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 .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本人只有这些了,需要全部的朋友让二楼的朋友发一下吧)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1.1.设计总则1.1.1 结构体系采用砖混结构。1.1.2 常用的承重砌体为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承重墙厚度一般为240 或以上,其余120 厚墙、轻质墙等作为隔墙,不能承重,其用材可以为轻质砌块或与承重墙相同。1.1.3 建筑层数一般为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三层。地下室可能局部取消(别墅项目一般不会完全取消地下室);上部结构局部可能有错层,如车库、通高客厅等(此时尤其应注意层高及高厚比要求)。1.1.4 除基础部分外,涉及上部结构的主要规范包括: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2、 5000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 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2001。1.1.5 开始设计任务之前,应注意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场地条件、自然条件,如风雪、地震、场地土类型、承载能力、场地坡度(原始地坪、后期景观)、地下水位等。1.2.结构布置在进行结构布置之前,应该细致阅读理解建筑图,了解以下内容:(1)房间功能组合(了解各房间的用途分配、主次区分、交通组织等);(2)主要的楼面、屋面、外墙做法(用以确定面层厚度、荷载等);(3)设备要求(了解管井
3、、留洞、集水坑、集水沟、卫生间垫层)1.2.1 承重墙布置砖混别墅中,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承重墙体往往有很多不能上下对齐,应积极思考,并与建筑专业协商:局部根据结构需要改变墙厚及功能(将部分120 隔墙改为240 承重墙,或将某些 240 墙改为 120 隔墙)、改变部分墙体位置等,满足以下原则,以达到较好的受力性能:(1)各层承重墙尽量对齐;(2)尽量形成闭合布置(局部不能闭合的位置设置构造柱予以加强);(3)两方向上的承重墙间距基本合理(46 米)。(4)注意墙体高厚比,尤其是层高较高的车库、通高客厅、有斜屋面的顶层。可以考虑减小横墙间距和设置圈梁、构造柱予以加强。1.2.2 构造柱布置构
4、造柱的设置主要依据两个原则:构造要求和计算需要。设计之初根据构造要求设置,建模计算后再行增加。1.2.2.1 构造要求(1)抗震规范中有关要求设置,如外墙阳角、大板周边、大洞口周边等;(2)承重墙布置中认为需要设构造柱加强的位置,如墙中大洞口两端、单片墙端等;(3)大跨度梁端部、悬挑梁根部、抬墙梁(以下称为框支梁,为描述方便。但应注意与框剪结构中的框支梁是不同的。支承框支梁的柱相应称为框支柱)端部等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如果圈梁作用不足,首先考虑设置梁垫,再考虑设置构造柱;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37 页 -2(4)认为设置构造柱便于处理的部位,如窗间小于40
