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自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自测试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答案】 D2. 【问题】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韵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
2、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 D3. 【问题】 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A.八股文B.程朱理学C.四书和五经D.六艺【答案】 A4. 【问题】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 B5. 【问题】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 C6. 【问题】 有一位学生在课
3、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答案】 D7. 【问题】 儿童多动综合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A.35岁B.57岁C.810岁D.十一二岁【答案】 C8. 【问题】 安德林的心理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 D9.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导致“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A.遗传有缺陷
4、B.生理成熟迟滞C.自然环境恶劣D.社会环境缺乏【答案】 D10. 【问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B.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吸收CO2放出O2D.生命的基本特征【答案】 D11. 【问题】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B12. 【问题】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实验组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C.NaCl为因变量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答案】 D13. 【问题】 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
5、自我发现学习内容要点的探究性学习属于()。A.发现式探究B.推理性探究C.实验式探究D.启发式探究【答案】 A14. 【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答案】 C15. 【问题】 从实验内容与学生认知关系的角度看“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实验属于()。A.演示实验B.验证实验C.探究实验D.课外实验【答案】 B16. 【问题】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D.
6、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答案】 A17. 【问题】 在师生观上与我国的学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是世界上第一本研宄教学法的是()。A.终身教育引论B.教学与发展C.雄辩术原理D.教育学【答案】 C18. 【问题】 下列不属于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的是()。A.德育目标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C.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D.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答案】 D19. 【问题】 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虽然SARS已经过去多年,仍不清楚其最终源头。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没有生命特征B.没有蛋白质C.没有遗传物质D.没有细胞结构【答案】 D20. 【问题】 (2022
7、上半年真题)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B.言语表达先于言语理解C.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平行发展D.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独立发展【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A.设置学习目标B.阅读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E.分析如何完成任务【答案】 BCD2. 【问题】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A.发展基础教育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 AB3. 【问题
8、】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蓉是:“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A.流畅性B.定向性C.独创性D.变通性【答案】 ACD4. 【问题】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类型分为( )。A.道德规范的学习B.知识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答案】 BCD5. 【问题】 关于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低创造性者智商水平不一定低B.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C.高智商者一定具有高创造性D.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9、答案】 ABD6. 【问题】 根据课程的管理制度或制定者,可将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B.核心课程C.地方课程D.学校课程E.广域课程【答案】 ACD7. 【问题】 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与智力的互相转化,要注意( )。A.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越多越好B.要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C.教学的时间越多越好D.要重视学生的操作与活动【答案】 BD8. 【问题】 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A.主题B.练习题C.任务D.教科书E.评价标准【答案】 AC9. 【问题】 自我教育包括()A.自我命令B.自我认识C.自我检查D.自我奖励E.自我
10、惩罚【答案】 ACD10. 【问题】 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体现在()A.明确教育的性质B.固定教育“为谁培养人”C.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D.对课程的选择和定向有建设作用E.指导教师教学的方向【答案】 ABCD11. 【问题】 气质类型包括()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答案】 ABCD12. 【问题】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A.主导动机B.从属动机C.内在动机D.意识动机E.外在动机【答案】 C13. 【问题】 班会的特点有()。A.民主性B.集体性C.自主性D.针对性E.教育性【答案】 BCD14. 【问题】 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不陵节而施B.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学不躐等E.晕而时习之【答案】 BC15. 【问题】 CIPP评价模式包括( )。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效果评价E.成果评价【答案】 ABC16. 【问题】 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E.班主任工作【答案】 ABCD17. 【问题】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答案】 ACD18. 【问题】 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A.过渡性B.非正式
12、性C.多样性D.互补性【答案】 ABCD19. 【问题】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策略D.教学媒体E 、 教学评价【答案】 ABCD20. 【问题】 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 ()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灵活性E 、 独立性【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答案】
13、趋势:(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不断社会化。策略:(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2. 材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城镇里的“新生代”来说,俭朴节约却似乎是一件新鲜事儿。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年代,没有饥肠辘辘的切身感受,相反,却生活在舒适滋润,甚至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优越的时代环境中。如今他们步入社会不久
14、或刚刚走上社会,就要直面不期而至的金融风暴和经济疲软。在经济寒潮面前,他们中的一些人摒弃了“抠门”这个概念,拿起了“节俭”这个有效武器。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变化,并顺势呼唤传统“节俭”意识的回归。同时,又要引导青年人包括老一辈,全面把握节俭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自觉地把节俭品德持之以恒、发扬光大,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今的“节俭”是在一种新的人民生活水准、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国际平台上的“节俭”。今天我们所主张的“节俭”,并不是一味地讲求清苦贫困,要人们什么都去省、一切都不要用,而是要人们能省则省、该用则用。因为即使在古代,人们也认为“圣人制用,丰约各有适”。对于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来说,应当以保
