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年经信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局年经信工作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信局年经信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市经信条线以实体经济高质量开展为导向,以增量带动、存量提升以及环境优化为重点,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_行动纲要”,积极创立“中国制造2025”扬子江城市群国家示范区,加强系统推进、协同开展,着力下好实体经济高质量开展“一盘棋”,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获得了新进展。1.工业实力稳健增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始终将工业经济稳增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开展态势。一是增速快。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6776.9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18亿元,同比增
2、长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9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增速从上年的全省第四上升到当年的全省第一,创出近二十年以来省内最好排位。二是质效好。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204.9亿元,总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6%,增速创近七年来新高,高于全省平均9.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四;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27%,比去年同期进步0.67个百分点,创近七年来最好程度;资产负债率为51.8%,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6.1%,比上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工业税收806.6亿元,同比增长8.5%。三是后劲足。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技改投入同比增长15.1%,技改投
3、入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2.2%。13个工程列入国家强基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二。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70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新登记注册工业企业5640家,同比增长5.5%,累计达6.59万家;新增注册资本233.8亿元,同比增长12.2%,累计达4257.4亿元。四是地区强。下辖江阴市蝉联“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冠军,宜兴跻身十强;新吴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分别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13位、36、40位和41位。五是企业优。2022年,继海澜集团之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成为全市第二家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全市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5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11家企业入
4、围中国效劳业企业500强, 入围企业总数连续多年位列_各市之首,其中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数,_占_省入围数的50%,连续_年居全省首位。全年新增国内外上市公司11家,到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8家,上市公司总量全省第一,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2.产业构造持续优化。以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效劳化、高端化为目的,_沿着效益导向、高端取向和集约化方向,逐步加大转型开展推进力度,产业构造调整优化工作获得显著成效,物联网、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汽车、节能环保等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开展势头良好。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_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十二五”以来
5、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列我市新兴产业之首,产业规模超过20_0亿元,占全省的半壁;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产值达1112.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3.创新才能明显进步。2022年,_大力突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已建成_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创新中心、_省物联网创新中心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创新中心。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到达206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2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到达43.3%,比上年进步0.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消费总值的比重达2.85%(新口径,比上年进步0.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奉献率63.9%,万人有
6、效创造专利拥有量38件,均居全省领先程度。物联网创新中心、超级计算技术创新中心、深远海装备实验室等3个工程列入省“国家重大科技根底设施和创新平台重点培育工程”。华科大_研究院“大型构件多机器人智能磨抛加工技术”,成功入选“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系_省唯一入选工程。华进半导体“大板集成扇出先进封装技术”,填补国内板级扇出技术、材料和装备领域的空白。4.绿色制造成效显著。_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坚持节约集约开展与高质高效增长有机统一,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形式,坚持节能减排,实行能耗总控,进步能利用率,202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1%;单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近3年
7、来累计下降12%,完成十三五目的任务的66.7%,超出时序进度6.7个百分点。_小天鹅股份智能洗衣机入选工信部绿色供给链系统构建绿色制造工程;中达电机等7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截止2022年底,_已累计完成绿色制造工程2项,建成国家绿色工厂10家、生态设计产品1家。5.智能制造稳步推进。_市被列为“国家级两化深度交融试验区”,现有国家级两化交融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8家。2022年,_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工程,新增4个国家智能制造新形式应用工程,累计到达7个,当年入围工程数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与上海、重庆并列第一。出台_市智能制造三年(2022-2022年)行动方案,加大力度开展智能制
8、造和工业互联网,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交融开展。重点培育10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其中瀚云HanClouds工业互联网平台、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均在2022年实现上线运行。红豆集团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入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_极熵物联科技“动力设备智能效劳(DbPE、CPS)云平台”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交融开展试点示范工程”,成为_省在“重点工业产品和设备上云试点示范”方向的唯一入选企业;双良节能、远东集团等19家企业入选省星级上云企业;观为监测、雪浪数制、海澜新能等6家企业平台被认定为省首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均居全省前列。6.高端制造大力推进。在“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
