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 ,能激发广阔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爱好,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读后感中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索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抱负。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1 今日,妈妈带了一套书回家,我一看是一套历史书,还是厚厚的七本,它们的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我心想:又是一些枯燥的历史书,还这么多,又这么厚,什么时候才看的完啊?妈妈还强力
2、推举:“看过这套书的人都说写的很好看,你肯定要渐渐看、细细读!”我只好应着妈妈的要求,心不甘情不愿的捧起了书。 翻开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页,我就随着来到了1344年。朱元璋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和尚,通过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明朝。明朝从创建到灭亡经过了三百年。这本书对明朝17帝,和其他王功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现。尤其对战斗、官场政治、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等用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进行了细细的描述。 在书中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敢当大任的名将李舜臣,是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家称
3、为“海青天”的海瑞,百姓们为了能见“海青天”一面,可以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磨破了十几双鞋,徒步赶到京城。海瑞两袖清风,廉洁公正,想到的事就义无返顾的去做。最终他由于直言犯上,被罢官。抄家时家里只有几件补满补丁的破衣服。在百姓的心中:海瑞就是一位能为百姓着想,不屈服于权威的好官。 这套书写得也特别有特色,不像以前看过的历史书,都枯燥、看不懂的。它简洁、易懂、语言幽默,情节生动。还时不时的调侃几句。原来历史书也可以这么好玩、好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适服品古人! 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2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我特别爱看的历史读物,尤其是第一部。这一本书先是由朱元璋的农夫出身开头讲起,到
4、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为止。叙述了明朝人民起义军困难的开国过程。名将如云的朱元璋pk拥有千军万马的陈友谅,龙虎之间的战斗,刀光剑影,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惊天动地的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用计铲除器小的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势如破竹,乘胜逐北直破北元王朝。更有明朝历史上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不断,留给人们的只剩下一声声赞叹。 读完这本书,人们都说学问面广的我这才发觉,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竟然如此的少。读着这本书,我敢打赌,你会立即被书本中那一行行幽默、诙谐的文字给深深地吸引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合上这本书,渐渐地回味,呀,我的收获可多啦:知道了元朝是怎样灭
5、亡、明朝是怎样雄起的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了解了朱元璋儿时在元朝的统治下生活的艰苦与不简单。我最终明白了他对元朝、腐败的.的痛恨;我还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明白了一代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一句话,我认为,这是一片学问的海洋,欢乐的源泉! 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3 原来,我是个三国迷。我觉得除了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很无聊的。但在这个暑假里,“当年明月”让我明白了,其实那一个朝代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精彩的篇章,特殊是“明朝”。而他告知我的方法,就是我最喜爱的七本书: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至第七部。它的也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当年明月他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向我表达了明朝280年的那些事儿。 的确,这套
6、书写得很有意思,比如其中有一段说:皇帝召来一位猛将来拜见,这位同志的家中刚好死了人,于是,这位仁兄就穿着孝服,然后给皇帝磕头。说这场景实在太像灵堂。读到这,你肯定捧腹大笑,当年明月很幽默吧? 在我读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有一个别的历史书没有的特点: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特殊注意写事。而当年明月在写明朝的时候,他注意的不是只写事,打仗的部分只是一笔带过,人物的对话也很少写,他最主要写的是人,每个人怎样怎样,人物的心里想什么,人物干什么,在写朱元璋的时候还出了份档案,真是做到了他的写作理念: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这一套书我几乎10天看一本,那就是由于当年明月写的书很吸引我,让我只要一拿起这本书就
7、放不下去。并且在这个暑假里,我的脑海里又多了一个朝代的印象“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4 为什么会正儿八经的开头看这部书,我也不太清晰,或许,是由于厌倦了所谓的正统,所谓的学究吧。 历史本身的事情是很好玩的,就像史记里面的许多故事,百读不厌,很好玩味。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传统的涉入历史的角度,有人选择搞学究,有人选择戏说,要么太正经,要么瞎胡说。 喜爱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史实,也有自己的理解,既进行了讨论,又不要读者也跟着板板正正,将历史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有血有肉,很真实。 明朝那些事儿,个人感觉,就是这样一本书。 看似调侃一般的语言,却呈现真实的历史大事,让人轻松的就能进入那
8、些曾经或辉煌或暗淡或荣耀或耻辱的岁月,去了解去熟悉那些曾活跃在历史岁月中的人。 当然,也可能是鄙人才疏学浅,看不懂太学究的东西,所以觉得这种文体比较好接受。但是,我记得白居易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写完之后会拿给街上的老太太看,他的用意很明显:争取让最一般的老百姓都看得懂。正所谓:通俗易懂。 再有就是今日很流行的大家上讲台百家讲坛,也是在普及历史,让一般的老百姓也能轻松的了解历史。 所以我觉得,今日有人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历史,很难得。 不过,客观的讲,不会不朽。 但是,不简洁。 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感800字5 趁今年寒假有空余的时间,我又捧起了叙述明史的书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开头主要叙述的是
9、自幼是农夫出身的朱元璋由于忍受不了元朝的统治,先是出家做了和尚,后被人诬陷说他要起义,被迫投靠了当时的起义队伍。渐渐的,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慢慢显露了出来,他先是战胜了其他比他强的起义队伍,后又经过与元的数十年的征战,最终赶走了元朝的皇帝,统一了中国。 在这本书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专治夺权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将领,还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读完了这本书,回过头来想想,才发觉自己从书中看到了好多的转变,人的转变,物的转变,环境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都是因“利益”起,兄弟相互残杀,父子反目成仇,将好好的一代王朝搅和的乌烟瘴气,不都是因“利益”而起的吗? 在这本书的。末尾我看到了一句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是我想。铁线正是靠着对国家喜爱的心和随时预备为国家献身的信仰而活着的吧。我们要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就必需树立我们人生的目标,只有精确地熟悉到我们每时每刻应当做什么,应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