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书目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书目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000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书目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000字 初读曾国藩家书,鉴于其文字多为古义,理解起来颇为困难;再读曾国藩家书,由于初读奠定基础,其中为人处事之道理才尽系被理解。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篇1 读一本书,书中有才智,更有方法。近日来,我翻阅了曾国藩家书,被内容吸引的同时,更是被他的一些人生理念所震撼,傲,恒,诚,惰四个字正是书中的精华,这正是给我们每一个人提示,修身,方能齐家,从傲恒诚惰动身,真正提升自身修养,方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方能迎接高速路工作的新方向,真正贡献我们的力气。 谈及修身,曾国藩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向、有胆识、有恒心,这也是正
2、是给我们带来新的方向和目标。曾国藩的家书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新时代给予我们的新任务。 修身方能齐家,不能傲慢,要肯干实干。作为年轻人,平日处事中,不能傲慢,用真诚与踏实与同事相处,用肯干实干做好本职工作,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多的是一种主动作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平日相处时间许多,如何打造好属于我们高速路的家园文化,真正让同事们之间和谐、融洽相处与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恳切”在心,真正做好“仆人”的责任。真正的工作中,不需要傲慢,需要的正是脚踏实地。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以“诚”待人,有胆有识。我想,这是对每一名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我们或许有繁忙的工作,也或许会遇
3、到一些难题,但是只有以诚待人,营造好氛围,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作为一名青年人,虽然年轻,或许生活阅历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善待大家、用真心与暖心陪伴身边人,这是我力所能及做到的,更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信任,只有营造好一个布满“家园文化”的氛围,我们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乐观性,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更是一个布满正能量的氛围。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之以恒。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青年工,我知道,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将来,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从学习高速路学问入手,我们在学习之余,更要.解放思想、创新突破,真正将学习和工作,当做持之以恒的任务,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别
4、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领先作为,起到一名青年工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别人不做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垂范,方能赢得认可。当然,学习之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击破难题,用恒心转变逆境,这是我们年轻人应当坚持的原则,恒心之后,定可以迎来属于我们的小成果。 读书使人明智,学习使人进步。一本好书可以捧读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甚至转变人的命运。当然,我们高速路在进展的同时,同样迎接挑战和机遇,这就为我们青年人提出更高要求。今日,站在这里,我也曾经经受过许多困难和磨炼,我也曾受遇到过许多挑战和机遇,正如曾国藩家书带给我们的震撼,修身齐家,方能迎难而上,将来,我已经做好预备,用家书来指导自己,在将来的新
5、征程上,蓄势待发,英勇前行!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篇2 关于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也是讨论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时代的.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我很早以前就很想读读曾国藩家书,但总是由于一些事而搁浅,这次的党员读书活动,我最终得以静下心来阅读。 曾国藩生前毁誉参半,他是“中兴第一名臣”,但也顶着“卖国贼”的恶名。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负
6、骂名。 但他也成就了“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名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殊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诸如:修身、齐家、为学、治军、政事、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养生等各个领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的反应。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 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实行的处理方法。 在许多的书信中都,曾国藩更是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阅历训练诸兄弟,特殊是曾国藩对于
7、子女的品行训练,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育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现在的训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进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 。如.晚年提出的训练问题。“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训练的优良传统,现在的.、家庭也为孩子的训练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现象。但训练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浮躁空虚等,训练问题不荣乐观。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是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慈爱的父亲。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他讲求人生抱负、道德修养。 他说:“凡人