9、产业、智能装备、新型电力装备、高端根底件以及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端装备创新企业和产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汽_油泵油嘴研究所荣获国家科技创造二等奖;双良节能系统股份、_法尔胜泓昇集团被授予中国工业大奖;法尔胜泓昇集团、_透平叶片入围“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永瀚、航亚、隆达等一批“两机”产业相关企业在高温合金和高温热部件产品上形成了一定的有效替代进口、打破国外垄断的研发和消费才能。7.集聚集约成效突出。全市形成了国家、省级和市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3级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8个、市工业集中区52个,形成一大批
10、战略性新兴产业、Park园区为主题产业基地。_省特色产业集群和_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均名列全省前茅。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指数评价排名全省第一。重点工作举措及成效1.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供给侧构造性改革各工程标任务。一是有序推进去产能。2022年,落后产能印染1000万米、水泥30万吨,整治燃煤工业窑炉20_座。二是有力推进化工专项整治。全年关停化工消费企业250家,两年累计关停498家;晋级改造373家,两年累计改造473家,化工企业入园进去率达34%;淘汰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目的。三是加快施行绿色制造。累计建成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10家、国家首批绿色产品设计示范企业1家
11、,列入省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创立企业14家,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15条、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达175家。四是全力推动企业绩效评价。出台_市工业企业资利用绩效评价方法(试行)和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资利用绩效评价结果使用的意见,完成规上企业和占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试评价工作,以“亩产论英雄”为开展导向的评价体系初步建成,将从2022年起正式施行差异化政策。2.产业构造持续优化质量向好。牢牢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大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一是产业构造不断优化。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到达43.3%,同比进步0.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市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
12、,物联网、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均实现15%以上增长。加快推进制造业效劳化转型,全市新增国家级效劳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新增省级效劳型制造示范企业9家。二是创新才能明显提升。加快建立企业创新平台,全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新增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单位1家。施行重点技术创新方案,269个工程入选省重点技术创新工程方案,列全省第一。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做精做专、“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产品企业10家、隐形冠军企业3家、隐形小巨人企业2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产品企业新增数量分别列全省第一、全省第二。三是产业集群建立全面加强。制定
13、_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开展规划,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开展的施行意见,明确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的总体目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和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和高成长性三层梯次开展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开展体系。3.信息化建立程度提升支撑有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开展的引领作用,大力促进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交融开展。一是加快打造“智造强市”。全面落实智能制造2022年工作方案,坚持条块联动、工程拉动、示范带动。100个智能化建立重点工程完成投资超150亿元。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新增省工业互联网效劳资池平台企业和效劳商25家,远景能、博耳电
14、力、江南电缆等5家企业建立的平台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双创”平台,累计达7家,施行“千企上云”行动,全年上云工业企业达3000家,4个工程入选工信部2022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形式应用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一;新增国家级两化交融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7家,省级两化交融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34家;通过国家级两化交融贯标企业24家,居全省领先。二是加快建立“智慧名城”。出台并施行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动城市大数据中心建立,大力开展大数据应用、智慧产业、智慧治理、智慧生活、信息网络、信息平安六大提升行动。加强智慧应用,雪亮工程、智慧文化、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等一批应用示范工程获得本质性进展。推动
15、产城交融开展,360企业平安集团和启明星辰落户成功落户_。我市再获中国智慧城市建立领先奖,智慧城市开展程度总得分再夺地市级第一。三是加快建立信息化强市。信息资会聚才能和共享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城市信息根底设施建立持续推进,城域网出口带宽到达5.02T,所有通信运营商全面完成光纤到户改造,继续推进“千兆到户、万兆到楼”的光纤网络接入才能,户均带宽到达88Mbps。NB-IoT窄带物联网覆盖持续优化,在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慧家居等领域全面施行。启动5G试验网建立,用于车联网测试。率先完成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化部署和政务外网改造。4.效劳企业才能进步力度加大。始终坚持“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精
16、神,进一步进步效劳质量,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开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进步政策的精准性,制定切合产业、企业开展的实际需求的政策。出台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意见,研究制定推开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开展的政策意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实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我委共兑现市级资金4.38亿元,支持工程528个;获得省级以上资金9.43亿元,其中,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转型晋级专项资金2.11亿元,扶持工程288个。二是优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对产业开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用足用好现有“转贷应急资金”、“锡信贷”和小额票据贴现等政策,实在降低企业融资本钱。2022年,市级转贷平台共为全市1021家
17、中小微企业办理1506笔转贷业务,使用转贷资金98.29亿元,续贷总金额110.96亿元;锡信贷共为我市190家中小微企业办理239笔锡信贷业务,放贷金额累计7.58亿元;全市577家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本钱4.09亿元。三是培育企业高层次人才。制定企业培训方案,全年安排领军人才、管理提升、转型消费、产业开展、创业成长等培训30场次以上。深化开展“清华班”、 “高级职业经理人任职资质培训班”、“企业转型晋级创新开展培训班”、“创二代创业系列培训活动”等一批培训工程,组织承办省“百千万”人才培训方案-紫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中国电子展、中国半导体封测年会、IC China、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等各类展会,参加、广西和宁夏等经贸合作活动,开展汽车、环保等产业省内协作配套对接会,帮助企业搭建营销平台。五是加快信誉体系建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诚信_建立的施行意见、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立意见,启动运行_市公共信誉联动奖惩系统,全年全市共发布红318个,黑152个,典型联动奖惩案例141个。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