15、持相对舒适甚至体面的生活为前提。但是,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来不是单纯地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而是伴随着心理上的需求。“俭朴并不是要人脱离世俗的欢乐,而是摆脱那些仅仅是投合我们的虚荣心及欲望。”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并不必然地和挥霍浪费画等号。只是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能尽量做到节俭。“节约是避免不必要开支的科学,是合理安排我们财富的艺术”,而且“它能使人最大限度地享用生活”。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而导致的下滑趋势,中央提出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这是十分正确的。但这种消费是指必需、正当和合理的消费,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消费不能
16、是盲目的。消费需要引导,需要健康、科学而有序。社会消费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要推动经济。个人消费除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外,还应提高消费品质。我们应当基于对经济形势的研判,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的消费文化来指导和统领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我们要全面准确地领会中央的精神,一方面要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片面强调消费,重蹈美国社会一度消费无度导致金融危机的覆辙。(节选自龙舟节俭的时代新意与消费)问题:(1)为什么说“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2)在经济寒潮面前,为什么既要注重“节俭”,又要促进“消费”,二者相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概述。【答案
17、】(1)因为消费从来就不是单纯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要求,而是伴随着人们心理上的需求的,它能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2)不矛盾。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节俭”并不是一味地讲求清苦贫困,而是要人们能省则省、该用则用。消费是健康、科学而有序的。除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外,还应提高消费品质。在经济寒潮面前,从根本上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实行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是十分正确的。因此,既要促进消费,还要注重“节俭”,这对国计民生是有利的。3. 材料:下面是某思想品德教师在“珍爱生命”一课中的教学片段。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请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18、(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甲:(小组一代表):一些学生不吃早饭,一些学生课间在教室哄闹教师(评价一):其他小组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除了在学校、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学生乙(小组二代表):小组一列举了学校、家庭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表现,问题发现得很准。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学生闯红灯的行为。教师(评价二):回答的很好,其他小组能不能请一些不常发言的同学再补充几点学生丙(小组三代表,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董存瑞炸碉堡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教师(评价三):(愕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理念与教学评价知识,针对材料中三
19、处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平价,谈谈自己的看法。(20分)【答案】评价一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内容做出任何的回应和评价,直接让别的小组来回答,不能体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6分)评价二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回应,是鼓励性的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没有具体指出学生回答好在什么地方,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不能体现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6分)评价三中教师直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否定,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的评价没有发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打击了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6分)总之,该教师的教学评价没有体现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分)4. 题目:
20、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答案】【参考例文】教师我向往的职业教师,一个很微小又很朴实的词,却又闪耀着平凡的光辉。教师多少年来被各种各样的人评价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教师是个既伟大又平凡的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说是“最崇高”、“最光辉”,就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的人,我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设计工厂合理流程的人,我们称他为工业工程师: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的人,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那就意味着要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
21、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等于是把知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在我看来.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头。整个接力赛的队员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教师组成,一代相当于一棒。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至跑完我们的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一棒一棒,无穷无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按要求传到或是传错了、传丢了,这是混者。浑水摸鱼、滥竽充
22、数而误人子弟者即是。二是刚刚符合要求传出,这是庸者,平庸无进而得过且过者即是。三是不但按要求传到,而且增进了自己的内功。使知识接力棒本身越来越新、越来越有用,这是智者。创造发明,作出贡献,人类会一定记住他。我想,我绝不能做阿混,至少要平庸,然后追求智!当然要达到智,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必须有一颗爱心,然后是练好教师的各类基本功,如语言、写作、书写、板画、计算机等,再是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让教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更多的真知,让我的生命燃烧得更有意义吧!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1772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
23、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他称自己发现的气体为“脱燃素空气”。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燃烧试验。在实验中发现密闭容器内锡和铅经加热后表面有一层“金属灰”,锡和铅的质量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加热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没变。他意识到这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的结果。此后,经过大量实验分析,他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据此,拉瓦锡于1777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近一个世纪的“燃素
24、说”。问题:(1)材料和中两位科学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解释燃烧的本质,而材料中拉瓦锡能够获得重大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中体现了一条重要的化学定律是什么(3)从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教育价值【答案】(1)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地解释燃烧的本质,主要是由于他们受当时“燃素说”理论的左右,没能大胆质疑,没能做到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和创新;而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他具有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拉瓦锡利用金属的燃烧实验推翻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燃素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了在燃烧过程
25、中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最后提出了“氧化学说”。(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3)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通过化学史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从而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史,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从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更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化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爱国情怀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