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docx
《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 当品尝完一本三国演义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仔细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5篇,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听到这首歌,你就应当知道我最喜爱的书是什么了吧!对了,它就是三国演义。 寒假期间这段时间我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讲的太精彩了。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东汉末年时期,曹、刘、孙三家分汉,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尔后三家为了统一全国而相互征伐的故事。三国演义虽长,属于章回体小说,但故事具有连续性,我几乎每次都会一口气读它三、四个章回,让人有始终都想看下去
2、的欲望,而且不觉得乏味,如同置身于那时代,深陷其中。 书中对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有着独特的风格。 人物的外貌描写非常形象生动,有带点夸张,词语之间的奇妙结合,句与句之间的相互连接,常令我脑中产生无尽的遐想,“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白花战袍,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是怎样的呢?“华雄其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又是怎样的呢? 在三国演义中涌现出了许很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刘备、曹操、关羽、张辽等等。在这些人物中我特殊喜爱周瑜,但又特别厌烦他。 周瑜特别有雄才伟略,并且还才华横溢。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便被封为中郎将,可真是雄姿英发;他与吴主孙权情如兄弟,誓死保卫东吴,可见其一片忠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
3、愿挨”,可见其智谋过人。这些就是我为什么喜爱周瑜的缘由! 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隘、小肚鸡肠的人。他特别嫉妒比他更有才华的人,蜀、吴两家联合抗曹的时候,他就非常嫉妒诸葛亮,曾多次加害于诸葛亮,但“诸葛亮三气周瑜”,最终他是被活活的气死了,临死还高呼“既生瑜,何生亮”。可见其心胸是多么的狭隘呀!这也是我为什么厌烦周瑜的缘由! 说说其他人吧!我还崇拜一个人物,它就是诸葛孔明。他的一生对蜀国的贡献特别大,他擅长火攻,“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大火烧的曹军节节败退,关心刘备取东川、西川,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卦神阵,虽未帮蜀国完成统一大业,但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还有关羽,他
4、视兄弟如手足,在与刘备、张飞失散之后,曹操对他是“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请、五日一大宴”,但他最终还是“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而去,可见赤胆忠心!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都各具其态、互不相同,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详略得当,如周瑜心胸狭窄、曹孟德奸诈、孔明白事如神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已深化人心、家喻户晓。书中还从各种的大事叙述中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例如,曹孟德的多疑、残忍、狡诈的性格,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三国中的第四回,孟德误杀吕伯奢全家,吕伯奢一片好心换来的竟是杀身之祸。“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充分体现出他的极端利己主义。这种事例还有很多,借头
5、以安定军心、杀董承满门七百余口、斩孔融全家老小等都表明他是位暴君。 在情节的设置上,三国演义也让人造成很多悬念,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例子有许多,如王允设酒款待吕布,让貂禅陪酒那一幕;曹操败走华容道那段故事,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会消失很多分析三国事情的前因后果、战斗成败缘由的书籍。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国演义对战斗方面的描写,小说并没有对战斗的场面作过多的描写,只是略微的概括,反而侧重呈现统帅之间在才智与谋略上的竞赛和角斗,从而突出将帅战斗魄力;同时又注意各人在战斗中的作用,让小人物也显示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如在官渡之战中许攸献计,赤壁之战中蒋干盗书等,让读者感受到全书内容的丰富多彩,而且
6、加上每章回都会插入小诗篇,更增加了其艺术韵味,读者可以对诗中所描写的人或事了解更透彻。 草船借箭后,刘备、孙权联手应付曹操。周瑜和黄盖施行苦肉计,周瑜剥掉黄盖的衣服打了五十大棍,又派阚泽向曹操密献诈降书,商定黄盖带军马和粮草前来投降。曹操多疑,让探子多方打探,但没有看出马脚。孔明七星坛上借来东风,黄盖带二十艘着装满硫磺、火硝的船直冲曹营,周瑜在后掩杀,逼得曹操只好从华容道逃跑。其实这次成功,一个重要的缘由是庞统向曹操建议使用连环计。他让曹操船头连船尾,船尾连船头,然后上面铺上木板,就像在平地上一样。所以,火船冲来时,曹操军马无处可逃,死伤不计其数。从连环计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庞统才智超人。 孔
7、明三气周瑜,最终使周瑜三十六岁就气绝身亡。鲁肃向孙权推举庞统,他说:“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谨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从鲁肃的一番话中,也可以看出,庞统非一般的谋士。 孙权不用庞统,庞统投刘备。刘备使事耒阳。他到任后,不问县事,每日饮酒,自旦至夜,只在醉乡。刘备派张飞巡察,庞统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连孔明都赞庞统胸中之学,胜他十倍。庞统才学可见一般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因相貌丑陋,而缕不得志。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重荐庞统,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惊奇,心中不喜。乃问:“公正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