5、0 的砖跺、错层部位的墙角等;(5)其它认为需要加强的部位。1.2.2.2 计算要求整体建模计算时,局部可能会出现抗震验算、受压验算、局部承压验算不满足等情况,此时根据需要增设构造柱。1.2.2.3 截面尺寸(1)构造柱一般为240*240,局部小砖跺改为构造柱者,尺寸按建筑图。(2)局部框支柱截面应根据荷载、框支梁截面及跨度、层高等因素确定。1.2.3 梁板布置平面梁板的布置应结合在一起考虑,共同支承楼屋面荷载、墙体荷载(包括非承重隔墙和承重墙),满足使用功能和观感要求。1.2.3.1 承重墙每层楼面处设圈梁,梁宽同墙宽,梁高一般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1)一般情况下为240。(2)满足圈梁两
6、侧楼板连接的构造要求(例如有一侧降板时,圈梁高至少应至低板底面)。(3)圈梁下洞口较大、或者洞口处有集中力落在圈梁上时,应计算圈梁受力及配筋,不能简单按照构造配筋。(4)屋面山墙尖顶较高时,可以考虑在窗顶标高加设一道圈梁。(5)建筑立面、墙身有特殊要求时,圈梁布置须结合立面及墙身。1.2.3.2 不落地的承重墙,优先考虑在底层设梁整体抬掉,如荷载、跨度过大,可以考虑按照框架结构的做法,每层设梁抬,仅支承本层楼面荷载及墙荷载(此时宜结合承重墙布置,与建筑协商,将梁上墙体改为120 隔墙,以减轻荷载并明确受力),但底层梁的受力及配筋应予以放大。应注意上部墙中是否有竖向排烟道等影响设梁的情况。对于希
7、望后砌的240墙,图纸上必须明确注明。1.2.3.3 其余楼面梁板布置,应在保证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板的作用,简化梁的布置(不必拘泥于有墙处必设梁或大面积板下必设梁),并能均匀传递楼面荷载到承重构件上,避免过于集中。(1)注意梁下房间功能及净高要求,控制梁高。斜屋面最低点梁下净高应注意检查(梁高注意倾斜度的影响)。(2)部分大板位置根据下层房间功能要求可考虑不设梁(有时是不得设梁),而采用厚板。(3)局部小板上隔墙可考虑直接由板承受,有时无梁大板上也可能要抬许多隔墙。这种情况下,计算梁板时应将隔墙荷载予以折算,见计算部分。对于异形板,可以采用有限元程序单独计算。(4)梁宽与梁下的墙宽不同
8、时,应考虑偏位方向对使用的影响。(5)个别梁根据要求需上翻(不允许下挂、有条件上翻)。(6)管道井周围一般不做梁,加筋要在图中示意并加以统一说明;大洞口(包括贯穿的狭长洞口)或洞口边墙体较多时宜在洞口边设梁。(7)车库顶梁注意考虑车库门卷帘开启及设备安装。(8)坡屋面上不是一定要在屋脊与折板处布置梁。(9)坡屋面上主次梁搭接处,应考虑屋面斜度、使次梁能够搁支在主梁上。如果出现次梁下挂,应注意补充节点做法,如设置吊筋等。(10)斜屋面梁随屋面弯折时,遇连续小折角宜直接拉通,设计图中给出具体原则及做法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37 页 -3 意图。1.2.3.
9、4 梁截面确定(1)如建筑墙身立面有要求,按建筑。(2)梁宽一般为240,个别小梁宽度可为120。(3)梁高一般可按跨度取值,见下表:分类简支梁连续梁井字梁悬挑梁框支梁梁高1/121/15L 1/121/20L 1/15 1/20L 1/5 1/7L 1/6L 说明:(1).L 为梁的计算跨度。(2).梁的荷载较大时,截面高度取大值,必要时要验算挠度和裂缝宽度。(3).梁跨度较大时,可以考虑受压区现浇板的有利作用。初定截面后计算,最终梁的配筋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1.2.3.5 板厚度确定(1)一般情况下,楼面板厚度根据跨度取值。当两向跨度比为2 时,板厚可取短跨 1/30,当两向跨度比为1
10、时,板厚可取短跨1/38,实际板厚可以据此内插值确定。(2)除常规楼板自重及使用活载外,板面如有垫层或抬隔墙时,板厚适当增加。【对于按第(1)条计算板厚已超过80mm 的板,可以粗略按以下方法估算:垫层荷载或计算板配筋的隔墙折算荷载每增加1kN/m2,板厚大约增加810mm(最终按照实际跨度及边界计算调整)】。(3)板厚一般不少于100,地下室顶板厚度一般不少于120,屋面板一般比同跨度楼面板厚20、且一般不少于120。(4)对于大板周围的小板,与大板的板厚差宜控制在40mm 之内。(5)初步确定板厚之后,根据板四边支承条件计算,根据配筋再予以调整。1.3.结构建模及计算基本流程:用PMCAD
