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8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有关晶体结构的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1998-2008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有关晶体结构的试题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8-2008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有关晶体结构的试题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98-2008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有关晶体结构的试题及答案解析2008第3题(8分)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某无水MgCl2晶体属三方晶系,呈层形结构,氯离子采取立方最密堆积(ccp),镁离子填满同层的八面体空隙;晶体沿垂直于氯离子密置层的投影图如下。该晶体的六方晶胞的参数:a=363.63pm,c=1766.63pm;p=2.53gcm-3。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3-2 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第 3 题
2、(10 分)3-1 AcB CbA BaC A (5 分)大写字母要体现出 Cl-层作立方最密堆积的次序,镁离子及空层的交替排列必须正确,镁离子层及氯离子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写字母及小写字母的相对关系)不要求。必须表示出层型结构的完整周期,即至少写出包含6个大写字母、3个小写字母、3个空层的排列。若只写对含4个大写字母的排列,如“ AcB CbA ”,得 2.5 分。3-2 (3 分)Z 的表达式对,计算过程修约合理,结果正确(Z=3.003.02,指出单元数为整数 3),得 3 分。Z 的表达式对,但结果错,只得 1 分。3-3 NaCl 型或岩盐型(2 分)2007第1题 (14分)
3、1-1 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市售试剂是其二水合二钠盐。(1)画出EDTA二钠盐水溶液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2分)答或 得2分,质子必须在氮原子上。 (2) Ca(EDTA)2-溶液可用于静脉点滴以排除体内的铅。写出这个排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Pb2+ 表示铅)。 Pb2+ + Ca(EDTA)2- = Ca 2+ + Pb (EDTA)2- (1分) (3)能否用EDTA二钠盐溶液代替Ca(EDTA)2-溶液排铅?为什么?不能。若直接用EDTA二钠盐溶液,EDTA阴离子不仅和Pb2+反应, 也和体内的Ca2+结合造成钙的流失。 (答案和原因各0.5分,共 1分)
4、1-2 氨和三氧化硫反应得到一种晶体,熔点205oC,不含结晶水。晶体中的分子有一个三重旋转轴,有极性。画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标出正负极。 (2分) 硫氧键画成双键或画成SO,氮硫键画成NS,均不影响得分。结构式1分,正负号1分。答H3NSO3、H3N-SO3等不得分。正确标出了正负号,如+H3NSO3-、+H3N-SO3-得1分。其他符合题设条件(有三重轴,有极性)的结构,未正确标出正负极,得1分,正确标出正负极,得2分。1-3 Na2Fe(CN)5(NO)的磁矩为零,给出铁原子的氧化态。Na2Fe(CN)5(NO)是鉴定S2-的试剂,二者反应得到紫色溶液,写出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I
5、I) 答II 或+2也可 (2分) Fe(CN)5(NO)2-+S2- = Fe(CN)5(NOS)4- 配合物电荷错误不得分 (1分)1-4 CaSO4 2H2O微溶于水,但在HNO3 ( 1 mol L-1)、HClO4 ( 1 mol L-1)中可溶。写出能够解释CaSO4在酸中溶解的反应方程式。CaSO4 + H+ = Ca2+ + HSO4- (1分)写成 2CaSO4 + 2HNO3 = Ca(NO3)2 + Ca(HSO4)2 也得分。高氯酸同。 答案若生成H2SO4 不得分。1-5 取质量相等的2份PbSO4 (难溶物)粉末,分别加入HNO3 ( 3 mol L-1) 和HCl
6、O4 ( 3 mol L-1),充分混合,PbSO4在HNO3 能全溶,而在HClO4中不能全溶。简要解释PbSO4在HNO3中溶解的原因。Pb2+及NO3-形成络离子(配离子或配合物)。 (1分) 写方程式也可,如PbSO4 + H+ + NO3- = HSO4- + Pb(NO3)+。若将络离子(配离子或配合物)写成Pb(NO3)2或Pb(NO3)3-也得分,但方程式须配平。1-6 X和Y在周期表中相邻。CaCO3及X的单质高温反应,生成化合物B和一种气态氧化物;B及Y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C和X的单质;B水解生成D;C水解生成E,E水解生成尿素。确定B、C、D、E、X和Y。 B: CaC2
