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小儿诊法概要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节小儿诊法概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小儿诊法概要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节小儿诊法概要第1页,此课件共50页哦目的要求目的要求n1熟悉小儿四诊内容和观察方法。熟悉小儿四诊内容和观察方法。n2掌握小儿望诊。掌握小儿望诊。n3.掌握小儿诊法的特点。掌握小儿诊法的特点。第2页,此课件共50页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n 1讲解小儿四诊内容、特点及注意事项。n(1)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n(2)闻诊:听啼哭声、语言声、呼吸声、咳嗽声、嗅气味。n(3)问诊:问病情、问年龄、问个人史、分娩史、预防接种史、遗传史。n(4)切诊:切脉、按诊:按头颅、颈腋、四肢、皮肤、胸腹。n2重点讲解望诊在小儿四诊中的重要作用。第3页,此课件共50页哦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2、n 诊断小儿疾病,同样采取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作为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n 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病理反应均不同于成人。且婴儿不会言语,有时较大儿童也不能正确反映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息气息,给诊断带来困难,所以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但是重视望诊,不等于单凭望诊就可以诊断疾病,而是应该四诊合参。第4页,此课件共50页哦一一.望诊望诊n儿科望诊可以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n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n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第5页,此课件共50页哦1.望神色望神色n望神色是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通过对小儿的目光
3、、神态、表情、动态、语言反应等方面综合观察,了解五脏精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n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望面色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以及邪气的所在。面部望诊中主要根据五色主病,即从小儿面部的色泽变化来诊断小儿病。第6页,此课件共50页哦n 2望形态望形态形指外形、形体,态指动态。n 3审苗窍审苗窍苗窍是指口、舌、目、耳、鼻及前后二阴。苗窍与脏腑关系密切,脏腑有病往往从苗窍中反应出来。n 4辨斑疹辨斑疹斑和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体征。凡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摸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称之为斑。第7页,此课件共50页哦n 5察二便察二便观察大小便的变化,对小儿疾病的辨证有重要意义。
4、新生儿及较小乳儿大便可呈糊状,日次左右,正常小儿的大便应色黄而干湿适中。n 6.看指纹看指纹指纹是指虎口之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可分为风、气、命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看指纹是对岁以下的小儿用以代替脉诊的一看指纹是对岁以下的小儿用以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种辅助诊法,可辨别婴幼儿疾病的病因、性质、以及估计预后等。第8页,此课件共50页哦二二.闻诊闻诊n,闻诊包括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及闻诊是运用听觉、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嗅气味等方面。第9页,此课件共50页哦三三.问诊问诊n 问诊是采集小儿病情资料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由于小儿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痛,乳儿不会语言,因
