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1).ppt
《肝性脑病(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1).ppt(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肝性脑病(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9页概念肝性脑病肝性脑病能量代谢分泌排泄解毒凝血免疫防御肝脏是物肝脏是物质代谢的质代谢的中心器官中心器官肝脏的功能: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9页概念 肝性脑病又称为肝性昏迷.是严重的肝 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意识障碍、行为 失常和昏迷。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9页概念 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9页概念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 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电
2、生 理检测才可能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9页肝性脑病病因 各种类型的肝硬化(70%)门体分流术 各种肝炎急性肝衰竭 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严重的胆道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9页肝性脑病的诱因 1.上消化道出血 低血容量与缺氧;2.摄入过多含氮物质、高蛋白饮食;3.低钾性碱中毒;4.便秘;5.感染 6.其他 低血糖、药物、创伤和麻醉 等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9页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失衡学说 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星形细胞功能异常学说 其他学说 锰离子、5-羟色氨、内源性
3、阿片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9页发病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9页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血氨增高 通过血脑屏障 肝性脑病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9页发病机制合成谷氨酰胺等合成谷氨酰胺等通过侧支通过侧支循环入血循环入血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9页发病机制血血氨氨氨生成过多的原因: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9页发病机制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血氨在体内的存在形式:氨氨NHNH3 3NHNH4 4+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9页发病机制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由于能量缺乏干扰脑的代谢:a-酮戊二酸、NADH(辅酶A)、ATP a-酮戊二酸+NH3 谷氨酸+NH3氨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9
4、页发病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9页发病机制 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脑内兴奋递质减少;抑制递质增加。干扰神经细胞膜离子的转运功能及神 经传导过程。氨氨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9页发病机制 2、假性传导递质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9页发病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9页发病机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嗜睡嗜睡昏迷昏迷锥体外系黑质-纹状体假性递质(FNT)取代NT的部位扑翼样震颤性格行为改变性格行为改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9页发病机制 3、氨基酸失衡学说: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等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现在学
5、习的是第20页,共69页发病机制代谢加速 氨基酸失衡的原因:芳香族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肝衰时胰岛素血中支链氨基酸肝衰时代谢加速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9页发病机制 氨基酸失衡的原因: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9页发病机制 氨基酸失衡的结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AAA BCAA 色色aaFNT5-HT假递质、假递质、5-HT5-HT形成形成氨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9页发病机制 4、GABA/BZ(苯二氮卓)受体学说:肝功能衰竭时GABA受体+BZGABA/BZ复合体(超级受体复合物)神经传导抑制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9页发病机制蛋白质在肠道分解长链脂肪酸在肠道分解蛋氨酸在肠道分解现在学习的是
6、第25页,共69页发病机制肝嗅 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蛋氨酸被细菌分解产生甲基硫醇 甲基硫醇 二甲基亚砜 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昏睡和昏迷。肝嗅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9页发病机制 严重的肝病患者,血和脑脊液中甲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增高,伴脑病者增高更明显。短链脂肪酸、甲基硫醇 诱发实验性肝性脑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9页发病机制6、星形细胞功能异常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9页发病机制 7、锰离子沉积或锰中毒假说:1,锰中毒和肝性脑病的锥体外系症状相似;2,肝是锰排泄的重要器官;3,肝硬化及胆汁排泄减少时,血锰浓度升高 4,锰沉积直接对脑组织损伤;5,锰可使5-H
7、T 去甲肾上腺素 GABA;6,锰可使星形细胞的功能障碍。假说依据假说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9页发病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9页发病机制 8、色氨酸与肝性脑病:正常情况下色氨酸与蛋白质结合不进入血脑屏障 肝病时游离色氨酸血脑屏障5-羟色氨+5-羟吲哚乙酸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9页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以及诱因的不同而不一致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的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9页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分期 意识状态 神经系统改变 脑电图 一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前驱期)为失常但应答准确。
8、扑翼样震颤(+)二期 嗜睡、昼睡夜醒、扑翼样震颤(+)(昏迷前期)理解力、定向力、肌张力增高 计算力等意识障碍 腱反射亢进、和行为失常。病理反射 (+)异常 三期 昏睡能唤醒、常有意 扑翼样震颤(+)(昏睡期)识不清、幻觉、理解 肌张力增高、力、计算力丧失。病理反射 (+)明显异常 四期 神志完全尚失,(昏迷期)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明显异常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9页辅助检查 一、血氨 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氨为40-70微克/dl 动脉血氨含量为静脉血氨的0.5-2倍 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者血氨增 高明显 急性肝性脑病血氨多正常。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9页辅助检查 二、血清氨基酸
9、测定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浓度降低 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或色氨酸)增高,尤其是游离色氨酸的增多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9页辅助检查 三、脑脊液的检查三、脑脊液的检查 谷氨酰胺和色氨酸增多,谷氨酰胺和色氨酸增多,两者与昏迷的程度密切相关。两者与昏迷的程度密切相关。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9页辅助检查四、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的演变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一致,具有早期发现和判断治疗效果的作用。I 期脑电图节律弥漫性减慢,波幅增高,由正常的节律(8-13次/秒)变为节律(4-7次/秒)II期脑病出现波(1-5次/秒)III期脑病常出现三相波,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性脑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