8、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训练的问题来,我们的训练好像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训练。我们的道德训练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训练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育。而我们今日的训练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许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尊敬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 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深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篇3 曾国藩家书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
9、,永不贫贱。”近日,读此书更感勤俭节省为修身立人之本,兴业持家之道,人人勤俭自持,.节省之风,蔚然成行。 勤俭自持,不分官宦黎庶。“余服官二十几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曾国藩位至宰辅,不当自己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浪费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始终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因一生习劳习苦,厉勤从俭,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勤俭自持,重在严于律已。“孙等在京,别无生计,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
10、曾国藩经常由于没钱孝敬父母而内疚,因没钱养家而深感揪心,而当时曾国藩刚刚“蒙皇上天恩,得会试分差”,按理说应当有络绎不绝的黄金白银送过来,何至于连家里都无法接济呢?不经商、不收受贿赂,到处严于律己,以至于穷到连回乡省亲的资费都没有的地步。 勤俭自持,更好兼善他人。“家中有人做官,则待邻里不行不略松,而家用不行不守旧”,曾国藩不仅以身作则,宁穷不贪腐,还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立下了法规,保持清贫。正由于在朝为官,就更要宽人严己,更要约束亲戚邻里,做到了慎微,慎独,慎权。家书箴言,放之于当世,多少领导干部倒在反腐利剑之下,皆因没有管好自己,没有管好身边人。 勤俭自持,是家兴之基,更是国强之本。自从党
11、.提倡节省以来,全国人民乐观行动,仅“光盘”行动,每年在餐桌上节省的脂肪量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被视为微不足道的餐桌残余却能削减每年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以小见大,厉行勤俭节省,反对铺张铺张,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将节俭之风兴起于一时。在建设.主义精神文明的今日,我们党员干部有责任更注意勤俭自持,自觉践行.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合格公民、有志青年和有为干部。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篇4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20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谥号文正,因称曾文正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儒家讲“三立”,“立德”居第一位,然后才
12、是“立功”、“立言”。曾国藩在修身立德方面,一向笃学力行,老而不懈,尤其注意训练子弟,认为家族兴盛不在积银两、置田产,而在出贤子弟。他在政事繁劳、军务紧急之际,总共写出了一千六百多封、近百万字的家书。其内容涉及.生活、人际交往、家教家训等各个方面。读曾国藩家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家教家训,而且也让我增长了不少有关治家、治学、修身、立志、从政等方面的学问。 儒家认为“孝”是治天下的根本,并由此派生出“悌”和“友”。深受理学熏陶的曾国藩将此列入修身的准则,同时作为家庭团结兴盛的分散力。在他看来,荣华富贵的仕宦人家好景难长,优越的家庭条件是使子孙滋生骄佚的温床,只有谨朴耕读、孝顺友爱之家才会兴盛发达
13、,前程远大。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教育弟弟们,对长辈要尊敬兼至,平辈之间要和谐相处,在晚辈面前要做出榜样,人人恪守和、勤、敬三字,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要求子侄辈除读书之外还要室内和下田劳动,并且认为这是极好之事。兄弟情如手足,必将患难与共,同御外侮,所以必需团结和谐,相互庇护,相互扶植,休戚与共,“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 时代不同了,今日的人们不必再拘守君臣父子之类的纲常信条,而应当还“孝友”之原来面目,给予
14、其崭新的意义。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胸怀四海,追求美善、笃敬事业的人,一个友爱兄弟的人,难以想象他不是襟怀坦白、肝胆相照、擅长合作的人。 明清以来,科举取士的制度日趋腐朽弊陋,压抑人才,铺张青春,贻害匪浅。曾国藩参与科举还算顺当,但他却明确熟悉到“此中误人终身多矣”。他期望于弟弟们的,不在于科名的有无,而是孝悌为瑞,文章不朽,要真才实学,不图科举虚名。这些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务大、务远、务实的思想作风。 他还在信中跟弟弟们讲治学修身之道,妙语连珠,感染力强,例如“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为学譬如熬肉”,“用功譬如掘井”,“但取名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均非常贴切深刻。 儒家提倡“修
15、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起点,是基矗曾国藩在他给弟弟的家书中讲道“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这些都是有关“修身”的道理和方法,他认为人成材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做到言有矩,动有法,并且开列了自己修身养性的课程,每天都订正过失,增长学问和技能,培育良好的心理素养。他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也盼望自己的弟弟们能够仿效。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这历来是人们的准则。凡傲慢者,总是拿自己的特长与别人的短处相
16、比,因而沾沾自喜,不求上进。或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这些都是影响进步的因素。曾国藩在信中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教训,谆谆告诫弟弟们力除傲气,力戒自满,对后人也同样会有深刻的教益。 立志是成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凡成材者,都是有志者;凡平凡者,都是无志或志短者。要在事业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同时还须具备顽强的性格。曾国藩自办理军务以来,既要应付强大的太平军,又受到地方实力的排斥、攻击和朝廷的不信任,但他却能从大局动身,“忍辱包羞,屈心抑志”,用一个“忍”字诀应付险恶的环境,在与太平军的战事中取得了最终的成功,在中国近代史上制造了奇迹。 自古以来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为官者大都
