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5篇.docx





《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5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1 怀着感动的心情,我再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尝,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绽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久是赛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
2、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终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讥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假如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晰,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
3、,称霸江东。 假如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灵,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最终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胜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认真
4、细地走好追求胜利过程中的每一段路,信任胜利肯定会不远的。当我们艳羡地看着别人胜利时,往往忽视了他在胜利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 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2 三国演义这本名书不用我说,想必大家都很熟识了吧!这本书中的人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张飞,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有勇无谋。但能让很多能人贤士辅佐的人却只有他们:曹操、刘备、孙权。 他们三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看重人才。 关羽为爱护刘备的夫人而假装向曹操投降,曹操为留关羽为己所用而用金钱美女诱惑他。曹操知道关羽这人有情有义、这对他没有用,但他也要试一试。在关羽离开曹操而要返回刘备身边时,曹操并没有下令让人追杀关羽。曹操知道即使留不下他,也不能去
5、杀他。其一,关羽是人才,曹操很观赏他,也盼望有像关羽这样的人为自己办事;其二,曹操想借“留关羽”这事来告知能人之士“他的求贤若渴,和他怎样对待能人之士。 刘备的求贤之事,最着名的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为看看刘备是否诚意请他出山才多次犯难刘备,刘备下定决心要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不仅是由于刘备的诚意,而且是由于刘备仁德、礼贤下士、为人谦和。 孙权擅长任用贤人,如:吕蒙,孙权知道吕蒙在沙场上屡建奇功、有用武之地,孙权知道吕蒙的才能不仅如此,如果让他读书,他肯定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好好读书”,果真,吕蒙的学问、见解有所提升,在沙场上擅长用兵。 假如要我来评价他们三人
6、谁最好谁最坏?就我个人而言,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中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如果他们不在战斗时代,他们可能会保卫国家。但他们偏偏在战斗时代,曹操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而发动了战斗;刘备为了维护汉朝的统治而建立了军队;孙权为了爱护父兄留下来的祖业而训练军队、不受侵略。 之后,他们三人先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但是,他们建立的帝国最终成司马家族的江山。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都意识到“打江山简单,守江山难”。但他们的后代子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魏国的最终一代君主魏元帝曹奂手中无实权,由司马炎掌握;蜀国的最终一代君主孝怀皇帝后主刘禅,刘备死后,刘禅依靠诸葛亮帮他处理朝政,诸葛亮等贤臣死后,他昏庸无道、贪图享乐
7、、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魏国分三路攻击,最终蜀国灭亡;吴国的最终一代君主吴末帝孙皓,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开仓振贫、一时被誉为令主,但是,孙皓很快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导致民心丧尽,西晋伐吴,吴国无力抵抗、最终吴国灭亡。 正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三国演义初三读后感600字3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胜利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叙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初三 读后感 6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