5、此儿科的问诊主要是向家长或保育员询问。n 1问年龄:问实足年龄。n 2问寒热:小儿发热可通过体温表测量,或通过接触的感觉来判断,如手足心热,头额热、受乳时口热等。第10页,此课件共50页哦n 3问汗小儿肌肤薄弱,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于病态。n 4问头身较大儿童每能述说头痛与眩晕,一般见于高热、贫血等。n 5问饮食如小儿能够按时乳食,食量正常而不吐泻,为正常现象 n 6.问二便询问小儿的二便情况,应着重了解排便次数及时间,大便质地和形色等。还应了解小便的量、色、质、气味及伴有症状等。n 7问胸腹n 8问睡眠问个人史个人史包括生产、喂养、发育等。第11页,此课件共50页哦n四四.切诊切诊n切诊
6、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方面。n(一)脉诊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若以呼吸定脉率,成人为一息四至,而小儿则在一息六至左右。如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计算:n 出生婴儿至(120140次分);n 1岁为至(110120次分);n 岁为至(110次分);n 岁为至(90次分);n 14岁与成人相同(7680次分)。n如较正常为快则为数脉,不足则为迟脉。n 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本病理脉象,用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第12页,此课件共50页哦(二)按诊n主要包括按压和触摸头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7、第13页,此课件共50页哦n 中医诊断小儿疾病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同样采取望、闻、问、同样采取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作为切四诊,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作为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n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病理反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病理反应均不同于成人。且婴儿不会言语,有时较大应均不同于成人。且婴儿不会言语,有时较大儿童也不能正确反映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儿童也不能正确反映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息气息,给诊断带来困难,所、叫扰,影响脉息气息,给诊断带来困难,所以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但是重视望以
8、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但是重视望诊,不等于单凭望诊就可以诊断疾病,而是应诊,不等于单凭望诊就可以诊断疾病,而是应该四诊合参。该四诊合参。第14页,此课件共50页哦一、望诊一、望诊n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通过对患儿全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通过对患儿全身或局部的观察,获得与疾病有关辨身或局部的观察,获得与疾病有关辨证资料的一种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诊断方法。儿科望诊可以。儿科望诊可以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包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第15页,此课件共50页哦