8、应变。”权曰:“公之所学,比公谨若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谨大不相同。”权平生最爱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遂不任用。庞统再投刘备,但见刘备,长揖不拜,刘备见其相貌丑陋,心中亦不悦,只给偏远小县耒阳就职。 读庞统求职这一节,使我再一次提示自己:不要以貌取人。我记得读过哈佛憾事这篇文章,说:美国哈佛校长极不耐烦地接待了一对衣着朴实、相貌平凡的老夫妇,老妇人说,他的儿子在这所学校就读,不幸去世,为了纪念他们的儿子,他们想在学校建一座建筑物。校长生气地说:“我们不行能为每一位在我校去世的同学建纪念碑,那我们的学校岂不成了墓园?”老妇人又说:“那我们就建一座教学楼吧?”校长鄙夷地说:“你们知道
9、建一座教学楼需要多少钱吗?需要750万美圆。”老妇人人听完后,安静地对老伴说:“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建一所学校来纪念儿子?”这就有了美国闻名的斯坦福高校。这个故事不正是对以貌取人的极大讽刺吗? 读庞统求职,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是金子总要发光。不要由于自己的卑微而言渺小,不要由于自己的丑陋而丢失信念。只要坚决信念,努力追求,总会制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关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篇2 公元22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军事家诸葛亮
10、。诸葛亮虚心、谨慎、仔细又尽职,或许谈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实务管理上几乎是第一流的,人格、担当、技巧也的确无懈可击,也可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杰出的政治人物,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呈现了一代蜀相宏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仰慕。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能,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气,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诸葛亮在益州从无到有,不但建立了整个法令制度,也能发扬赏善惩恶的正名上下的王道,使整个.公正正直,明察秋毫。有益于国家,虽然是仇家,也会赏赐;违法犯纪,虽是至亲,也会惩罚。刑罚虽严峻,但是没有人因此而埋怨,这种公正
11、的统治,很难有人能相提并论。 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说,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而却不尽然。由于刘备急迫地加以阻挡:“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时,孔明听罢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
12、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是为刘备的汉室兴亡着想。 诸葛亮不但具有“大公无私,令人敬佩的人格和政风,而且他虚心下人,广纳各方看法,对人才的培育更实不遗余力。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特殊强调“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另一篇视听中更表示:“为政之道,务在多闻,是以听察接受士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目当其目,众音住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是以“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 诸葛亮不但说,而且也彻底地去作。出任宰相后,他特殊在丞相府中,成立“参署,的机构,其目的在于“集思广
13、益”以接受更多人的看法。他客气地表示,自己“资性鄙暗”,所以有时无法完全理解和采纳,温他和查和、徐庶、崔州平及胡济四人的关系始终和好,因此相当鼓舞大家不疑于直言的精神。 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北征军团公布的檄文,公开表示盼望今后请将士能勤于攻击诸葛亮的缺点,才算忠于国家的人。他曾听从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驰援在汉中和曹操陷人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征求邓芝和孙权的策略;遵从马稷“攻心为上”战略,以为南征蛮夷的主要精神指导。或许这些也是他个人心中早作的打算,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属不要被自己的光线所掩盖,使每个人才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才智,专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
14、力气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气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异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情才;虚心纳谏.的作风.才能获得。北宋大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诸葛亮诗中便写道:“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广。”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评论道:“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问己之示,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 诸葛亮不仅在培育人才上有一套,在驭用人方面也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的。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气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意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关于 读书笔记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