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高考备考策略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高考备考策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高考备考策略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高考备考策略黄翠娟一、新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一)高考方案不明的问题。高考是悬在高中学校和师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高考的顾虑,极大地束缚了教师们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大家都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快,走得太远,不敢为天下先,惟恐“邯郸学步”;大家都担心新课程实验没搞好,高考又砸了锅。因此,有的教师一面按新课标要求上课,一面又要补充传统内容。学了新教材,再来做传统的习题,“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多走路、走弯路。另外,新课程不仅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老师们备课可参照的只有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课程标准、
2、黑龙江省思想政治模块教学内容目标与考核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而课标又过于笼统,教师在具体把握上有一定难度。(二)理念先行与行动滞后之间的矛盾。广大一线教师虽然都经过了新课程培训,学习了一些新课程理念,但在实践上有些教师习惯了轻车熟路的老一套,不愿另起炉灶,对新课程表现出抵触不满的情绪,致使课改在具体操作层面难以落地生根。我们习惯了从外部环境为课改找阻力,却缺少对自身的解剖和反思。鉴于学生总体的自主、探索能力还比较弱,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简单地选择了走师生都习惯的以灌输讲授为主的老路子。这样就导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3、能力的培养更是缺少机会。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善于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教学方法陈旧,不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不少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缺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论的获得不是习得而是被动接受,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等。例如,领学生做题,学生习惯了初中的方法(划背),文字题讲解思路-知识点-步骤-方法不会答。(三)教材自身存在的问题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等等,这样就使新的
4、教育理念很难有效落实。2、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教材的编者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例如,3、内容的展示、政治术语原理的出现顺序凌乱,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者没有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先后关系,没有作任何铺垫,突然出现新的概念、术语,原理的表达使用的术语前后不完全一致,这为教者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困难。违背了学生由浅人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例如,名师资料总
5、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8 页 -二、应对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1、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冲破原有固定思维的限制,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有来自教材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从教师这个层面来说,我们还习惯于用过去所形成的经验来教现在的新课程。比如用过去的考核标准、重难点的分析处理以及对过去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的掌握,来对待现在的教学,并运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其结果是增加了教学任务,课时更紧张了。而在面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时,老师一般不愿意打破以往多年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经验和模式,对新课程会有抱怨和抵触的情绪。其根源还是对新课
6、程的认识不深,准备不足,以及自身的惰性、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是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除参加省市一级的培训外,我们老师提前一周开学,在学校内部进行培训和学习,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先进省份的经验,研读先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通读教材,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通过学年会、教研组会、备课组会进行强化和渗透新课程理念,研究解决办法;设置教学主题,共同研讨、交流新课程实施的办法和体会。上一学期我们的教学主题是创设情境,搭设合理认知台阶;这一学期教学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大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在研讨和交流中得到启发和调整。2、认真研究和解读新课程新课标,按新课标
7、的要求把握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黑龙江省思想政治模块教学内容目标与考核标准提供的内容目标和考核要求,不仅是模块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也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依据。它为教与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正确的导向,同时它还在整合课程资源、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转变角色,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但是,课标过于笼统,教师在具体把握上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课标分解工作,制定了海林市高级中学新课程课表分解表,我们对每个知识点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进行了认真的分解,为教师准确理解课标把握教材奠定了基础,也为新一届高一政治课教学做了铺垫。这也有利于我们再回头看时分析、总结、完
8、善。现在我们每一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课标分解教案集”。但由于形式要求和时间关系,这一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有待下一年进一步完善。3、加强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开展研讨课活动新课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新课程使我们新、老教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为提高对教材的理解与准确把握,集体备课更加突显其重要性。我们要求各备课组精心安排备课组的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备课组定时、定点、定内容备课,集体备课要有主备课人,要备教学进度、思路、重点、难点等,还有对教材、教法的研究,研究教材的处理,如补充、调整、整合,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学法等。我们在每学期的不
9、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研讨主题:有新课教学的研讨、复习课的研讨、试卷讲评的研讨等,大家通过共同听课,共同研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得到共同提高。另外,我们在各个学科都实行导师制,这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从教师层面来说,我们各个备课组都会安排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做年青教师的指导老师,指导他的教学,(虚心请教,耐心指导,推门听课),促进了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老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从学生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根据学生需要,为他制定一名导师,对他进行全面关注,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10、页,共 8 页 -他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师生关系更加和谐。4、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安排课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设好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但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有一个知识和活动的关系需要我们去处理。加强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中强化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整体设置,我们的安排是:高一高二高三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每周 2学时,共36 学时必修 每周 2学时,选修每周2 学时,共 72 学时必修
11、每 周 2学时,选修每周2 学时,共 72 学时必 修每周2学时,选修每周2 学时,共 72 学时每 周 4学时,共 72学时每周 4学时,共72 学时必修:经济生活必修:政治生活必修:生活与哲学必 修:文化生活选 修 课程高考备考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选 修 课程1)必修课 4 个模块,即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安排在高一、高二完成,需4 个学段。每个模块需36 学时,共 8 学分。2)选修课 6 个模块,即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科学思维常识。主要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 2 个学段,高三第二学期主要进行高考复习。
12、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指导和帮助学生选课和制定三年课程修习计划。鼓励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强化实践环节,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恰当地处理好知识与活动的关系,丰富教学内容。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从教材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在本学期的选修课中,我们在选修二开设了时事讲座,分别就学生关心的“汶川地震”、“改革
13、开放三十年”、“大国关系系列”等主题,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另外,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专门组织学生制作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图片展“的一期壁报,图文并貌,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虽然对改革开放认识不深,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调查走访、向家长咨询、上网搜集资料,提升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对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过去,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的兴趣。有些学生认为,政治课平时学不学都行,到考试时集中突击一下就行。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科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相脱节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
14、能”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政治课成绩优秀,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8 页 -参加集体活动时却总是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互相嫉妒,缺乏团队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这与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是有一定关系的。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只要满足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了要满足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5、二是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我觉得所有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改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政治教学德育主渠道的作用。5、采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材处理策略(1)有所突出,各课突出关键词主干观点,第一课的核心是
16、介绍“货币理论”。(2)有所引伸,降低学生起步的门槛,第一课第一框题调整为两节课,围绕货币的“神”(神在何处、为什么神)和“奇”(奇在何方、为什么奇)两个问题展开,货币的“奇”主要通过货币形态的发展来认知,“神”主要通过货币的职能来理解。(3)有所改造,利用时事新闻、生活热点设计阅读材料,取代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的部分探究活动,关于“公司的经营”就有许多典型案例可供学生讨论分析(例证:肯德基和麦当劳)。(4)有所省略,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新时代的劳动者、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由现状到目标,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就
17、分别省下一课时时间。(5)有所调整,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我们感觉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知识条理不够清晰。在知识条理性方面,老教材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每一课知识,每一框知识的联系都很紧密,过渡自然。而新课程为了能够更贴近生活,将后面的知识放到前面讲,甚至有些解释性的知识和基本理论被省略。在某种程度上,知识发生了脱节,缺乏连贯性。比如,讲到市场调节的优点与局限性时,学生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高考备考策略 2022 谈谈 新课程 理念 政治 高考 备考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