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社会学概论 .docx
《2022年电大社会学概论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社会学概论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简答及论述题: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生活费的总和;马克思主义 对“社会 ” 的其次个论点是:人类社会区分于动物社会的特点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制造 了人类的自身,制造了肯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对 “ 社会 ”的第三个论点是:人类社会是长期进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分的 特殊领域;2、西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科学条件;答:社会学产生于 19 世纪 30 岁月,法国社会学、哲学家孔德连续出版了他的多卷本哲学 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这部的
2、第四卷(1938 年)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 以及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资本主义进展中产生的很多社会冲突、阶级冲突、社会分化 和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不断思索;人们急迫地要搞清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为什 么?这就要求除了一些社会科学从不同侧面来分析、解答这些问题外,仍要求有一门综合性的 社会科学来解答这些问题;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展要经受从神学到形而上学,再到实证或科 学这三个阶段;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产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当时科学进展 的产物,当时社会、经济的进展,要求学者以科学方法(特殊是自然科学方法)来讨论进展中 显现的新问题;3、社会学的基本特点;答:
3、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讨论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讨论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 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讨论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 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讨论;社会学特别重视社会调查讨论;4、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渊源已久;现依据我们熟悉,二者关系可以基本 上以下述三点作一个较全面地表述: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讨论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讨论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分的;历史唯物主义
4、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 学的的角度讨论社会进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就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讨论,找出社会构成和进展的具体规律;3)社会学讨论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进展的源泉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讨论成果,扎根于具体 科学之中,和能更加充实地进展自己;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5、社会学的功能;答:社会学的特点: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讨论是从社会 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讨论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 体及其内容
5、、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讨论;社会学特别重视社会调查研 究;6、社会需要的涵义;答: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肯定的情形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意的 社会心理反应;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 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 人的本性;其具有必定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 / 1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特别关键的位置,表现在
6、: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 为追求肯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 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 础;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进展;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答: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第一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行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在个人和社会不行分割的前提下,就产生个人的需要并不只表达个人的意志,也是表达了个人需要的社会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又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兽性的区分的
7、,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其区分是人的需要的表现都是通过人的头脑,是人的社会性,人的 肯定程度的理智表现,而动物就是兽性、生理上的、本能的表现;第三,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 活动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生产的历史进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 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进展资料;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42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勉励理论强调两点:人的需求极少达到满意的状态,一个欲望满意后另一个快速显现并取代它的位置;他把人的需要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一是需要由低级向高 级进展;二是
8、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意之后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三是高级需要更能长久 地勉励人;四是可以同时部分满意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五是并不是所 有人的需要都按这个次序进展,有时可以颠倒或超越;10、社会交往的意义;答:人类离不开交往;社会交往是人个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学问、形成自 我概念并熟悉自己;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畴,不同 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进展的基础;11、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P63 答: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缘由;分析了社会 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
9、切交往的基础;12、符号相互作用论; 8 答: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说明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点;强调人类交往中 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符号;人们 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 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 依据他们给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打算他所实行的行动的;其次,人们所给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 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说明,以便决 定下一步的行动;1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P68 答:第一
10、,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其次,态度的类似性;第三,双方 距离的远近;第四,交往频率;14、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P76 2 / 1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角色扮演是指某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的规范行事;这是一个动 态过程;包括明白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育角色意识和实践角色规范三个过程;在角色扮演时 会显现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问题;15、社会化的基本涵义及实质;P88 答:指把分散的个体生产(劳动)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结起来的,大规模的社会生 产或共
11、同劳动的过程;1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2 答: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 文化;谋求肯定职业所需的专业学问技能;教诲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就;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爱护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 与社会生活必需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 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进展,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供应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 的社会角色人选;17、连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
12、同;13 答:连续社会化: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学问技能的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 程;特殊社会化:是指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耗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 措施的社会化过程;三者的不同点:第一,连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确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 是否定的,而特殊社会人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其次,连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 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特地化的;18、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P115 答: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进展和形成的;一个 人的个