11、建模、输入梁墙荷载;输入楼面结构布置;输入楼板荷载;进行砌体抗震整体验算;梁配筋计算。其实,建模计算的过程与结构平面布置图是关联的,基本步骤为:初步布置平面、建模计算、调整平面、调整计算等。地下室底板是否作为一层建入模型,由基础形式确定。如果底板荷载直接由土承担、不计入基础,则不建。1.3.1 材料选择1.3.1.1 混凝土:0.000 及以下一般用C30,以上用 C25。1.3.1.2 钢材:级钢限于6、8;级钢限于直径10,12;直径 14 及以上用级钢(适用杭州地区,其它根据地区情况确定)。1.3.1.3 墙体材料(包括承重墙及非承重隔墙)根据项目确定,一般为:(1)对于砖砌体,0.00
12、0 以下、无地下室部分采用MU15 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其余均采用MU10 混凝土多孔砖、M7.5 混合砂浆。砌体施工控制质量为B 级。(2)对于轻质隔墙,采用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简称 AAC)砌块。密度级别取B06级、强度级别取A5.0 级(考虑装修要求较高)。1.3.2 荷载计算(以杭州桃花源项目为例)1.3.2.1 墙体恒载(1)240 砖墙:4.8 KN/m2(无外贴石材)、5.2 KN/m2(有外贴石材)。对于承重墙,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37 页 -4 计算模型中输入墙体容重时考虑抹灰荷载的折算。(2)120 砖墙:3.0 KN/
13、m2(双面粉刷)(3)120 轻质隔墙(容重8KN/m3):1.2 KN/m2(两面批腻子)、1.6 KN/m2(一面批腻子、一面抹灰)、2.0 KN/m2(两面抹灰)。建议统一按2.0 KN/m2 考虑,即允许双面抹灰。(4)如果设计项目中约定120 隔墙采用轻质隔墙,则在局部厨房、卫生间等处仍应考虑可能采用与承重墙相同的砌体,方便挂热水器等重物,墙荷载取值应予注意。1.3.2.2 板面恒载(1)普通荷载包括结构板自重、面层、板底抹灰、吊顶。建议仅计算附加板面恒载,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便于调整)。(2)一般面层砂浆或垫层的容重可取20 KN/m3,厚度按建筑图。板底抹灰可取0.5kN/m2
14、,吊顶可取0.3kN/m2。(3)屋面或露台等部位,保温防水面层总恒载根据建筑做法分层计算累加。(4)斜屋面应取总恒载按坡度进行换算。如果由程序自动计算板自重,此时应注意程序不会自动对板自重部分进行换算。1.3.2.3 板面隔墙荷载折算板面有隔墙时,计算梁(含整体结构计算)、板配筋时应对隔墙荷载进行折算,可按如下方法:(1)单独计算板面恒载g1、活载 q1;(2)计算板面上全部砖墙重量,按面积平均为面载g2;(3)计算梁、整体抗震验算时,板面荷载取(g1+g2)、q1;(4)计算板筋时,根据砖墙在板上的居中程度,近似取(g1+1.52.0g2)、q1,墙体在板中部集中者取大值(具体有待进一步研
15、究)。(5)如果板上为单片、无洞口的通长墙,仅1/3 墙荷传至板上,其余直接传至两端梁。1.3.2.4 风载、雪载,按照荷载规范取值,重现期50 年。1.3.3 砌体结构抗震验算1.3.3.1 参数设置:砌体结构类型中,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楼面类型为刚性,地下室嵌固高度可输入地下室高度(如为敞开或半敞开地下室,此值应减少,或直接输0),墙体自重可取22kN/m3。其余指标,地震烈度、墙体材料、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砂浆强度、块体强度、砂浆类型等,按实际输入。1.3.3.2 验算内容全部验算项目都应满足,主要指标包括抗震计算、受压计算、墙高厚比、局部承压。注意在楼面结构布置中输入墙上圈梁。局部小墙肢
