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上)(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上)(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上)(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上)(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看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先秦时期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原始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被记录下来
2、。吴越春秋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猎歌,但这也仅仅是猜测。 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诗经 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设有专门的采诗官,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做诗、献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编成诗。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
3、考证。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诗,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
4、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
5、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雅、颂中的诗歌,对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
6、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楚辞 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楚辞中收集的先秦作品出自屈原和宋玉两位诗人。诗人之作,由于其个人的天赋才能、高度的文化素养以及对艺术遗产的继承,一般说来比起民间朴素的歌唱,在思想上更为丰富,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在艺术上更为精致。屈原、宋玉的作品,“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刘勰文心雕龙.辨
7、骚)。特别是屈原,取熔经意,自铸伟词,其作品规模宏大、风格瑰奇,是融合南北文化积极成果的产物。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从诗经的
8、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但骚体诗已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
9、诗体大解放。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二两汉时期 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计有百余篇。这些为数不多的篇章却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它又与诗经发歌以
10、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发歌以叙事为其特色。这些歌辞描画了惨重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人民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汉代社会现实生活图景。汉乐府民歌善于通过戏剧情节的铺叙,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塑造出特定环境中富有个性典型形象。其中陌上桑、东门行、妇病行、孔雀东南飞皆为传世名篇。汉乐府还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可见汉乐府继楚辞之后,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实现了汉语诗歌的新解放。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
11、收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之内。这些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级中下阶层。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 曾有人评古诗十九首为“风之余,诗之母”。这些诗长于抒情,善于比兴,象征衬托,所用皆妙。其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往往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其语言实为绚丽之极趋于平淡,具有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
12、典。 其它 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歌也曾出现过断代。第一次是在秦代,由于时间短促,加上焚书坑儒,思想政治极为严酷,因此主要只在民间尚有歌谣流传。第二次是西汉时期,文坛又呈寥落之势,仅有汉初高祖刘邦的骚体诗大风歌和韦孟的四言讽谏诗值得一提。但中国古代诗歌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颗明珠,充盈着精华与瑰宝,有着数不尽的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之作。而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歌,则是我国诗歌文明的活水之源。特别是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对后来的文人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养育了后来一代代的进步诗人。 三魏晋南北朝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上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中国古代 诗歌 发展 概说 人教版高二 选修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