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范文.docx
《初中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范文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他将难以忘记的生活片断写成散文,并对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学校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1 对于鲁迅的熟悉,始终留在语文书上那简练而又死板的介绍中:“鲁迅,姓周,本名樟树,字豫才,后又名树人,坚持白话文,代表作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这些从学校就开头记住的文学常识,并没有让我感到鲁迅的人格魅力,只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鲁迅在文学很重要的印象。 俗话说“笔下的文字最能体现他的一切。”朝花夕拾作为他的代表作,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更能感受他的全部
2、。 赞叹于他对人物的把握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感叹于他对故人,对家乡的细腻情感;惊异于他敢于转变,坚持白话的英勇,欣喜于他对事物独特的见解与面对事物先出他人一步的敏感一点一滴都在朝花夕拾中表现无疑。 对于大家产时都非常热衷的24孝图,他没有盲目追随,而是对于整个故事都点出他的荒谬,字字在理。长时间的流传,确定有人发觉它的不合理,但无人点破他的英勇在此展露无遗。 他不但有着有什么说什么的男子气概,也有着不逊于女子的情感。对于父亲,他有小小的圆满;对于阿长与山海经,他由误会,不喜到释然,祝愿;对于藤野先生,他有着感谢,感恩 他有着鲜亮的情感,如诗人的细腻;有着剧烈的爱国,如革命者的刚烈;有着极好的文笔
3、,如作家的擅长表达。鲁迅集诗人,革命者,作家的身份于一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有正面的生死观,忧乐观,不愧为一代伟人! 学校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2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渐渐品尝才能知心的书,我读了许多遍,直到今日合上书本,才最终对其中几篇有所领悟。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当欢乐漂亮的童年,由于覆盖在那个封建.,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以看似温情的语言,激烈地批判着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给我印象颇深的是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文章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
4、他的怀念。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看到这句话,我的心像是被锐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个年月是中国历屈辱的岁月,皇权高度加强,国家日渐闭关锁国,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公平条约,中国国民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已经没有了辨别是非的推断力量。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被处死,四周围观的人群拍手叫好,殊不知这六个宏大的人正是为了自己而死。书中鲁迅提到看电影看到中国人见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处死竟和日本人一起欢呼,这些思想麻木的中国人令我们痛心。 为了挽救中国人民,也为了挽救祖国,鲁迅毅然弃医从文。1920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它通过
5、“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峻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顾外界打击,为了让国民糊涂过来,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流传后世。 学校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3 偶然间,我从书架里翻出了一本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这本书我从未看过,自然没能理解这部散文集独特的名字。 悄悄地品尝着字里行间的故事,我发觉全是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这也许便是书名的内涵吧!我心中这样想着。这本朝花夕拾中,虽充满着一股率真烂漫的童趣,却又渗透着鲁迅先生尖锐讽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朝花夕拾 读后感 600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