16、计算不满足时,可以考虑增设构造柱加强、调整结构布置。有时程序进行局压验算时荷载扩散模式可能有缺陷:简单地将集中力按节点直接向下层传递,此时可考虑手工验算。1.3.4 梁配筋计算可以用 SATWE 整体有限元计算。如果梁上无承重墙,结果可以用来配筋;如果有,则应按照底框模式计算梁配筋。1.3.4.1 用 SATWE 计算(1)上部结构计算采用SAT-8;(2)部分设计参数按照实际输入,如地震、风、雪、场地、配筋等,结构基本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37 页 -5 期在试算后回填。(3)部分参数参考值:混凝土容重取27.5KN/m3,板自重自动计算时,在PMC
17、AD 中混凝土容重为25KN/m3 结构材料信息为砌体结构 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为一次性加载 柱、墙、基础设计活荷载均不折减 梁活荷载不利布置选择全楼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恒载较大时取0.900.95),梁扭矩折减系数0.40,中梁刚度增大系数1.80(4)梁搁支在砖墙上的节点,应基本为铰接受力。(5)对于别墅而言,控制指标基本容易满足,主要关注构件配筋。1.3.4.2 用底框模式计算(1)用 SATWE 计算底框砖混属于近似计算,有些参数并无合适的选项。(2)楼层组装时将需计算的楼层作为底层,以下楼层不计入。(3)在砌体抗震验算中,选择结构类型为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逐
18、层计算,直至底框荷载。对显示的底框荷载应予以判断。注意程序将开洞墙视为整片,可能会导致墙荷向中部平均、从而增大墙下梁的弯矩值。(4)在 SATWE 参数、砌体结构分项中,底部框架层数为1,底框结构空间分析算法选择“接PM 主菜单 8 的规范算法”(5)其它参数基本同整体有限元计算(6)程序只计算底框层受力及配筋。(7)如果需要计算几个楼层,则需逐个处理,从步骤(2)开始。(8)应注意底框层与上部楼层的刚度比满足要求。1.3.4.3 其它方法对于抬墙的梁,也可以用下述方法近似复核:建模时将梁上的承重墙改输为三至四个等距小柱,模拟均布荷载传递,采用整体有限元计算。1.4.地下室设计1.4.1 根据
19、实际地质情况,合理选用基础类型(条基、独基、筏板、桩基),详见基础设计专篇。1.4.2 桩基或独基中的地梁、底板设计需考虑重力及水土反力两个方向的荷载作用,多数情况下由水浮力控制计算。地梁一般上下部配筋相同。1.4.3 一层地下室混凝土外墙的计算模型一般为下端固支、上端铰支。但需注意底板的厚度能否对外墙起到固支的作用,若如果底板厚度相对外墙较薄,那么计算外墙时应考虑下端铰支(内侧竖向筋增大),同时适当增加外墙底部外侧钢筋。1.4.4 悬臂外墙悬挑端的弯矩应注意此处节点弯矩平衡,故此处底板下部弯矩计算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为减少底板配筋过大,可考虑加大底板悬挑边的办法来增加抵抗弯矩,同时还能起到增加
20、底板抗浮的作用。可能的情况下,宜在墙顶设横梁,以替代取消的楼板,注意梁顶标高,在室外地坪以下。1.4.5 基础构件迎水面的允许最大裂缝宽度,在有柔性防水层的条件下以0.3mm 控制,在仅有刚性防水层或无防水层的条件下以0.2mm 控制。保护层厚度取值按照混凝土规范中二(a)类取值。1.4.6 底板有高差处,可以有以下几种梁板做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37 页 -6(1)高差相差、底板受力均不大时,设置地梁作为底板支承,地梁最小高度取值应确保两边底板均可以连接;(2)折板做法,底板等厚度弯折,板筋连续,无论是否设置地梁;(3)高差较大,如相差一层时,可以
