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对比鉴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对比鉴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对比鉴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对比鉴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三) 知识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目标能够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进行对比 复习重点诗歌思想异同分析 复习难点对比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豫北重点中学2017届联考试题试题)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自由。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杜诗以雪、
2、青玉为喻,突出了鹭鸶的惊艳形貌;郑诗以“闲”“静”来刻画鹭鸶的安静情态。 B两首诗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意境。杜诗以静衬动,以碧山衬托鹭鸶的动;郑诗以动衬静,以鹭鸶的动衬托环境的静。 C两首诗都以鹭鸶为描写对象,但形象大不相同。杜诗中的鹭鸶嘴青毛白,矫健敏捷;郑诗中的鹭鸶娴静从容,自由自在。 D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杜诗由近及远,从近处的鹭鸶转向碧绿的远山;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 E两首诗的意境不同,但热爱生活的情趣相近。杜诗描绘的是鹭鸶捕鱼图,充满生趣;郑诗描绘的是鹭鸶休憩图,娴静自在。 (2)将杜诗中的“惊飞”与郑诗中的“飞下”互换,可以吗?请简要分析。(6分) 【
3、答案】(1)BD (2)不可以。杜诗中的“惊飞”准确地写出了鹭鸶受到惊吓的敏捷反应,与“群捕”一致;“飞下”是由高到低,而杜诗是由低到高,不合事理。(3分)郑诗中的“飞下”与全诗的闲适意境一致,“惊飞”则与后面的“自由”相悖。(3分)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杜诗以静衬动”“郑诗以动衬静”错。杜诗写鹭鸶“惊飞”,更显环境的幽静,是以动村静;郑诗前三句极写静,在渔人都已经归去的静谧的环境中,鸶在滩头自由自在,益显其动,是以静衬动。D项,“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错,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同,都是由近及远,郑诗先把镜头聚焦于静立于池塘
4、的鹭鸶,然后转向远处自由飞翔的群体。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比较型炼字题,答题时既要有对“字”的分析,又要体现出二者的比较。杜诗中,雪白的鹭鸶群起群落,在溪水中捕鱼,受惊向远处的碧绿的山林飞去,由低到高,用“惊飞”才符合事理。郑诗笔下的鹭鸶时而悠闲地站立在烟波迷蒙的池塘边上,时而静卧在冷雨飕飕的寒苇丛里,在无人来往的滩头上飞上又飞下,自由闲适,因此“飞下”二字既写出了鹭鸶的自由,又特别符合诗的意境。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知识点.诗歌对比 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 考点.诗歌对比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题目。(11分)(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第三次联考试
5、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浩瀚,山城高耸。 B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酒”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
6、水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已前途的不可预料。 E,本诗沉郁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2)泊岳阳城下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DE (2)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漂泊困顿中忧国伤时的情感。(1分)泊岳阳城下仅用“留滞”与“艰危”二词分别略做点染;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2分)异:泊岳阳城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临
7、危弥坚,报国豪情高涨,仍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1分)登岳阳楼中,诗人境遇困顿不堪但仍不减忧国忧民之热肠,无论是“昔”“今”之感慨,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2分)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错,应是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E项,“与颈联毫不相干”错,尾联写鲲鹏图南正是承接颈联“才难尽”“气益增”而来,并非突转。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泊岳阳城下首、领两联写漂泊之苦,颈联直抒胸臆,写尽困顿之苦和忧国伤时之痛,尾联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
8、。登岳阳楼首联“昔”与“今”之间包含着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作者漂泊治无定、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颌联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颈联写诗人亲朋离散、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尾联“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感到无可杂何、万分压抑的感情。在充分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情感后,提炼共性、对比差异即可。 【易错点】两首诗歌进行对比阅读,学生整体把握,综合分析不好,顾此失彼。 【方法点拨】诗歌对比阅读,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度和基础知识的熟练度要求更高,所以要求学生在诗歌的思想感情、意境、意象,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上等都能够更扎实。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题目。(11分)(江
9、西南昌三校2017届第四次联考试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铁,归时裂帛回。 【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之屋名,为侍臣值宿所居。平原客: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弹铁:战国策载,冯谩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铁而歌,要鱼、要车等。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
10、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水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的“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的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二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11、) 【答案】(1)CE (2)同:都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异:杜诗描写经历长久的战争,诗人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借可抵万金的家书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2分)李诗主要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去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2分)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首联写家乡的石头是暖的,而自己的心是悲的,应该该是“暖”和“悲”形成对比。E项,“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解答此题可知人论世
12、,李贺被称为“诗鬼”,27岁便英年早逝,故“老”不可能指老迈。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杜甫的“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的思亲、思乡之情,而国家有战乱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反映出杜甫反对战争、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情感。根据注释可知李贺本想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然而,却只能离乡背井、困顿于异乡,书信承载的不仅有“归问”之情,还有政治失意、壮志难酬之情。 【易错点】两首诗歌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整体把握,综合分析不好。 【方法点拨】诗歌对比阅读,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度和基础知识的熟练度要求更好,所以要求学生在
13、诗歌的思想感情、意境、意象,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上等都能够更扎实。 四、举一反三成果巩固 考点.诗歌对比 例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11分)(辽宁沈阳2017届质监试题试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
14、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写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写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E刘诗第二句化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只用七个字就写尽了诗人作为深宫失宠之人的凄苦、悲凉的处境,是全诗的中心句。 (2)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6分)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11分)(广东广州2017届模拟试题) 临江仙 冯延已 秣陵江上多离别,而睛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15、徘徊一晌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一晌:很短的时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延已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的“惊”字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对比鉴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三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古典 诗词 对比 鉴赏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