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钣金工程师手册[] .pdf
《2022年钣金工程师手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钣金工程师手册[]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1 頁,共22 頁一 般 折 弯 1:(R=0,=90)L=A+B+K1.当 0 T0.3 时,K =02.对 于 铁 材:(如 GI,S G CC,SECC,CRS,S PTE,S US 等)a.当 0.3 T 1.5 时,K =0.4 Tb.当 1.5T 2.5 时,K =0.35Tc.当T 2.5 时,K =0.3T3.SUS T 0.3 K =0.25T 4.对 于 其 它 有 色 金 属 材 料 如 A L,CU:当T0.3 时,K =0.5 T一 般 折 弯 2:(R 0=90)L=A+B+K K 值 取 中 性 层 弧 长1.当 T 1.5 时K =
2、0.5 T2.当 T 1.5 时K =0.4 T注:当 用 折 弯 刀 加 工 时R2.0,R=0处理AB中 性 層一 般 折 弯 3(R=0 90)L=A+B+K 1.当 T0.3 时K =02.当 T0.3 时K =(/9 0)*K注:K 为 90 时 的 补 偿 量AB一 般 折 弯(R 0 90)L=A+B+K 1.当 T 1.5 时K =0.5 T2.当 T 1.5 时K =0.4 TK 值 取 中 性 层 弧 长注:当R 2.0,且 用 折 刀 加 工 时,则 按R=0 来 计 算,A B 依 倒 零 角 后 的 直 边 长 度 取 值ABRZ 折 1(直边段差).1.当 H 5T
3、 时,分两次成型时,按两个 90折弯计算2.当 H 5T 时,一次成型,L=A+B+KK 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2 頁,共22 頁Z 折 2(非平行直边段差).展开方法与平行直边Z 折方法相同(如上栏),高度 H 取值见图示Z 折 3(斜边段差).1.当 H 2T 时当70时,按 Z折 1(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即:展开长度=展开前总长度+K(此时 K =0.2)当70 时完全按Z 折 1(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2.当 H 2T 时,按两段折弯展开(R=0 90).Z 折 4(过渡段为两圆弧相切)
4、:1.H2T 段差过渡处为非直线段为两圆弧相切展开时,则取两圆弧相切点处作垂线,以保证固定边尺寸偏移以一个料厚处理,然后按Z 折 1(直边段差)方式展开2.H2T,请示后再行处理圓弧相 切線抽 孔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一般抽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参数见右图(设预冲孔为X,并加上修正系数0.1):1.若抽孔为抽牙孔(抽孔后攻牙),则 S 按下列原则取值:T 0.5 时取 S=100%T 0.5 T 0.8 时取 S=70%T T 0.8 时取 S=65%T 一般常见抽牙预冲孔按附件一取值2.若抽孔用来铆合,则取 S=50%T,H=T+T+0.4(注:T 是与之
5、相铆合的板厚,抽孔与色拉孔之间隙为单边0.100.15)3.若原图中抽孔未作任何标识与标注,则保证抽孔后内外径尺寸;4.当预冲孔径计算值小于1.0 时,一律取 1.0DDABCEFTdSXR=SH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3 頁,共22 頁反 折 压 平L=A+B-0.43T(K =0.43 T)1.压 平 的 时 候,可 视 实 际 的 情 况 考 虑 是 否 在 折 弯 前 压线,压 线 位 置 为 折 弯 变 形 区 中 部;2.反 折 压 平 一 般 分 两 步 进 行V 折 30反 折 压 平故 在 作 展
6、 开 图 折 弯 线 时,须 按 30折弯线画,如图所示:N 折1.当N折 加 工 方 式 为 垫 片 反 折 压 平,则 按L=A+B+K 计 算,K 值 依 附 件 中 参 数 取 值.2.当N折 以 其 它 方 式 加 工 时,展 开 算 法 参 见“一般 折 弯(R 0 90)”如果折弯处为直边(H 段),则按两次折弯成形计算:L=A+B+H+2K(K=90 展开系数)备 注:a.标注公 差 的 尺 寸 设 计 值:取 上 下 极 限 尺 寸 的 中 间 值 作 设 计 标准值.b.对 于 方 形 抽 孔 和 外 部 包 角 的 展 开,其 角 部 的 处 理 方 法 另 行 通 知,
7、其 直 壁 部 分 按90 折 弯 展 开6.3.2.折床的加工工艺参数:折床使用的下模V 槽通常为5TV,如果使用5T-1V 则折弯系数也要相应加大,如果使用 5T+1V 则折弯系数也要相应减小.(T 表示料厚,具体系数参见折床折弯系数一览表)折弯系数一览表材质料厚折弯系数5 T V(外尺寸)5T V(内尺寸)5T-1V(内尺寸)5T+1V(内尺寸)(2-k)*T=Kk*T=Kk*T=Kk*T=KAL 1.0 1.62*1.0=1.620.38*1.0=0.380.5*1.0=0.5 0.25*1.0=0.25 1.5 1.64*1.5=2.460.36*1.5(7V)=0.540.36*1