13、性形成和进展,受以下条件的限制: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 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进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 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 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进展 的;19、社会群体的特点; 15 答:具有直接、明确、长久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具有某 种共同的行为期望与行动才能;20、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点及功能;15、16 答: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热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其特点
14、 有: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组织,家庭的建立是要履行肯定的 手续,但子女的加入却近乎是自然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在长期交往 中成员之间形成多种角色关系,淡化了角色间的界线;打破了角色间的严格分工,个人通常将 自己的个性全部投入,表现全部人格;在初级群体中,成员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而存 在的;一般靠非正式的掌握来爱护,在初级群体中,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靠个人的自觉性 来爱护关系;成员关系带有深厚的感情颜色,人际关系亲热;这是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点;亲3 / 1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15、- - - - - - - - 密是指情感上的依靠,这种依靠使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不行替代性;把满意成员需求放 在首位;对于那些正式组织中得不到满意的需求,初级社会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满意;具有 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同正式组织比较,从满意个人需要的角度来看,初级群体的满意手段是多 方面的;功能: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能够满意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人们为了需要结成群体;人 们走向社会的桥梁;初级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掌握,人们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情愿自我约束,不做有损于本社会群体的事,这就在客观上爱护了社会秩序;21、家庭的功能; P131 答:家庭的功能: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
16、社会进展所起的作用;经济功能;生物功 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消遣的功能;22、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点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答:传统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特点: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实行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强调 “门当户对 ”,注意经济利益;推崇 家庭的建立必需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男尊女卑 ” ,“ 重男轻女 ” 的权力原就;婚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生物功能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人 民物质生活由政府供应保证,这在肯定程度上降低了多生育子女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们婚姻观 念的变化,及人们更强调自我进展,使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逐步降低;经济功能
17、的变化;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实行,农村家庭基本变为生活单位,而丢失了生产 功能,农夫成为生产集体的成员;抚养训练子女功能的变化;随着子女数量的削减特殊是独生 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些传统或者发生了变化,或者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赡养功能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主干家庭之外,对老人的赡养大多实行家庭网络支持模式,即子女家庭虽 然与父母家庭独立,但保持亲密关系,以较自由的方式解决对老年父母的关照与赡养问题;P135 、138 23、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P140 答: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峻;儿生子女问题;老人赡养问题;24
18、、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18 答:社会组织指执行肯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方案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 体;基本特点: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社会组织的目标简洁、明确;成员间的关 系不那么亲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章指导和调剂;成员的可 替代性强;2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P151 答:开放的组织观;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组织环境的涵义:社会组织的环境是与 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环境对 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组织中应有特地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 构也会随之变化;26、社会组织
19、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进展的意义;19 答: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期望达到的将来状态;它包括组织 的使命、目的对象、时限和指标几部分内容;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在于:第一,目标是社会组 织生存合理化的依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表达;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4 / 1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忙,也才能正常运转;其次,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 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 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
20、基础;各个社会组织依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 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勉励社会成员的力气;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 织目标就成为引导、勉励成员努力工作的力气;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期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27、怎样懂得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P159 第一,组织必需有明确的目标;一个组织必需有明确的目标,否就协作就无从发生;其次,组织目标必需为组织的成员所懂得和接受;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其目标必需为组 织的成员所懂得和接受,如果组织目标不能为组织的成员所懂得和接受,也就无法统一行动和 决策
21、;再次,对组织目标的协作性懂得与个人性懂得必需基本一样;对于组织目标的懂得可以 分为协作意愿性懂得和个人性懂得组织目标;协作性懂得指组织成员脱离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 整体利益的立场去客观地懂得组织的共同目标;而个人性懂得就是指组织成员站在个人立场上 主观地懂得组织目标;这两种懂得往往是冲突的;当目标简洁具体时,两者的冲突越小;这当 目标简洁复杂抽象时,两者产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一个目标只有当组织成员认为他们彼此的 懂得没有太大差异时,才能成为协作系统的基础;最终,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不是一回事,必 须使组织组织目标成为个人目标实现的途径;必需区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一个 人之所以情愿为组
22、织目标作出奉献,并不是由于组织目标就是个人目标,而是由于实现组织目 标将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因此,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个人参加组织活动的决策基础;如何和谐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差异是主管者另一重要的任务;28、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20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治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点: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 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 中的;治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全部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
23、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作为一 种组织和治理方式,对无规章低效率的传统治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证组织 和机构的顺当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 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抱负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 化,预先的具体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因 此,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这就要 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防止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章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 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29、社区的构成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电大社会学概论 2022 电大 社会学 概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