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答案】 B2. 【问题】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B.C.D.【答案】 D3. 【问题】 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B.将已灭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C.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
2、【答案】 A4. 【问题】 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1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答案】 A5. 【问题】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能与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可使其作用增强C.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都形
3、成效应细胞.并能分泌抗体D.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识别抗原【答案】 B6. 【问题】 在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的方法是()。A.归纳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答案】 D7. 【问题】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8. 【问题】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 B9. 【问题】 在教育
4、心理学看来,( )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 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答案】 B10. 【问题】 1952年查哥夫对多种生物的DNA进行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G)的比值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猪的不同组织中DNA碱基相同B.猪的DNA结构热稳定性比大肠杆菌高C.小麦和鼠的所含遗传物质相同D.小麦中A+T是鼠中C+G含量的1。21倍【答案】 A11. 【问题】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答案】 A12. 【问题】 科学家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
5、所需的某些物质,呈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A.转基因生物B.生物反应器C.仿生学D.动物乳房工业【答案】 B13. 【问题】 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A.班级规模B.班级性质C.班级类型D.班级特征【答案】 B14.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C.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 D15. 【问题】 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
6、)。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染液【答案】 B16. 【问题】 “认同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B.该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D17. 【问题】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7、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 D18. 【问题】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 B19. 【问题】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课程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B.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C.生物科学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D.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属于社会科学课
8、程【答案】 D20. 【问题】 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级制度的执行者D.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答案】 ABD2. 【问题】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 )A.社会B.知识C.儿童D.课程理论【答案】 ABCD3. 【问题】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A.政治B.经济C.文化D.教育理想E.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答案】 ABCD4. 【问题
9、】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A.神话起源说B.教育生物起源说C.教育心理起源说D.教育劳动起源说E.以上几种都是【答案】 ABCD5. 【问题】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A.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方法B.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C.文化决是了教百的领导权D.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E.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思想【答案】 ABD6. 【问题】 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答案】 BCD7. 【问题】 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
10、E.“见知”【答案】 ACD8. 【问题】 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答案】 ABCD9. 【问题】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按照它们研究目的和取向的不同,可以分为()A.基础研究B.心理现象研究C.心理活动研究D.心理对象研究E.活动领域层次【答案】 ABD10. 【问题】 学习的定义说明(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答案】 ABD11. 【问题】 班级管理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11、 )A.国家的教育总体要求B.学校的要求C.学生的实际情况D.教育理论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答案】 ABCD12. 【问题】 元认知策略包括(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 ACD13. 【问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A.汽车的行驶B.花开放的瞬间C.秒针的运动D.活动的电影画面E.霓虹灯广告【答案】 D14. 【问题】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归因风格【答案】 ABC15. 【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A.道德的发展B.知识的发展C.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D.管理能力的发展E.科研能力的发展
12、【答案】 ABCD16. 【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何种地位()A.教育者B.参与者C.领导者D.组织者E.管理者【答案】 ACD17. 【问题】 德育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有()。A.思想品德课B.其他学科教学C.课外活动D.少先队活动E.班主任工作【答案】 ABCD18. 【问题】 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A.教育观B.人才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答案】 ABD19. 【问题】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会教育【答案】 AD20. 【
13、问题】 交互式教学模式要教给学生的学习策略有( )。A.总结B.提问C.析疑D.预测E.评价【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教师资格 高分 预测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