量测时注意导线的接头防潮和屏蔽。监测前传感器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测点处,留出少量螺栓,以和传感器拧紧为原则,不要使传感器离测量面太远,以防产生相对运动,影响量测精度。监测时,起爆与测量仪器的同步通过一同步电缆(一端连在掌子面起爆雷管上,另一端连在示波器上)实现。(6)记录与计算爆破后得到记录曲线。量取曲线中最大振幅,由标定曲线可得出最大振速,有关爆破振速的规定根据相关规范执行。6、暗挖隧道(通道)监测盾构法、矿山法、顶管法隧道第三方监测一般不包括
20、隧道水平位移及沉降、土体水平位移及沉降、土层压应力、衬砌环内力和变形监测,一般只包括邻近建(构)筑物,特殊情况下包括重要道路和管线监测。软弱地层中暗挖隧道下穿或邻近重要保护对象时在保护对象附近增加横断面沉降槽监测。工点设计单位可根据本区间工程特点适当增加监测项目,但需告知设计总体及咨询单位。7、边坡监测边坡监测包括以下内容: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边坡地表裂缝监测,支护结构变形,锚杆拉力,地下水位监测。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目的为观测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边坡裂缝监测主要是观测裂缝发展情况;支护结构变形监测目的为观测支挡构造物岩土体的变形,支挡构造物与岩土体间接触压力;地下水位监
21、测目的为观测地下水位变化与降雨关系,评判边坡排水措施的有效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22 页 -10 8、监测警戒值监测警戒值的确定应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的相关要求。监测警戒值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各监测项目的监测警戒值一般确定如下:1)支护结构墙(桩)顶水平位移:设计容许值须符合技术要求及广州市基坑支护技术规定的要求,警戒值取 0.8 倍设计计算值。2)基坑围护墙测斜:设计容许值须符合技术要求及广州市基坑支护技术规定的要求,警戒值取 0.8 倍设计计算值。对于测斜光
22、滑的变化曲线,若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折点变化,也应做出报警处理。3)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警戒值: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及基础类型并依据广州市基坑支护技术规定确定。4)中立柱沉降警戒值:基坑开挖引起的立柱隆起或沉降不得超过10mm,每天发展不超过 2mm。5)支撑轴力:根据设计计算书确定,警戒值取 0.8 倍设计计算值(标准值)。6)锚杆(索)拉力:根据设计计算书确定,警戒值取 0.8 倍设计计算值(标准值)。7)爆破振速监测:根据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执行。8)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设计容许值须符合技术要求、广州市基坑支护技术规定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警戒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三方监测设计技术要求 2022 第三 监测 设计 技术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