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后赤壁赋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后赤壁赋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后赤壁赋同步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后赤壁赋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巉 (chn)蒙茸(rng)黄泥之坂(bn) B.冯(fng)夷 栖鹘(h)戛(g)然长鸣 C.缟(go)衣临皋(go)羽衣翩跹(pin xin) D.揖(y)予 惊寤(w) 松江之鲈(l)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顾(看)而乐之C.履(踏,攀)巉岩 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 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4.下列各组
2、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俯冯夷之幽宫 燕巢于飞幕之上B.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C.顾安所得酒乎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掠予舟而西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羽衣翩跹A.和相同,和不同 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相同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曾明月之几何 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 B. C. D.7.下列对
3、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披(分开)蒙茸,踞虎豹 B.攀栖鹘之危(危险)巢C.翅如车轮,玄
4、裳缟(白)衣 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9.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予乃摄衣而上 B.履巉岩,披蒙茸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掠予舟而西也10.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凛乎其不可留也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顾安所得酒乎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也相同B.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同 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11.对语段内容及形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巉岩”、“栖鹘”等词语在苏轼的另一篇游记石钟山记中也曾出现过。 B.因为作者对景物感到恐惧,所以“划然
5、长啸”,给自己壮胆,这种心态,在石钟山记中也曾出现过。 C.语段在表达方法上以记叙、描写为主,边抒情论理,在写法上与石钟山记有异曲同工之妙。D.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的这一幻想,流露了他出世的思想。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指凶狠的老虎和豹子),登虬龙 B.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之幽宫 C.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形容道士轻盈的体态),过临皋之下 D.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晚上)之夜,飞鸣而过我者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古今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B.予乃摄衣而上 C.适有孤鹤,
6、横江东来 D.须臾客去,予亦就睡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归而谋诸妇。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C.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D.听其所止而休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6.下列句中加点实词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断(阻绝)岸千尺 B.履(鞋子)巉岩 C.
7、木叶尽脱(凋零,脱落)D.披(分开)蒙茸17.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黄泥之坂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顾安所得酒乎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余亦悄然而悲 北救赵而西却秦 D.将归于临皋 霜叶红于二月花18.名句填空 霜露既降, 。人影在地, ,顾而乐之, 。 江流有声, 。山高月小, 。19.结合所学过的前赤壁赋,比较两篇赋文,问答下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分)前赋是新秋游赤壁,典型的景象是“ 、 ” ,后赋是初冬游赤壁,相应景象是“ 、 ” ;前赋写的是月下泛舟的实事,后者则用道士化鹤来印证前赋中“ ”的虚幻故事,从而抒发作者超脱的情怀。20.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
8、后有什么变化? 21.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22.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3.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24.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如此良夜何 顾安所得酒乎 以待子不时之须 江山不可复识矣 听其所止而休矣 归而谋诸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予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25.此文是作者在写了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试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3分)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26-28题。 凡 物 皆 有 可 观 苟 有 可 观 皆 有 可
9、 乐 非 必 怪 奇 伟 丽 者也 饣甫 糟 啜 酉离 皆 可 以 醉 果 蔬 草 木 皆 可 以 饱 推 此 类 也 吾 安 往 而 不 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26.给第一段文字加上标点。2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
10、一项是( ) A. 美恶之辨战于中(中间) B. 物有以盖(遮蔽)之矣。 C. 彼挟其高大以临(府视)我 D. 则我常眩乱(迷乱,迷惑)反复28.翻译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 阅读石钟山记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石钟山记(第一段) 苏 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9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文: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文: 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这种)说也,人常疑之 B.余韵徐歇(停止) C.自以为得之(代指“遗踪”)矣 D.桴(木制的鼓槌)止响腾 31.本段是全文的第一段,作者从石钟山的 开始入笔,以两位古人“郦元”和李渤的观点为引子,其中后者是 (填赞同或反对)前者的观点,作者对二者的观点持 态度。这一点从文中 这句话可以判断。(4分)阅读方山子传,回答下面的问题: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语文 赤壁赋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