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高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高分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A.选择性B.显著性C.投射性D.两极性【答案】 C2. 【问题】 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答案】 A3. 【问题】 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B.识记、保持和遗忘C.再认、重现和回忆D.识记、再认和遗忘【答案】 A4. 【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 )A.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活动B.学校的宣传与舆论引导C.社会文化
2、的渗透与制约D.新闻媒体的宣传与大众印象【答案】 A5. 【问题】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同化说【答案】 D6. 【问题】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 )。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答案】 D7. 【问题】 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 C8. 【问题】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
3、后习俗水平D.道德水平【答案】 A9. 【问题】 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 )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A.正强化B.负强化C.奖惩D.间接强化【答案】 C10. 【问题】 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答案】 C11. 【问题】 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的现象是()。A.从众B.服从C.感染D.模仿【答案】 C12. 【问题】 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 C13.
4、 【问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答案】 C14. 【问题】 奥苏伯尔提出解释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 C15. 【问题】 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实施的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A.最初级表现B.基本表现C.常见表现D.最高级表现【答案】 D16. 【问题】 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答案】 A17. 【问题】 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 )。A.求真B.创新C.美德
5、D.严谨【答案】 B18. 【问题】 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答案】 A19. 【问题】 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 D20. 【问题】 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A.提出假设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专业目标是( )。A.要有理想信念B.要有道德情操C.要有扎实学识D.要
6、有仁爱之心【答案】 ABCD2. 【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的感染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直接感染B.间接感染C.人际间的心理感染D.环境对人的心理感染【答案】 CD3. 【问题】 个体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心理特性D.情意过程【答案】 AC4. 【问题】 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
7、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答案】 ABCD5. 【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 )。A.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B.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C.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D.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答案】 ABC6. 【问题】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 )。A.制定主体不同B.调整教育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实施方式不同E.稳定性不同【答案】 ABCD7. 【问题】 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正确的是(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B.动机应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侧重点C.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该更关注效果D.当动机
8、和效果不一致时,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来确定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答案】 AD8. 【问题】 高等学校党委的领导职责包括( )。A.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B.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C.任命校长D.聘任教师【答案】 AB9. 【问题】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有( )。A.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B.未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C.后勤服务人员D.成人高等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答案】 BC10. 【问题】 教师申诉制度具有如下基本的法律特征( )。A.可选择性B.非诉讼性C.权利救济的特定性D.法定性【答案】 BCD11.
9、 【问题】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种类包括( )。A.警告B.严重警告C.记过D.记大过【答案】 ABC12. 【问题】 “四个伟大”是新时代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具有其形成和提出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其中,( )。A.历史逻辑是指运用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系统总结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推进“四个伟大”是治国理政的根本经验。B.实践逻辑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四个伟大”作为治国理政的总体或战略框架。C.理论逻辑体现为“四个伟大”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0、,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渊源。D.历史逻辑是厚实的,实践逻辑是牢实的,理论逻辑是坚实的。【答案】 ABCD13. 【问题】 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答案】 AB14. 【问题】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有( )。A.为国家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B.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C.提升全民族科学素质D.推动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答案】 ABCD15. 【问题】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力量是( )。A.国际因素B.市场调节C.国家宏观调控D.高校自主办学【答案】 BCD16. 【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A.自我
11、意识发展不足B.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C.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D.性心理和性道德冲突【答案】 ABCD17. 【问题】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行为的激活B.行为的定向C.行为的维持D.行为的强化【答案】 ABCD18. 【问题】 广义的课程评价涉及到下列哪几个方面( )A.对课程方案制定过程的评价B.对课程方案制订结果的评价C.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D.对课程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E.对课程设置的评价【答案】 ABCD19. 【问题】 我国政府为外国留学生设立的“中国政府奖学金”除研究生奖学金外,还有( )。A.本科生奖学金B.专科生奖学金C.进修生奖学金D.扶
12、贫奖学金【答案】 AC20. 【问题】 下列选项中,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错误的是( )。A.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B.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C.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答案】 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在课上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类似的留言,辽宁日报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实践,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了这种“眦必中国”
13、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为此,该报刊发了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提出质疑。(2014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面对舆论对“眦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请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负面言论,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无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2)正如“金无足赤、人无
14、完人”的道理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3)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
15、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4)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2. 金老师为国内某重点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毕业后聘任到某高校任教,而他的博士同学要么出国,要么在跨国公司任职。他原本打算去某外企任职,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无奈应聘进了某高校。进校之初,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勉强应付了几节课,既不愿做辅导员,也不愿意做其他行政工作
16、。一学期后,便通过同学关系,在校外谋了一个兼职,于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校外兼职上去了。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则敷衍了事。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理论对金老师行为作出评价和分析。【答案】(1)金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要坚决避免。(2)金老师的行为没有履行一个教师的应尽义务,教师应该尽职尽责,教书育人。(3)金老师的行为没有履行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3. 小张是某校大三本科学生,学校以实习为名,安排他们进入一家快递分拣包裹,且不参加者扣1000元押金。小张认为学校安排实习与自己专业无关,侵犯其教育权,遂和同学们商议,像学校的主管教育部分反
17、应申诉,学校以其违反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等”为由,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开除小张学籍,并通知其父母来校,向他们宣读了处理决定,并劝其尽快将小张领回家。(1)学校的处理决定是否正确?该学校处理程序有哪些不妥?(2)小张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权利救济途径?【答案】(1)学校的处理决定是不正确的,首先学校安排实习应和学生的专业相同或相近,学校安排的实习与小张的专业完全不同,且要交扣押金1000元,违反大学生实习的相关规定,小张有权在学校侵犯自己的权益时进行申诉。小张的行为并没有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处理的定性并不准确。其次,学校的处理程序上也不妥。
18、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申诉和申辩”,第58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59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期限。”很明显学校的行为违反这几条规定。(2)小张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权利救济途径有:教育申诉、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等。4. 在课上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类似的留言,辽宁日报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
19、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实践,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了这种“眦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为此,该报刊发了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提出质疑。(2014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面对舆论对“眦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请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
20、负面言论,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无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2)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3)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21、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4)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5. 大二学生小李进入大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现在所就读的大学很不满意。于时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老师一提到要考试他就开始准备,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而考试的结果却每每使他失望,所以每当要考试他就十分紧张,但越紧张注意力却越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他很着急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帮助小李改变当前的状况?【答案】首先,要端正考试动机。明确考试只是衡量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之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更扎实地掌握文化知识。其次,要保持身体健康。考前复习阶段和应试阶段,要充分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增加营养,可以进行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