17、苟合取容,投机钻营,耿直不阿者可谓凤毛麟角。而曾国藩则敢于在新君即位之际力矫时弊,直言进谏,将个人得失祸福置之度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其精神的确难能珍贵。 时代在进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连续读曾国藩家书,知荣明耻、惩恶扬善,努力践行.主义荣辱观,为中国特色.主义建设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思想、经济等环境氛围,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主义新中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篇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他整顿
18、吏治、提倡科学,使腐败的满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尽管曾国藩著作留传下来的很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的家庭训练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一直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导。他的家庭训练指导
19、思想中,有很多可取之处。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独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育和照看弟妹,爱护入微;曾国藩更是慈爱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叙述人生抱负和道德修养。他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记于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错失,毫不留情,并且还和好友相互传看,以达到监督的作用。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里,的确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值得每个人一读。古语云:盛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代代有英才,消失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闻名的外交家、诗人、训练家和科学
20、家。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胜利者。儒家文化要求人们乐观地面对人生,投入.,在有限的生命期间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时候,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自尊心的建立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只有对自己严格训练,才能培育出较高的力量和素养,面对世界。 一、曾国藩的胜利之道 人生在世,几乎都渴望胜利,谁都不情愿做一个失败者。对于曾国藩的历史评价,至今或许还有分歧,但他是一个胜利者,应当是不争的事实。他修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了成就事业的基础。 曾国藩的修身表现在:为人表里全都,内心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众。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
21、常。在严格修身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的远大志向。曾国藩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如诸子、兵书、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学问结构,为做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二、曾国藩对今人的启迪 中国人喜爱历史。这种喜爱,除因历史上的人物和大事能带来一种观赏乐趣外,还由于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曾国藩认为,读书,一要有志气,二要有胆识,三要有恒心。“恒”最为重要,学无止境,若不持之以恒,必定半途而废。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也应当如此。 (一)一般人照样可以成就事业,转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缘由就在这里,他的胜利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靠、没有财宝的一般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
22、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昌济“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国藩、梁任公之例为勉之。”此话对.的鼓舞是相当大的。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国藩,对曾国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出名的一句话便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时期正是人的抱负和理想的形成期,曾国藩的言行对青年时代的.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训练之本是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中国的训练,从古至今都是应试训练,过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功名,有了功名之后便可以做官,现在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高校、考博士,有了学位后便好去求职,应试训练的负面是:培育出来的人缺乏应对
23、简单多变.的力量,缺乏成就事业所必需具备的其他的相关学问。曾国藩在进京后的不少家书中,都要那几个沉迷科举考试的弟弟从科举中走出来,去读一些于身心学问有益的书。而他却更加身体力行,拜师访友,求学问道。由于有了这个过程,曾国藩才有了一个学问和人格的升华,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人的综合素养是做人的根本,假如把人的一生在.上的生存比作一门学问的话,技能则犹如专业学问,综合素养则好比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扎实雄厚,相关的专业则较为简单把握。现在的.变化得快,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人在学校里的专业学习决不行能都学到,到了.后要适应.的变化,其立身之本则在人的综合素养上,这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事业只能是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担当得起。人的综合素养的高下,在事业成就的大小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曾评论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终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胜利给我的启示是: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担心的中国人,依旧需要来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润。这种启示,由于同源同种同血脉的原因,而显得更亲切,更有用,也更有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珍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经典书目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000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