9、1望神色望神色n望望神色是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部神色是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通过对小儿的目光、神态、表情、动气色通过对小儿的目光、神态、表情、动态、语言反应等方面综合观察,了解五脏态、语言反应等方面综合观察,了解五脏精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凡精神振作精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凡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调匀,反应敏捷,均为气血调和,神气充调匀,反应敏捷,均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无病的表现,或虽有病,也多轻而易愈沛无病的表现,或虽有病,也多轻而易愈;反之精神萎靡,二目无神,面色晦暗,;反之精神萎靡,二目无神,面色晦暗,表情呆滞,呼
10、吸不匀,反应迟钝,均为有表情呆滞,呼吸不匀,反应迟钝,均为有病的表现,且病情较重。病的表现,且病情较重。第16页,此课件共50页哦n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望面色可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望面色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以及邪气的所在。面部望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以及邪气的所在。面部望诊中主要根据五色主病,即从小儿面部的色泽变化诊中主要根据五色主病,即从小儿面部的色泽变化来诊断小儿病。来诊断小儿病。n五色主病可归纳为五色主病可归纳为:n青色青色主惊、主风、主痛、主寒、主积。主惊、主风、主痛、主寒、主积。n红色(红色(或赤色)或赤色)主热、主痰、主惊悸。主热、主痰、主惊悸。
11、n黄色黄色主疳、主虚(脾虚)、主湿、主疟。主疳、主虚(脾虚)、主湿、主疟。n白色白色主寒、主虚(肺虚)、主吐泻、主疳。主寒、主虚(肺虚)、主吐泻、主疳。n黑色黑色主寒、主惊、主中恶,为恶候。主寒、主惊、主中恶,为恶候。第17页,此课件共50页哦n另外,还有五部配五脏的方法,就是根据另外,还有五部配五脏的方法,就是根据小儿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小儿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结合所属脏腑来推断病变的部位与性质。结合所属脏腑来推断病变的部位与性质。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第18页,此课件共50页哦n五脏与五部的关系五脏与五部的关系最早见
12、于钱乙的最早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鼻为脾,颏为肾。”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幼科幼科中对五脏中对五脏配五部加以补充,提出:配五部加以补充,提出:“左颊属肝,东方之位,左颊属肝,东方之位,春见春见微青者平微青者平,深青者病,白色者绝,深青者病,白色者绝”,“右颊属右颊属肺,西方之位居右,肺,西方之位居右,秋见秋见微白者平微白者平,深白者病,赤,深白者病,赤色者绝色者绝”,“额上属心,南方之位,额上属心,南方之位,火性炎上,火性炎上,故故居上,夏见微居上,夏见微赤者平,赤者平,深赤者病,黑色者绝深赤者病
13、,黑色者绝”,“鼻上属脾,中央之位,故居中而四时见,微鼻上属脾,中央之位,故居中而四时见,微黄者平黄者平,深黄者病,青色者绝深黄者病,青色者绝”,“下颏属肾,北方之位下颏属肾,北方之位,水性润下,故居下,冬见水性润下,故居下,冬见微黑者平,微黑者平,深黑者病,深黑者病,黄色者绝黄色者绝”。五色主病与五部配五脏可互为参照。五色主病与五部配五脏可互为参照。第19页,此课件共50页哦1.望形态望形态n形指;形体,态指动态。望形态包括观察病儿的形指;形体,态指动态。望形态包括观察病儿的形体和姿势动态等变化,以推断疾病的性质,主要形体和姿势动态等变化,以推断疾病的性质,主要观察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
14、发、指(趾)甲观察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几个方面。凡形体充满,筋骨强健,姿态自然,等几个方面。凡形体充满,筋骨强健,姿态自然,活动随意,均为健康的表现;若筋骨软弱,肌瘦形活动随意,均为健康的表现;若筋骨软弱,肌瘦形削,皮肤干枯,毛发萎黄,表情呆滞者,为先后天削,皮肤干枯,毛发萎黄,表情呆滞者,为先后天不足,多属有病。如头方发少,囟门迟闭,可见于不足,多属有病。如头方发少,囟门迟闭,可见于五迟证;头大颌缩,前囟宽大,头缝开解,眼睑下五迟证;头大颌缩,前囟宽大,头缝开解,眼睑下垂,多见于解颅。肌肉松弛,面色萎黄,多为脾虚垂,多见于解颅。肌肉松弛,面色萎黄,多为脾虚气弱。前囟及眼
