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第二章同步习题及答案(13页).doc
《物流管理第二章同步习题及答案(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第二章同步习题及答案(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流管理第二章同步习题及答案-第 13 页第二章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同步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 2、货品具有供应商、货品特性、数量和进货规定四个特征。( ) 3、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 4、规模较大的仓库中,人员分工比较细,可能包括仓管人员、搬运人员、理货拣货和补货人员等。仓管人员负责盘点作业,拣货人员负责拣货作业,补货人员负责补货作业,搬运人员负责入库、出库搬运、翻堆作业。( ) 5、仓储系统中的设备只是指储存设备。( ) 6、在选
2、择搬运与输送设备时,需考虑货品特性、货品的单位、容器、托盘等因素,以及作业流程与状况、货位空间的配置等,同时还要考虑设备成本与使用操作的方便性。( ) 7、储存货品的空间叫做储存空间,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 ) 8、储存空间指的是仓库中所有的空间。( ) 9、作业空间指为了作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必备的空间,如作业通道、货品之间的安全间隙等。( ) 10、在规划仓库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在空间、人力、设备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宽敞的空间总是有利的。( ) 11、仓储空间规划的成功与否,需要从空间效率、作业时间、货品流量、作业感觉等四个方
3、面进行评价。( ) 12、仓储成本主要指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等。( ) 13、空间效率主要指储存品特性、储存货品量、出入库设备、梁柱、通道的安排布置等。( ) 14、仓储空间评价指标中流量指标的流量评估基准以月为单位,即以每月的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三项数值来运算,其值在O1之间,越接近1说明库存的周转率越低。( ) 15、只有综合考虑保管场所的平面和高度两方面因素,才能使仓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 16、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形式只有就地堆码、上货架存放、架上平台存放三种形式。( ) 17、地面堆码适合大量可堆叠货品的储存。( ) 18、地面堆码可以兼顾先进先出原则。(
4、 ) 19、仓库的主要作业是货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作业。入库、出库作业时间一般较短,而货品在库时间较长。( ) 20、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 21、一般的储存方式有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和共同储存等。( ) 22、定位储存是指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品不能互用货位,因此,在规划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 23、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 24、随机原则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确定储存位置,而且通常按货品
5、所属供应商的不同储存于靠近出入口的货位。( ) 25、定位储存的优点主要是由于货位可共用,因此只需按所有库存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 ) 26、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 ) 27、周转率差别大的商品适合于分类储存的储存方式。( ) 28、种类少或体积大的货品适合于定位储存的方式。( ) 29、随机分类储存是指每一类货品有固定存放位置,但在各类储区内,每个货位的指派是随机的。( ) 30、随机储存的优点主要是既具有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节省货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缺点
6、主要是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 ) 31、周转率越小的货物应该离仓库出入口越近。( ) 32、产品互补性原则是指互补性高的货品也应存放在邻近位置,以便缺货时可迅速以另一品项替代。( ) 33、烟、香皂和茶叶可以存放在一起。( ) 34、先进先出的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例如:感光纸、软片、食品等。( ) 35、若在产品形式变化少、产品寿命剧期长、保管时不易发生损耗、破损时,则需考虑先进先出的管理费用和采用先进先出所带来的效益,两者比较后,再来决定是否要采用先进先出原则。( ) 36、对于食品或易腐败变味的货品,此时应考虑的是先到期先出货的原则。因此应将保存期最新鲜的
7、货品先出库。( ) 37、依据重量特性原则,若是以人手进行搬运作业时,人的腹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腹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品或小型货品。( ) 38、人工分配货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机等设备投入费用少。但是其缺点是分配效率低、出错率高、需要大量人力。( ) 39、PDCA周期是一个连续型程序,需要不断检查现有绩效,进而开发计划以驱动新的改进。( ) 40、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仓库生产成果及仓库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的总和。指标的种类由于仓库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或仓库的经营性质不同而有繁有简。( ) 41、若站台使用率低,站台高峰率高,表示虽车辆停靠站台时间平均不高,站台停车
8、泊位数量仍有余量,但在高峰时间进出货仍存在拥挤现象,此种情况主要是没有控制好进出货时间段而引起的。关键是要将进出货车辆的到达作业时间岔开。( ) 42、若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高,且进出货时间率也高,表示进出货人员平均每天的负担不轻,原因是:进出货作业人员过多和商品进出货处理比较繁杂、进出货人员作业效率较低。( ) 43、若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低,但进出货时间率高,表示虽仓库一日内的进出货时间长,但每位人员进出货负担却很轻。原因出在仓库目前的业务量过大。可考虑增加进出货人员,以减轻每人的工作负担。( ) 44、对比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可比指标(或数量)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寻差距
9、、查原因。( ) 45、纵向类比分析是将仓储的有关指标在同一时期相同类型的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 46、横向动态对比分析是将仓储的同类有关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如本期与基期(或上期)比、与历史平均水平比、与历史最高水平比等。( ) 47、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分析影响指标变化的各个因素以及它们对指标各自的影响程度。( ) 48、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做法是,假定影响指标变化的诸因素之中,在分析某一因素变动对总指标变动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个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都必须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因素),然后逐个进行替代某一项因素单独变化,从而得到每项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 ) 49、程序分析使人们懂