7、 C: CaCN2 D: C2H2 或Ca(OH) 2 E: NH2CN C(NH)2也可 X: C Y: N (各0.5分,共3分)2007第5题 (5分) 1963年在格陵兰Ika峡湾发现一种水合碳酸钙矿物ikaite。它形成于冷的海水中,温度达到8oC即分解为方解石和水。1994年的文献指出:该矿物晶体中的Ca2+ 离子被氧原子包围,其中2个氧原子来自同一个碳酸根离子,其余6个氧原子来自6个水分子。它的单斜晶胞的参数为:a = 887 pm, b = 823 pm, c = 1102 pm, = 110.2,密度d = 1.83 g cm-3,Z = 4。5-1 通过计算得出这种晶体的化
8、学式。 ikaite晶胞体积:V = abc sin = (8.87 8.23 11.02 10-24 cm3) sin110.2 = 7.55 10-22 cm3 (0.5分)设晶胞中含有n个水分子,晶胞的质量:m = 4 (100 + 18 n) / NA (g) (0.5分) 晶体密度:d = m/V = 4 (100 + 18 n) / ( 6.02 1023 7.55 10-22)(g cm-3)= 1.83 g cm-3 100 + 18 n = 208 n = 6 (0.5分)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CaCO3 6H2O (0.5分)算出6个水分子,未写化学式,得1.5分。5-2 研究
9、了这种晶体在加压下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的情形,并及冰及钙离子配位数也是8的二水合石膏晶体(gypsum)作了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纵坐标为相对体积):ikaiteicegypsum为什么选取冰和二水合石膏作对比?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Ikaite在冷水中形成,而且含有大量结晶水,分解温度又接近冰的熔点,可能及冰的结构有相似性,故选取冰作参比物; (0.5分)石膏是带结晶水的钙的含氧酸盐,而且钙的配位数也是8,可能及ikaite结构相似,故选取石膏作参比物。 (0.5分)实验结果说明ikaite的结构跟冰相似。 (1分) 实验结果,说明含水的摩尔分数越大膨胀越大, 可以得0.5分。5-3 这种晶体属于
10、哪种类型的晶体?简述理由。 分子晶体。 (0.5分) 答混合型晶体不得分。 晶体分解温度接近冰的熔点,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也接近冰,可认为晶体中的化学微粒是CaCO3 6H2O,它们以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范德华力)构成晶体。(0.5分)2007第8题 (9分) 由烷基镁热分解制得镁的氢化物。实验测定,该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7.6%,氢的密度为0.101 g cm-3,镁和氢的核间距为194.8 pm。已知氢原子的共价半径为37pm,Mg2+ 的离子半径为72 pm。8-1 写出该氢化物中氢的存在形式,并简述理由。 H- (1分)镁-氢间距离为194.8 pm,Mg2+离子半径为72 pm,则
11、氢的半径为194.8 pm72 pm 123 pm。此值远大于氢原子的共价半径, 这说明H原子以H- 离子的形式存在。(1分)8-2 将上述氢化物及金属镍在一定条件下用球磨机研磨,可制得化学式为Mg2NiH4的化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的面心和顶点均被镍原子占据,所有镁原子的配位数都相等。推断镁原子在Mg2NiH4晶胞中的位置(写出推理过程)。 Mg原子及Ni原子数之比为2 : 1,故每个晶胞中含8个镁原子。所有镁原子的配位数相等,它们只能填入由镍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 (3分)镁原子的位置用下列坐标参数表示也得3分:1/4, 1/4, 1/4; 1/4, 1/4, 3/
12、4; 3/4, 3/4, 1/4; 3/4, 3/4, 3/4;1/4, 3/4, 1/4; 1/4, 3/4, 3/4; 3/4, 1/4, 1/4; 3/4, 1/4, 3/4。 坐标错一组,扣0.5分,不得负分。其他答案不得分。8-3 实验测定,上述Mg2NiH4晶体的晶胞参数为646.5 pm,计算该晶体中镁和镍的核间距。已知镁和镍的原子半径分别为159.9 pm和124.6 pm。 镁镍间的距离为 (2分)算式及答案皆正确(包括单位)得2分; 算式对但结果错;只得1分;结果中数对但单位错,得1.5分。用原子半径相加计算镁-镍间的距离,不得分。8-4 若以材料中氢的密度及液态氢密度之比