15、睑凹陷,皮肤干燥,多见于婴幼儿气弱。前囟及眼睑凹陷,皮肤干燥,多见于婴幼儿泄泻之气虚液脱;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泄泻之气虚液脱;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青筋显现,多属疳证;毛发枯黄,发竖稀疏,容易青筋显现,多属疳证;毛发枯黄,发竖稀疏,容易脱落,为气血虚亏的表现;指甲菲薄,苍白质脆,脱落,为气血虚亏的表现;指甲菲薄,苍白质脆,为血虚之重证;指甲青紫或呈杵状,为心阳不足,为血虚之重证;指甲青紫或呈杵状,为心阳不足,气血淤滞。气血淤滞。第20页,此课件共50页哦n 正常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活动自如正常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活动自如,无痛苦或不适的表现。不同的疾病有不同,无痛苦或不适
16、的表现。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姿态。若小儿喜俯卧,常为乳食积滞;仰的姿态。若小儿喜俯卧,常为乳食积滞;仰卧少动,二目无神,多为久病、重病的表现卧少动,二目无神,多为久病、重病的表现;若项强肢搐,甚则角弓反张,多属惊风;若项强肢搐,甚则角弓反张,多属惊风;若翻滚不安,哭叫吵闹,两手捧腹,多为腹若翻滚不安,哭叫吵闹,两手捧腹,多为腹痛;若呼吸气急,咳逆鼻煽,多为肺炎喘嗽痛;若呼吸气急,咳逆鼻煽,多为肺炎喘嗽;若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多为哮喘。;若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多为哮喘。第21页,此课件共50页哦2.审苗窍审苗窍 n苗窍是指口、舌、目、耳、鼻及前后阴苗窍与苗窍是指口、舌、目、耳、鼻及前后阴苗窍与脏腑
17、关系密切,脏腑有病往往从苗窍中反应出来脏腑关系密切,脏腑有病往往从苗窍中反应出来n口口察口时应仔细观察口唇的颜色、润燥、和外形察口时应仔细观察口唇的颜色、润燥、和外形的变化口唇淡白为脾虚气血不足;唇色青紫为血的变化口唇淡白为脾虚气血不足;唇色青紫为血淤或寒证;唇色樱红为暴泻伤阴;口唇干燥为上津淤或寒证;唇色樱红为暴泻伤阴;口唇干燥为上津之证;齿为肾之余,齿龈属胃,齿龈红肿多属胃火之证;齿为肾之余,齿龈属胃,齿龈红肿多属胃火上冲;牙齿逾期不出,多为肾气不足;婴儿牙龈有上冲;牙齿逾期不出,多为肾气不足;婴儿牙龈有白色斑块,影响吮乳,俗称马牙;咽喉是呼吸于饮白色斑块,影响吮乳,俗称马牙;咽喉是呼吸于
18、饮食的通道,与肺胃相连,咽红发热,为风热外感;食的通道,与肺胃相连,咽红发热,为风热外感;咽红乳蛾肿大,为外感风热或肺胃之火上炎;口舌咽红乳蛾肿大,为外感风热或肺胃之火上炎;口舌粘膜破溃糜烂,为口腔炎症;若满口白屑,状如鹅粘膜破溃糜烂,为口腔炎症;若满口白屑,状如鹅口,为鹅口疮;若两颊粘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口,为鹅口疮;若两颊粘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为麻疹粘膜斑,周围红晕,为麻疹粘膜斑第22页,此课件共50页哦n 舌舌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质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若舌淡红润泽,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若舌体胖大,舌边齿痕,多为脾肾阳虚
19、,水饮体胖大,舌边齿痕,多为脾肾阳虚,水饮痰湿内停;舌红绛,舌体短缩,多为热盛痰湿内停;舌红绛,舌体短缩,多为热盛伤津,阴液枯涸,筋脉失养而挛缩;伤津,阴液枯涸,筋脉失养而挛缩;舌色舌色青紫肿胀为中毒;青紫肿胀为中毒;舌淡为气血两亏;舌质绛舌淡为气血两亏;舌质绛红,上有芒刺多为温热病邪入营血;舌红红,上有芒刺多为温热病邪入营血;舌红少苔为阴虚火旺;舌质紫暗为气滞血淤;少苔为阴虚火旺;舌质紫暗为气滞血淤;舌苔白腻为寒湿内停;舌苔厚腻为宿食内舌苔白腻为寒湿内停;舌苔厚腻为宿食内滞;滞;第23页,此课件共50页哦n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现代医学所称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现代医学所称“