8、.5=0.54 0.347*1.5=0.52 2.0 1.6*2.0=3.20.4*2.0(10V)=0.80.47*2.0(8V)=0.94 0.4*2.0(12V)=0.8 2.5 1.6*2.5=4.00.4*2.5(12V)=1.00.48*2.5(10V)=1.2 0.41*2.5(14V)=1.03 3.0 1.6*3.0=4.80.4*3.0(12V)=1.20.48*3.0(10V)=1.44 0.41*3.0(14V)=1.23 SUS 0.6 1.8*0.6=1.10.2*0.6=0.120.416*0.6=0.25=0.8 1.8*0.8=1.440.2*0.8=0.16
9、0.3*0.8=0.24 0.05*0.8=0.04 1.0 1.79*1.0=1.80.21*1.0=0.210.316*1.0=0.32 0.042*1.0=0.042 1.2 1.83*1.2=2.20.17*1.2=0.20.33*1.2=0.4 0.1*1.2=0.12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4 頁,共22 頁1.5 1.82*1.5=2.73 0.18*1.5(7 V)=0.27=2.0 1.78*2.0=3.56 0.22*2.0(10V)=0.440.36*2.0(8V)=0.72 0.07*2.
10、0(12V)=0.14 SPCC 0.8 1.6*0.8=1.280.4*0.8=0.320.46*0.8=0.37 0.25*0.8=0.2 1.0 1.65*1.0=1.650.35*1.0=0.350.46*1.0=0.46 0.28*1.0=0.28 1.2 1.65*1.2=2.0 0.35*1.2=0.420.466*1.2=0.56 0.23*1.2=0.28 1.5 1.65*1.5=2.50.353*1.5(7V)=0.530.453*1.5=0.68 0.24*1.5=0.36 2.0 1.67*2.0=3.34 0.33*2.0(10V)=0.660.5*2.0(8V)=
11、1.0 0.19*2.0(12V)=0.38 2.3 1.7*2.3=3.910.3*2.3(12V)=0.69=2.5 1.65*2.5=4.10.35*2.5(12V)=0.88=6.3.3 折弯的加工范围:6.3.3.1 折弯线到边缘的距离大于V 槽的一半.如 1.0mm 的材料使用4V 的下模则最小距离为2mm.下表为不同料厚的最小折边:料厚折弯角度90料厚折弯角度90最小折边V 槽规格最小折边V 槽规格0.10.4 3.5 4V 1.51.6 5.5 8V 0.40.6 3.5 4V 1.72.0 6.5 10V 0.70.9 3.5 4V 2.12.5 7.5 12V 0.91.0
12、 4.5 6V 2.63.2 9.5 16V 1.11.2 4.5 6V 3.33.5 14.5 25V 1.31.4 5 7V 3.54.5 16.0 32V 注:如折边料内尺寸小于上表中最小折边尺寸时,折床无法以正常方式加工,此时可将折边补长至最小折边尺寸,折弯后再修边,或考虑模具加工。当靠近折弯线的孔距小于表中所列最小距离时,折弯后会发生变形:板 料 厚 度 0.6 0.8 0.9 1.0 1.1 1.2 1.3 1.41.51.6 2.0 2.2 2.5最 小 距 离2.02.53.03.54.05.05.56.3.3.2 反折压平:当凸包与反折压平方向相反,且距折弯线距离L2.5t,
13、压平会使凸包变形,工艺处理:在压平前,将一个治具套在工件下面,治具厚度略大于或等于凸包高度,然后再用压平模压平。6.3.3.3 电镀工件的折弯必须注意压痕及镀层的脱落(在图纸上应作特别说明)。6.3.3.4 段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5 頁,共22 頁加 工 工 件陰 影 部 分 為 無 干 涉 加 工 區 域陰 影 部 分 為 無 干 涉 加 工 區 域从图中可看出段差的干涉加工范围.根 据 成 形 角 度 分 为 直 边 断 差 和 斜 边 断 差,加 工 方 式 则 依 照 断 差 高 度 而 定.直 边
14、断 差:当 断 差 高 度h 小 于 3.5倍 料 厚 时 采 用 断 差 模 或 易 模 成 形,大 于 3.5 倍 料 厚 时 采 用正 常 一 正 一 反 两 折 完 成.斜 边 断 差:当 斜 边 长 度 l 小 于 3.5 倍 料 厚 时 采 用 断 差 模 或 易 模 成 形,大 于 3.5 倍 料 厚 时 采 用 正常 一 正 一 反 两 折 完 成.直边断差斜边断差以,钨极氩弧焊一般只适于焊接厚度小于6mm的工件。基本符号是表示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国标GB324-88 中规定的 13 种基本符号见表7-3。焊缝辅助符号是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国标GB324-88 中规定
15、的三种辅助符号见表7-4。焊缝辅助符号是为了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而采用的符号。国标GB324-88 中规定的补充符号见表7-5。焊缝尺寸符号是表示坡口和焊缝各特征尺寸的符号。国标GB324-88 中规定的16 个尺寸符号见表7-6。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6 頁,共22 頁表 7-4:焊缝辅助符号序号名称示意图符号说 明1 平面符号焊缝表面齐平(一般通过加工)2 凹面符号焊缝表面凹陷3 凸面符号焊缝表面凸起表 7-5:焊缝补充符号序号名 称示意图符号说明1 带垫板符号表示焊缝底部有垫板2 三面焊缝符号表示三面带有
