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 难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写作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嘉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嘉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
3、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作者介绍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四、题目解说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
4、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 “至善”的途径。 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全文分析 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
5、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2、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3、第二段重点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之道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大学 优质课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