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学教程》名词解释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教育学教程》名词解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育学教程》名词解释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中等学校教育学: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系列分支学科之一,研究我国现阶段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揭示中等教育的规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学记:我国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成书于2000多年前,论述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对世界的教育产生而来深远的影响。3.大教学论: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的著作,其中提出了普及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原则等等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教学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1960年发表的著作,
2、详细阐述了自己在学习的本质、内容、过程、方式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第二章教育1.教育:一切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政府部门等在内的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2.学校教育:通过专门组织的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活的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一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和促进社会发扎的人。3.青年之家:母系和父系氏族事前的教育机构,主要由老人从事对儿童和少年的照料和教育工作,是学校的前身。4.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
3、、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5.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6.教育内容: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7 页 -7.教育手段: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8.体育: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教育。9.智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
4、学知识、技能,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10.德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11.美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2.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第三章中等教育与人的发展1.遗传素质:人丛尚待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2.成熟:机体及其组成系统在形态与技能上达到完善。3.年龄特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在身心发展上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点
5、。4.环境: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能给人的发展以一定影响的外部世界。5.学校教育:见第二章6.社会实践活动:人生命活动的最高、最富有的综合性的活动。7.个别差异:相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他们身心发展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第四章中等教育与社会发展1.人口:在一定地域和时间的人的群体。2.教育发展战略: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方法、手段,以及确定对于实现目标具有关键意义的环节和部分。3.教育发展目标:教育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即在未来教育预期要达到的总水平。4.教育结构:构成教育体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结合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7 页 -式。5
6、.人口社会变动:人口的社会构成的变动,如文化教育构成、职业构成的变化等。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7.文化:由人所创造的、非自然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综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五章中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目的: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的它所期望的结果。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制定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对待教育目的问题上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3.个人本位论:关于教育目的应追求、体现受教育者个人价值的理论。4.社会本位论:关于
7、教育目的应追求、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的理论。第六章中等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2.双轨制:根据受教育对象的种族与出身规定不同的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系统: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与高级僧侣子弟而设立的,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立的,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3.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允许缩短(提前毕业)或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年限。相对学年制而言,它不仅包括对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还包括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的自主安排,从而
8、拓展了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弹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和开放性。4.癸卯学制:1904年由张之洞等人修订并颁布施行的,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近代学制,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因1904年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7 页 -癸卯年,又称为癸卯学制。5.壬子癸丑学制: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12年7月召开会议,经讨论形成了壬子学制,与1912年9月3日公布。此后不久,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令,它们与壬子学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是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学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新学制,在中国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教程 2022年教育学教程名词解释 2022 教育学 教程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