16、焊缝3 周围焊缝符号表示环绕工件周围焊缝基本符号焊缝尺寸符号辅助符号指引线焊缝补充符号基准线(虚线)基准线(实线)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7 頁,共22 頁4 现场符号表示在现场或工地上进行焊接5 尾部符号可以参照 GB5185标注焊 接 工 艺 方法 等内容表 7-6焊缝尺寸符号符号名 称示意图符号名 称示意图工件厚度a坡口角度b 根部间隙l 焊缝长度p 钝边n 焊缝段数c 焊缝宽度e 焊缝间距d 熔核直径K 焊脚尺寸S 焊缝有效厚度H 坡口深度N 相同焊缝数量符号h 余高R 根部半径坡口面角度7.4焊接符号在图
17、面上的位置7.4.1 基本要求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8 頁,共22 頁完整的焊缝表示方法除了上述基本符号辅助符号补充符号以外还包括指引线一些尺寸符号及数据。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必须通过指引线及有关规定才能准确的表示焊缝。指引线一般由带有箭头的指引线(简称箭头线)和两条基准线(一条为实线另一条为虚线)两部分组成。7.4.2 箭头和接头的关系下图实例给出接头的箭头侧和非箭头侧的含义7.4.3 箭头线的位置箭头线相对焊缝的位置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标注V单边 VJ形焊缝时箭头线应指向带有坡口一侧的工件。必要时允许箭头线弯
18、折一次。7.4.4 基准线的位置基准线的虚线可以画在基准线的实在线侧或下侧基准线一般应与图样的底边平行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与底边垂直。7.4.5 基本符号相对基准线的位置如果焊缝和箭头线在接头的同一侧即将焊缝基本符号标在实线侧。如下图表 7-3:焊接基本符号接头 B 接头 B 的箭头侧接头 B的非箭头侧接头 A 的非箭头侧接头 A 接头 A 的箭头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9 頁,共22 頁序号名称示意图符号1 卷边焊缝(卷边完全熔化)2 I 形焊缝3 V 形焊缝4 单边 V 形焊缝5 带钝边 V 形焊缝6 带钝边单
19、边V 形焊缝7 带钝边 U 形焊缝8 带钝边 J形焊缝9 封底焊缝10 角焊缝11 塞焊缝或槽焊缝12 点焊缝13 缝焊缝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10 頁,共22 頁如果焊缝在接头的非箭头侧则将焊缝基本符号标在基准线的虚线侧。标对称焊缝及双面焊缝时可不加虚线。7.5 焊缝尺寸符号及其标注位置7.5.1 焊缝尺寸符号及数据的标注原则如下图焊缝横截面上的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左侧焊缝长度方向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右侧坡口角度坡口面角度根部间隙等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上侧或下侧相同焊缝数量符号标在尾部当需要标注的尺寸数据较多又不易分
20、辨时可在数据前面增加相应的尺寸符号。当箭头方向变化时上述原则不变。?b P?H?k?h?s?R?c?d(基本符号)n 1(e)N P?H?k?h?s?R?c?d(基本符号)n 1(e)?b?b P?H?k?h?s?R?c?d(基本符号)n 1(e)N P?H?k?h?s?R?c?d(基本符号)n 1(e)?b 7.5.2 关于尺寸符号的说明确定焊缝位置的尺寸不在焊缝符号中给出而是将其标注在图样上。在基本符号的右侧无任何标注又无其它说明时意味着焊缝在工件的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在基本符号的左侧无任何标注又无其它说明时表示对接焊缝要完全焊透。塞焊缝槽焊缝带有斜边时应该标注孔底部的尺寸。7.6 焊接制
21、造工艺7.6.1 识图在制造过程中,对于工艺设计人员首先拿到图面时第一步要了解工件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了解客户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22 页 -钣金工艺手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第 11 頁,共22 頁要求的焊接内容包括焊接的位置采取焊接的方法是否需要打磨及其它特殊要求。了解客户的意图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我们后段所要采取的工艺流程。7.6.2 焊接方法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客户图面已经明确地标识出焊接的方法及要求是用烧焊还是采用点焊?焊缝多长?截面尺寸?但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我们会觉得将烧焊改为点焊更好时可以向客户确认更改焊接方式。7.6.3 点焊的工艺要求:7.6.
