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四首:《春望》《泊秦淮》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古代诗词四首:《春望》《泊秦淮》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词四首:《春望》《泊秦淮》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词四首:春望泊秦淮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课题春望泊秦淮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春望泊秦淮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体会诗歌的意境。 4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 学习古诗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读: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语感。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春望泊秦淮这两首诗。 朗读时需要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二)译:结合书后注解,读懂诗文意思,用散文描述画面或情感 (三)析:了解背景,了解作家处境.在此基础上理解诗
2、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四)赏:名句欣赏;艺术手法欣赏 相关链接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
3、情。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知识预习 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1)春望
4、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2)泊秦淮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课堂探究 (一)学习春望 1分析“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中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这两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
5、”,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
6、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 6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二)学习泊
7、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烟笼寒水月笼沙”如何理解? (1)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用了互文修辞。(相似的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河水和沙滩。 2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笼,即笼罩的意思。它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3说说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 “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是南唐荒淫误国的陈后主作的歌曲。“犹唱”
8、意义深远,它把读者的思绪由历史而带到眼前的现实,再由现实而推想到将来,富有辛辣的讽刺意味。上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正当晚唐内忧外患严重、民不聊生之际,那班官僚贵族们却还叫歌女们唱这种亡国的曲调。 4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从表面看,是指责秦淮河边酒楼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因为她们居然在高唱那首不祥的后庭花;其实是指责那些端着酒杯眯着醉眼津津有味地欣赏歌曲的人,即达官贵人之流,亦即他们的所代表的统治阶层“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
9、 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巩固训练当堂练习 (一)选择。 1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花草的鲜艳与社会的破败形成对比。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 C“烽火”原指古代边境上遇到敌情而升起的作为警报的烟火。这里喻“战争”。 D“家书抵万金”中极言战时收到家书之不易
10、,而并非家书价值抵万金。 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磴高远望而有所感。 B诗的前四句即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 C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亲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的白发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进一步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炼,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选出对泊秦淮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
11、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年幼无知,又抒发了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中的精品。 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烟笼寒水月笼沙”,第一句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和水边夜色,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气氛。 B“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点出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与前句的冷寂气氛形成对比。 C“商女不知亡国恨”是一种曲笔,暗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听唱的封建贵族、官僚。 D“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犹唱”二字,微妙而又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
12、,意味深长。 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地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填空。 春望中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_。作者思念家乡(表达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的诗句:_。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_。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_。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景中蕴含凄清暗淡,为泊秦淮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
13、:_;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点明主旨)的句子:;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课后作业用散文的语言改写泊秦淮。 反思总结 格言警句: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课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课型新授课课时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体会诗歌的意境。 4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
14、洋这两首诗。 朗读时需要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 相关链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背景。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农村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2释题。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望 泊秦淮 古代诗词四首:春望泊秦淮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古代 诗词 秦淮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