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5.3《代数式的求值》学案(青岛版七年级上).doc
《数学:5.3《代数式的求值》学案(青岛版七年级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5.3《代数式的求值》学案(青岛版七年级上).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5.3代数式的求值学案(青岛版七年级上)【课前预习】看书学习后体会下列三点:1、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利用一组数值转换来表示代数式到求值,这样让学生去悟,去合作(理解为一个转换过程或某种算法)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会如何去求代数式的值,并初步能对代数式的值解释。3、通过求代数式的值,让学生发现代数式中字母取不同的值时,代数时的值一般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值统一于一个代数式中,体现数学中的统一美。【课内探究】一. 学习目标:1、会求代数式的值2、会利用代数式求值推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3、能解释代数式值的实际意义二、学习重点、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
2、 情景引入(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a与b的和的平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a,b两数的平方和;(3)a与b的和的50%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出投影)某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
3、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是50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40和50,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20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探究新知( 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以下题目)(1)求代数式2x+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只要代数式里的字母给定一个确定的值,代数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21世纪教育网(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合作探究当a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的值.(1)a=2 (2)a=-3 (
4、3)a=例2.当x=-2,y=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1) (2)完成习题后总结注意事项【(1)如果代数式中省略乘号,代入后需添上乘号;(2)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3)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4)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值不应当使代数式或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失去实际意义,如此例中在代数式2n+10中,n是实际问题中的一个数,它就必须是自然数.总结:求代数值的步骤:代入数值计算结果】有效练习:分组练习练习一1、当时,代数式的值为( )A、 B、 C、 D、2、当,时,代数式的值为( )A、 B、 C、 D、练习二1、当a取1,2,3,4,5,
5、6值的时候,求代数式3a+3的值,并观察相邻的代数式的值之间有什么关系?2、3a+1一定比2a大,对吗?试探索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关系档堂检测: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号)当时,的值为2。( )因为当时,的值为4,所以代数式的值为4。( )当X=3时,的值为3。( )2、如果用C表示摄氏温度,f表示华氏温度,则C和f之间的关系是:分别求出当f=68、98.6时C的值。3、一根长80厘米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2厘米。(1)正常情况下,当挂着x千克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厘米?(2)利用(1)的结果,完成下表:物体的质量/
6、千克1234弹簧的长度/厘米布置作业【课外拓展】(特殊般特殊)我们认识事物,往往都是从特殊的人手,然后逐步一般化,再在一般的指导下,更深入地认识某些特殊的事物,例如,儿童最早认识的人是自己的妈妈和爸爸,慢慢地又认识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四五岁的小朋友看电影时,会用小手指着银幕大声地问:“爸爸,这是好人还是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逐渐会以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以及生理特征等方面去区别人,到了中学,甚至慢慢地会从政治态度、思想品质上去识别人,对“人”的概念越来越一般化了,有了一般化的概念,回过头来,遇到某一个具体的人,你就能更深刻、更透彻地去认识他了。学习数学,往往也离不开这条总的认识规律
7、:特征一般特殊。儿童学数学,总是和量联系在一起,两个苹果,三支铅笔,非常特殊,非常具体,他们是容易接受的,如果离开“苹果”,“铅笔”这一些量,光是2,3这样的一些抽象的数,那么学起来就会感到困难,到后来,同学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具体的量上,习惯于学习比较抽象的数的运算,对于数学讲,表现形式则比较一般而抽象。这时,2不仅可表示2只苹果,还可以表示“2本书”、“2个小孩”等等,它的意义更广泛了,所以,从一到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到了初中,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大家学习了“代数式”,数是数量的抽象,而文字则又比较更为抽象。对于文来讲,数的表现形式总是比较特殊而具体的;而对于数来讲,文字的表现形式则比较一
8、般而抽象,有了代数式,就可以更为一般地表示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了。这里,从数量到数、又从数到文字,再从文字到代数式,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求代数式的值”是代数计算中常遇到的问题,它就是用具体的数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进行计算,求代数式的值,从而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5.3代数式的值(1) 第一课时解留初一数学备课组王树亮、陆增美、赵桂兰、于春杰【课前预习】看书学习后体会下列三点:1、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利用一组数值转换来表示代数式到求值,这样让学生去悟,去合作(理解为一个转换过程或某种算法)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会如何去求代数式的值,并初步能对代数
9、式的值解释。3、通过求代数式的值,让学生发现代数式中字母取不同的值时,代数时的值一般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值统一于一个代数式中,体现数学中的统一美。【课内探究】一. 学习目标:1、会求代数式的值2、会利用代数式求值推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3、能解释代数式值的实际意义二、学习重点、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二、 情景引入(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a与b的和的平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a,b两数的平方和;(3)a与b的和的50%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
10、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出投影)某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是50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40和50,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20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探究新知( 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以下题目)(1)求代数式2x+10的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数式的求值 数学 5.3 代数式 求值 青岛 年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