21、考虑采用竖向墙的形式连接。1.5.配筋原则1.5.1 板配筋(1)板上有隔墙者,隔墙荷载予以折算,用来计算板筋,板厚满足冲切要求,不再简单地设置墙下附加筋。(2)正常楼板配筋应根据支座、长宽比、最小配筋率等因素区分板面、板底钢筋,不能笼统上下一样配筋。(3)板配筋可用PMCAD、Morgain 等工具计算,板底钢筋根据周边约束情况适当放大,支座一般不乘放大系数。(4)板配筋应考虑较大跨度板与相邻板的板面弯矩、配筋连续过渡问题。当板厚度有较大变化时,大跨度板支座可按铰支考虑,相连的小跨度板按连续考虑,将负钢筋伸入大跨度板内,建议采用部分筋通长配置、部分支座另设附加筋的形式。(5)相邻板面有高差时
22、的板底钢筋的搭接、锚固做法,对于楼面板和地下室底板两种不同情况应该予以区别。对于地下室底板,相邻板底钢筋应相互搭接;而对于楼面板,相邻板底筋只需分别锚入梁内即可,见通用节点图。(6)普通楼板除满足受力要求外,应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板厚对应的最小构造配筋,在不增加钢筋面积(或相差非常微小)的情况下,尽量用级钢(或一个方向采用级钢),以减少施工踩踏的影响。(7)坡屋面板(120mm 厚)负筋一般用:板面10150 双向,板底10200 双向(尚需满足计算要求)。(8)别墅项目对裂缝控制的要求相对较高,普通楼板负筋原则上不少于8150双向,尽量用10,减少施工踩踏的不利影响。1.5.2 梁配筋(1)圈梁
23、配筋一般按构造,纵筋412、箍筋6200。局部梁下洞口较大或洞口范围内有次梁搁支时,圈梁或过梁配筋应加强,满足受力要求。(2)一般梁底筋放大1015%,负筋不放大。(3)挑梁负筋、跨度或荷载较大的梁、抬墙的梁(受力相对不够明确)或其他重要的梁,配筋可再适当放大。注意核查裂缝和挠度。(4)连续梁配筋时,支座两侧的钢筋直径应尽可能相同,以便钢筋穿过支座,避免两侧不同的钢筋都在支座内锚固,造成节点钢筋过密,影响节点混凝土浇注。(5)连续梁邻跨跨度较大时,应根据弯矩包络图设计,有时小跨的负筋要通长设置。(6)除跨度、受力相当小的梁之外,梁底纵筋不宜出现只配两根的情况,因此在总配筋面积满足的前提下,宜改
24、为3 根直径小一级的钢筋。(7)当有较大次梁搭接时,应检查主梁附加箍筋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应设置吊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37 页 -7(8)边跨梁上部纵向筋如有受力要求,其平直段的锚固长度应注意满足规范要求(0.4Lae 等)。此时梁纵筋最大直径有相应限值。(9)梁配筋率宜在经济配筋率范围,并应满足最小限值。(10)卫生间处梁面标高同板面标高,以避免影响板上水管铺设或线角突出。(11)梁腹板高 450mm 时,需按规范要求设侧向纵向构造钢筋(腰筋)。注意梁腹板高度为梁有效高度减板厚。(12)屋面折梁应注意每层钢筋根数不宜多,避免交叉搭接处钢筋过密。(
25、13)混凝土墙下地梁按构造配筋,可取截面:(墙厚 5060)450500,主筋下部 316、上部 216,箍筋8200。1.5.3 柱配筋(1)构造柱配筋一般按照规范要求构造设置。根据地震设防烈度和所在位置,纵筋一般为412 或 414、箍筋6100/200。(2)独立的构造柱应按普通柱考虑及编号,其与框支柱的受力要求应注意,可以参照框架柱规范要求。1.5.4 线角配筋(1)墙身线脚尺寸60 时不配筋,施工时与梁整浇即可;其它线脚仅考虑控制微裂缝而配筋时,用6 钢筋即可。(2)外墙立面构造装饰柱配筋均可用10 钢筋。(3)窗间小柱建议仅在窗洞范围内设置。(4)立面外凸的构造柱,可以采用核心柱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 2022 别墅 结构 统一 做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