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东汉的兴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课东汉的兴亡(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掌握“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与探究“光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最安定,也是东汉最稳定时期。【学习重点】“光武中兴”【学习难点】东汉衰亡的原因导入激情,引发兴趣解决学习目标。方法指导一:细读教材,圈点批注。方法指导二:注重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方法指导三:歌谣记忆历史:刘秀起兵建“新”朝,年号光武东汉兴。巩固政权措施好,“光武中兴”面面成。外戚宦官交专权,黄巾起义动根基。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你想知道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吗
2、?你想知道为什么是“光武中兴”吗?你想了解光武帝刘秀其人其事吗?你想知道“跋扈将军”的故事背景吗?让我们带着这些提问一起学习,来探寻答案吧。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光武中兴自主阅读课本P5859内容,完成第1题。1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形成了什么局面?如何理解这一局面?(1)措施:释放奴婢;减负减刑;合并郡县,裁减冗官;监察制度建立;北方民族内迁;(2)光武中兴;(3)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知识模块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自主阅读课本P59内
3、容,完成第23题。2外戚宦官交替专职出现的原因,对东汉王朝的影响。(1)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3读“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流程图”及“跋扈将军”故事,思考东汉政治制度的情形。知识模块三黄巾起义自主阅读课本P6061内容,完成第4题。4黄巾起义的背景、口号、规模,对东汉统治的影响。(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发;(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3)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4)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交流预展】1组内交流:
4、(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2组内预展: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提升】1简述“光武中兴”的具体内容,理解。2东汉衰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东汉政权建立的时间是(D)A公元前207年B公元前202年C公元9年 D公元25年2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D)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3汉光武帝与汉
5、景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A)三十税一取消苛捐杂税整顿史治提倡节俭A BC D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D)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A外戚、宦官专政B统治者改制失败C社会经济被破坏D民族矛盾的尖锐6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7下列有关东汉中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C出现“光武中兴”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8材料分析题。“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阅读材料回答:(1)这段引文出自哪一支起义军预言?东汉黄巾军预言。(2)材料中的“甲子”指哪一年?甲子指公元184年。(3)“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苍天”暗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4)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张角。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东汉建立光武中兴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