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七年级读后感600字.docx
《师说七年级读后感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七年级读后感6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师说七年级读后感600字 名著之所以被叫为名著,是由于他们耐得住读,每读一遍都像是人生初体验,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享受。以下是我整理的师说七班级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师说七班级读后感600字1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就是说:无论哪3个人在一起,其中最少一个能成为我的老师。也就是至少一人能比我强一点或几点。师说是韩愈写给一个叫李蟠的人的。李蟠喜爱读古文,六艺经传样样都会。韩愈想鼓舞他,便写了师说一文。韩愈在师说中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能称为“老师”的,不分贵贱,不分长少,只要有比我好的人,我就能拜他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确是这样,老师是负责传道、
2、授业与解惑的。能同时拥有这三者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师”。因此,老师不肯定要比我大,也不肯定地位比我高,只要有比我好的人,就能称他为师。比如孔子,他的老师有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这么高超的“圣人”也有这么多老师,而他的老师的地位也不肯定有孔子这么高呀! 现在,也是如此。我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问同学,也可以问老爸老妈,有些关于电脑的问题,同学们向我问过;有此惊奇的问题,我也告知过老爸老妈。 所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肯定要比弟子高超,弟子也不肯定要不如老师。 师说七班级读后感600字2 我翻了一下古文观止这本书就立马埋怨看不懂,于是妈妈叫我先看师说这篇文章,好理解一
3、些。我借着注示,渐渐看懂了这篇布满哲理的文言文。 师说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抨击当时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坏风气。韩愈指出,人人都要从师学习,老师的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从事的原则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分长幼,不论贵贱;老师和同学之间,“师不心贤于弟,弟子不必不如师”,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篇文章,有一部分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相同道理的。我从文中知道了那时竟有人以从师为耻。文章告知我,只要有人知道了一些你不知道的学问,他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我们现实中也是一样的。有不懂的,就要香身边的人询问。与其不懂装懂,还不如切切实实地去弄个水落石出。 所以,我们身
4、边无处不在的,是老师。 师说七班级读后感600字3 所谓老师,那他某方面学问确定比同学高,才称得上老师。人确定会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而假如不向老师学习,那岂不是始终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了?老师不肯定要比同学年纪大,莫非年纪小的人就不能懂大道理呢?就像文中写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肯定有老师存在。 孔夫子被称为圣人,但他还是不耻下问,他曾以郯子、苌弘等人为师,他的学问肯定不比他们差,只是想学到其他他不会的学问罢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民间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确是这样,不管是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学校生做的数学智力题,有些连博士生都做不出来,
5、就算你是高校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会熟识到字典里的每个字。人们的学问远远不如圣人,可他们也不愿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话,人又会有什么进步呢? 老师无处不在,却往往被忽视,甚至讥笑。巫医、乐师和那些工匠们,常常相互学习。而那些士大夫们,自己没有学问,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很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还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听起来似乎老师的标准都是他们定的! 老师,可以是各个方面的传授者,却有人以向那些人学习为耻! 师说七班级读后感600字4 “少时不懂读书,懂时已是中年”,近年翻书时常有这样的圆满。这里,绝无
6、倚老卖老的意思,且所谓“懂”也只凭个人的感受,或许依旧是懵懂呢。每看到身边一些好学的年轻学子乐观投入书海,那种求知的获得感以满溢在脸上的微笑呈现出来,总能勾起自身曾经的求学岁月。 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弟子李蟠的一篇说明老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近日得幸再读师说一文,思及个人成长历程,感慨颇多。 少时读唐代大文豪韩文公师说一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开篇之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近日辅导儿子作业,老师刚刚教会他“一”字,看他作业组词写着“一天”,其中“一”注音为“y”(第四声),印象中“一”的读音只有“y”(第一声),于是抓紧叫儿子拿来字典,翻到“一”字
7、,最终落实老师此处有误,怎么办,跟儿子说老师教错了吗? 其实我最开头内心是认为儿子没有仔细听讲的,找来字典确认儿子做错了,而后儿子的确说是老师教的,我立马打了电话给老师确认,询问他是怎么教的以确认儿子是否有错,当得知老师给到的答案为“ytin”,而后再将自己查字典的结果告知,并将字典的内容拍照发给她,老师对此表示了感谢赐予她的纠错。其次天听儿子说老师已订正,对于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衷鄙视。 今日记录这一细节,以此告诫吾儿,学习上就得较真,方能有所作为,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 师说七班级读后感600字5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之师与今之师有太多的差别。古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七 年级 读后感 6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