22、3.1 点焊的总厚度不得超过8mm,焊点的大小一般为2T+3(2T 表示两焊件的料厚),由于上电极是中空并通过冷却水来冷却.因此 电极 不能无限制的减小,最小直径一般为34mm.7.6.3.2 点焊的工件必须在其中相互接触的某一面冲排焊点,以增加焊接强度,通常排焊点大小为1.52.5mm高度为 0.3mm 左右.7.6.3.3 两焊点的距离:焊件越厚两焊点的中心距也越大,偏小则过热使工件容易变形,偏大则强度不够使两工件间出现裂缝.通常两焊点的距离不超过35mm(针对 2mm 以下的材料).7.6.3.4 焊件的间隙:在点焊之前两工件的间隙一般不超过0.8mm,当工件通过折弯后再点焊时,此时排焊
23、点的位置及高度非常重要,如果不当,点焊容易错位或变形,导致误差较大.7.6.3.5 点焊的缺陷:(1)破损工件的表面,焊点处极易形成毛刺须作抛光及防锈处理.(2)点焊的定位必须依赖于定位治具来完成,如果用定位点来定位其稳定性不佳.7.6.3.6 点焊的干涉加工范围:以下是焊机点焊的示意图,图中的数据为加工范围.小 於 等 於 124大於等於74焊 點焊 點大于等于小 於 等 於7.6.4 氩弧焊: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电弧焊7.6.4.1 氩焊产生的热量特别大,对工件有很大影响,使工件很容易变形,而薄材则更容易烧坏.7.6.4.2 铝材的焊接:铝及铝合金的溶点低,高温时强度和塑形低,焊接不慎会烧
24、穿且在焊缝面会出现焊瘤.如果两铝材平面焊接,通常在其中一面冲塞焊孔,以增强焊接强度.如果是长缝焊,一般进行分段点固焊,点焊的长度为 30mm 左右(金属厚度2mm5mm).7.6.4.3 铁材的焊接:两工件垂直焊接时,可考虑在这两个工件上分别开工艺定位孔及定位口使其自身就能定位.且端口不能超出另一工件的料厚,也可以冲定位点,使工件定位且需用夹具将被焊处夹紧,以免使工件受热影响而导致尺寸不准.7.6.4.4 氩弧缺陷:氩弧焊容易将工件烧坏,导致产生缺口.焊后的工件需要在焊接处进行打磨及抛光.当工件展开发生干涉或工件太大,可考虑(与客户协商)将该工件分成若干部分然后通过氩弧焊来克服,使其被焊成一体
25、.7.6.5 CO2保护焊7.6.5.1 一般适用于大于2mm 厚的钢材焊接,象低熔点金属如:铝、锡、锌等不能使用7.6.5.2 CO2保护焊的常见缺陷有:裂纹、未熔合、气孔、未焊透、夹渣、飞溅、熔透过大等。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22 页 -第 12 頁,共22 頁7.6.6 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与CO2保护焊优缺点比较优点缺点手工电弧焊焊接材料广、使用场合广、接头装配质量要求低工作效率低、焊接质量依赖操作工人技术性较强CO2保护涵生产效率高、焊接成本低、焊缝抗锈蚀能力强、焊接形成过程易观察,易于控制焊接质量焊接表面不平滑、飞溅较多、设备复杂、施工场合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钣金工程师手册 2022 金工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