20、地图舌地图舌”舌体局部剥蚀无苔,可剥去一处,也可剥舌体局部剥蚀无苔,可剥去一处,也可剥去数处,剥蚀边缘有白色隆起,一般开始均在出生去数处,剥蚀边缘有白色隆起,一般开始均在出生6个月以后,这种舌象多年不易消失,平时身体健个月以后,这种舌象多年不易消失,平时身体健康时没什么不适,多为胃之气阴不足。但在热病后康时没什么不适,多为胃之气阴不足。但在热病后,苔剥蚀范围增大,舌质变红,从而引起舌炎而疼,苔剥蚀范围增大,舌质变红,从而引起舌炎而疼痛,尤其吃咸、酸的东西,疼痛加重,常造成拒食痛,尤其吃咸、酸的东西,疼痛加重,常造成拒食。常为津伤阴亏,苔白为重,苔黄为热;。常为津伤阴亏,苔白为重,苔黄为热;花剥
21、苔的花剥苔的形成,是由于舌表面丝状乳头剥脱所致,但舌表面形成,是由于舌表面丝状乳头剥脱所致,但舌表面,上皮组织未受到影响,上皮组织未受到影响。中医认为。中医认为“舌为脾胃之外舌为脾胃之外候候”,多数属气阴不足所致。可用参苓白术散合沙,多数属气阴不足所致。可用参苓白术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以益气养阴。多数小儿服参麦冬汤加减。以益气养阴。多数小儿服23周后周后,剥蚀范围缩小,以致消失,但容易出现反复。,剥蚀范围缩小,以致消失,但容易出现反复。第24页,此课件共50页哦n舌上溃疡多为心火上炎;舌上溃疡多为心火上炎;舌体肿大,板硬麻木,舌体肿大,板硬麻木,舌色深红,活动不灵称木舌,多为心脾积热;舌色深红
22、,活动不灵称木舌,多为心脾积热;可用可用清心泻火,解毒消肿的方法治疗。内服泻心导赤汤清心泻火,解毒消肿的方法治疗。内服泻心导赤汤或清热泻脾散加减。或清热泻脾散加减。舌吐唇外,立即收回为吐舌舌吐唇外,立即收回为吐舌,多为心经有热所致,也可是惊风的先兆;,多为心经有热所致,也可是惊风的先兆;舌舌吐唇外,来回拌动,挥动不停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吐唇外,来回拌动,挥动不停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之象,也可见于小儿智力低下者。后,心气不足之象,也可见于小儿智力低下者。时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称舔舌,多因脾经伏热所致。作痒,称舔舌,多因脾
23、经伏热所致。第25页,此课件共50页哦n目目健康小儿黑睛圆大,神采奕奕,为肝肾健康小儿黑睛圆大,神采奕奕,为肝肾气血充沛之象反之目无光彩,两目无神或气血充沛之象反之目无光彩,两目无神或闭目不视,均为病态表现;若见瞳孔缩小或闭目不视,均为病态表现;若见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涣散无反应,病必严重。此外,还不等,或涣散无反应,病必严重。此外,还应观察眼睑、内外、白睛、瞳人的变化。应观察眼睑、内外、白睛、瞳人的变化。第26页,此课件共50页哦n鼻鼻察鼻主要观察鼻内分泌物和鼻形的变化。察鼻主要观察鼻内分泌物和鼻形的变化。鼻塞流清涕,为风寒感冒;流黄涕,为风热感鼻塞流清涕,为风寒感冒;流黄涕,为风热感冒;长期
24、流浊涕,气味腥秽,为肺经有伏热;冒;长期流浊涕,气味腥秽,为肺经有伏热;鼻翼煽动,伴呼吸急促,为肺气郁闭,见于肺鼻翼煽动,伴呼吸急促,为肺气郁闭,见于肺炎喘嗽;鼻孔干燥,为肺经燥热,或外感燥邪炎喘嗽;鼻孔干燥,为肺经燥热,或外感燥邪;鼻衄为肺经郁热,迫血妄行;麻疹患儿鼻准;鼻衄为肺经郁热,迫血妄行;麻疹患儿鼻准部出现疹点,为麻疹向外透发,顺证的表现。部出现疹点,为麻疹向外透发,顺证的表现。第27页,此课件共50页哦n耳耳是察耳的外形是判断小儿体质强弱的是察耳的外形是判断小儿体质强弱的一个标志。小儿耳壳丰厚,颜色红润,一个标志。小儿耳壳丰厚,颜色红润,是先天肾气充沛为健康的表现;反之则是先天肾气
25、充沛为健康的表现;反之则肾气不足或体质较差,如早产儿耳壳软肾气不足或体质较差,如早产儿耳壳软而紧贴两颞,耳舟不清;耳内流脓,为而紧贴两颞,耳舟不清;耳内流脓,为肝胆火盛。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肝胆火盛。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壮热多泪,常为麻疹之先兆;以耳垂兼壮热多泪,常为麻疹之先兆;以耳垂为中心弥漫肿胀,则痄腮的表现。为中心弥漫肿胀,则痄腮的表现。第28页,此课件共50页哦n二阴二阴男孩阴囊不松不紧是肾气充沛的表现男孩阴囊不松不紧是肾气充沛的表现。若阴囊松弛,多为体虚或发热;阴囊时肿。若阴囊松弛,多为体虚或发热;阴囊时肿时复,啼哭时肿大加甚,是疝气的表现;阴时复,啼哭时肿大加甚,是疝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节 小儿 概要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