13、定义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计算Mg2NiH4的储氢能力(假定氢可全部放出;液氢的密度为0.0708 g cm-3)。储氢能力晶体的密度氢的质量分数液氢密度 (2分) = 1.40= 1.4 算法及结果皆正确得2分;算法(式)正确但结果错得1分;无过程不得分。只有结果但无算式,不得分。氢的原子量取1不取1.008,算出结果1.39,只得1.5分。2006第 8 题 (9分) 超硬材料氮化铂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是在高温、超高压条件下合成的(50GPa、2000K)。由于相对于铂,氮原子的电子太少,衍射强度太弱,单靠X-射线衍射实验难以确定氮化铂晶体中氮原子数和原子坐标,2004年以来,先后提出
14、过氮化铂的晶体结构有闪锌矿型、岩盐型(NaCl)和萤石型,2006年4月11日又有人认为氮化铂的晶胞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白球表示氮原子,为便于观察,该图省略了一些氮原子)。结构分析证实,氮是四配位的,而铂是六配位的;PtN键长均为209.6pm,NN键长均为142.0 pm(对比:N2分子的键长为110.0pm)。 备用图 8-1 氮化铂的上述四种立方晶体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铂原子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2分)8-2 分别给出上述四种氮化铂结构的化学式。 依次为PtN、PtN、PtN2、PtN2 (2分)8-3 试在图上挑选一个氮原子,不添加原子,用粗线画出所选氮原子的配位多面体。 (3分)
15、8-4请在本题的附图上添加六个氮原子(添加的氮请尽可能靠前)。(2分)2006第11题(11分) 磷化硼是一种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磷化硼可由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在氢气中高温反应合成。11-1.写出合成磷化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Br3PBr33H2BP6HBr (1分)11-2.分别画出三溴化硼分子和三溴化磷分子的结构。 (画不画磷上的孤对电子不影响得分)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 (2分)11-3 磷化硼晶体中磷原子作立方最密堆积,硼原子填入四面体空隙中。画出磷化硼的正当晶胞示意图。 ( 注:填入另外四个四面体空隙也可,但不能一层空一层填)(2分)11-4 已知磷化硼的
16、晶胞参数a = 478 pm,计算晶体中硼原子和磷原子的核间距(dB-P)。dB-P或 dB-P( 2分)11-5 画出磷化硼正当晶胞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用实线圆圈表示P原子的投影,用虚线圆圈表示B原子的投影)。 ( 4分)2005第2题(12分)为纪念1905年爱因斯坦连续发表6篇论文导致物理学大变革100周年,今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本题涉及的“热电效应”机理也是爱因斯坦首先阐释的,即他提出的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振荡器”的独立振荡原子及温度关系的模型。1左上图是热电效应之一的图解。给出图中所有英文单词(或词组)及物理学符号的意义,并为此图写一篇不超过200字(包括标点符号等)的说明文。2
17、右上图是化学家合成的能实现热电效应的一种晶体的晶胞模型。图中的大原子是稀土原子,如镧;小原子是周期系第五主族元素,如锑;中等大小的原子是周期系VIII 族元素,如铁。按如上结构图写出这种热电晶体的化学式。给出计算过程。提示:晶胞的6个面的原子数相同。设晶体中锑的氧化态为1,镧的氧化态为3,问:铁的平均氧化态多大?1input:输入 hot:热(端) cold:冷(端) heat flow:热流 I:电流强度 n:n型半导体 p:p型半导体 i:正电流(各0.25分)向热电材料构成的半导体的np结的远端输入外电流,半导体发生空穴导电,电流流经np结时发生复合,外电流输入的能量转化为热流,使np结
18、的温度越来越低,而其远端的温度越来越高,即有类似冰箱制冷的效应。(4分)2化学式:LaFe4Sb12(2分)(写La2Fe8Sb24扣1分) 铁的氧化态:9/42.25(1分)晶胞里有2个La原子(处于晶胞的顶角和体心);有8个Fe原子(处于锑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锑八面体是共顶角相连的,平均每个八面体有6/23个锑原子,晶胞中共有8个八面体,8324个锑原子;即:La2Fe8Sb24。(3分,其他合理过程也可)2005第8题(12分)LiCl和KCl同属NaCl型晶体,其熔点分别为614和776。Li、K和Cl的半径分别为76pm、133pm和181pm。在电解熔盐LiCl以制取金属锂的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98 2008 年高 化学 竞赛 初赛 有关 晶体结构 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