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年级.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年级.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年级 读后感是指你读完一本书之后,所得到的独属于你的感悟,我们读的书是别人的,但是所得到的感悟永久只属于自己。并且这读后感还能在以后的人生上关心你。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班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班级1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国学经典,名字叫巜三字经 这本书的是宋朝的王应麟等写成的。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绚烂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其中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释义是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和善的,和善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和坏的差别。
2、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两个兄弟,他们刚诞生,一个哭了,另一个也哭了可是,他们办满月酒算卦的时候,一个孩子是状元命,另一个是乞丐命。那个乞丐命的妈妈不信这命,努力训练孩子,最终变成了状元。而另一个算卦是状元命的孩子,妈妈忽视训练,结果则成了乞丐。他哥俩相遇的时,哥哥感到很惭愧。 我想根本没有命中注定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孩子从小都是一样的,都是和善的好孩子。只可是是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不一样的训练,才使他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释义是战国时期,孟子母亲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断织机的布来
3、教子。我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是孟子在治学方面有很多格言。学问之道,最贵专心,专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不然就不会有所得。 这本书让我懂了很多道理:比如一个人不能认命,要转变环境,主动找人学习,我以后学习会持之以恒,而不能一步登天。信任只要努力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班级2 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很多告知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了三字经里的一句话。
4、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知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假如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假如教书不严峻,那是老师的懒散。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必需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我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出名的高校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训练分不开的。从那里我们能够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同学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行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才智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
5、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齐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600字读后感七班级3 学校一班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读“三字经”,每一天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象唱歌一样的齐声朗读,对于“三字经”的资料没有太多的理解,此刻,再次听到一班级的小同学们背诵“三字经”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们的样貌。 “三字经”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特别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使我深有感受、至今难忘。这个故事讲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住宅,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就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来让孟子明白学习不行半途而废的道理。像孟子一样,我们每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字经 600 读后感 年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