10、得流程如何开展工作以便找出改进的方法。仓库生产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流程控制过程,所以,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于在仓库绩效管理中使用。( ) 50、订购周期是指从确定对某种商品有需求到需求被满足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称为提前期。其中包括了订单传输时间、订单处理和配货时间、额外补充存货时间三个变量。( ) 51、库存管理者的责任就是测量特定地点现有库存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库存数量的增减。这种测量和跟踪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其主要的区别是速度和精确性。( ) 52、通常情况下周转率高的商品毛利率高,而周转率低的商品毛利率则较低。( ) 53、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它是一种从名
11、目众多、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 ) 54、ABC分类法中C类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 ) 55、CVA分析法中归为最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允许缺货。( ) 56、通常使用的库存控制系统有以下两种类型。定量订货系统(固定订货数量,可变订货间隔);定期检查系统(固定订货间隔,可变订货数量)。( ) 57、需求驱动精益供应系统是指按生产需求的准确数量及时间订货。( ) 58、定量库存控制也称订购点控制,是指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购点
12、)时,按固定的订购数量进行订购的方式。( ) 59、使用EOI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时必须满足的假设条件之一是允许缺货。( ) 60、库存持有成本是指为保持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它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变动成本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有关,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破损和变质损失、安全费用等。变动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存储空间成本和库存风险成本。( ) 61、订购成本是指企业向外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的成本,是企业为了实现一次订购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费用的总和。它与订购次数无关,所以它属于固定成本。( ) 62、库存连续补货方式一
13、般适用于散装原材料或组装用零部件产品,相对应的供应方式是由初始供应商以密切配合的方式向最终组装厂商供货。适用的产业包括诸如汽车制造业或消费品生产产业。( ) 63、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也称为固定订购周期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来订购(一个月或一周等),而订购数量也是固定的。( ) 64、定期库存控制方法与定量库存控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必严格跟踪库存水平,减少了库存登记费用和盘点次数。( )65、如果发生外部短缺,将导致以下情况发生延期交货、失销、失去客户的情况。( )66、维护、维修和运作(MRO)所需要的一般零部件和办公用品的供应往往通过外包安排实现。( ) (二)单选题 1、关
14、于仓库流量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 B、仓库流量=出库货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C、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存货量 D、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入库量+出库量+存货量)2、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货位分配原则 B、储存策略 C、机械设备的作业能力 D、仓库的面积3、随机储存适用的场合除了种类少或体积较大的货品之外还有( )。 A、库房空间有限,需尽量利用储存空间 B、易燃货品 C、重要货品 D、储存条件对货品储存非常重要时4、分类随机储存兼具分类储存及随机储存的特色,需要的储存空间应为( )。 A、与分类储存相同 B、大于
15、分类储存 C、小于随机储存 D、介于两者之间5、适用于周转率很小,存放时间较长的货品应该采用的货位编码方式是( )。 A、区段方式 B、货品类别方式 C、地址式 D、坐标式6、考核进出货人员工作分配及作业速度,以及目前的进出货时间是否合理的仓储绩效指标是( )。 A、站台利用率 B、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 C、设施空间利用率 D、库存周转率7、指标分析法中使用最普遍、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对比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平衡分析法 D、帕累托图法8、CVA分析法中归为最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9、
16、CVA分析法中归为较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10、CVA分析法中归为中等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11、CVA分析法中归为较低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12、库存控制管理的定量订货法中,关键的决策变量是( )。 A、需求速率 B、订货提前期 C、订货周期 D、订货点和订货量13、在定量订货法中,当订购点和订购量确定后,实现库存的自动管理
17、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A、永续盘点法 B、间断盘点法 C、定期盘点法 D、不定期盘点法14、在库存持有成本中反映企业失去的盈利能力的指标是( )。 A、存储空间成本 B、资金占用成本 C、库存风险成本 D、库存服务成本15、与库存决策最相关的商品价值是( )。 A、商品的成本 B、商品的销售额 C、商品的买价 D、商品的利润16、在定期订货法中既是安全库存水平的决定因素,又是自动确定每次订货批量的基础的指标是( )。 A、订货周期 B、订货点 C、最大库存水平 D、产品需求量 (三)多选题1、仓储管理的目标中除了空问利用率最大化以外还应包括目标有( )。A、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 B、所有货
18、品都能随时存取 C、货品的有效移动 D、保证货品的品质 E、良好的管理2、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 )。 A、储存空间 B、货品 C、成本 D人员 E、设备3、货品的特征包括( )。 A、供应商 B、货品特性 C、数量 D、进货规定 E、品种4、影响货品在储存空间摆放的因素除了货位单位和货品特性之外,还有( )。 A、货位策略的决定 B、货位指派原则的运用 C、补货的方便性 D、单位在库时间 E、订购频率5、在选择搬运与输送设备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货品特性 B、货品的单位 C、货品的容器和托盘D、作业流程与状况 E、货位空间的配置6、影响储存空间的主要因素有( )。 A、作业
19、 B、使用面积 C、人员 D、货品 E、设备7、判定仓储空问规划的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有( )。 A、仓储成本 B、空间效率 C、作业时间 D货品流量 E、作业感觉8、空间效率反映的是安排布置( )。 A、储存品特性 B、储存货品量 C、出入库设备 D、梁柱 E、通道9、货品流量主要指( )。A、进货量 B、保管量 C、拣货量 D、补货量 E、出货量10、仓库空间的评价指标包括( )。A、仓储成本指标 B、空间效率指标C、时间指标 D、流量指标 E、作业感觉指标11、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形式有( )。A、就地堆码 B、上货架存放 C、架上平台存放 D、空中悬挂 E、散堆12、储存方式一般包括( )
20、。A、定位储存 B、随机储存 C、分类储存 D、共同储存 E、分类随机储存13、定位储存可以应用的场合包括( )。A、储存条件对货品储存非常重要时 B、易燃货品 C、重要货品D、库房宅间较大 E、种类少或体积较大的货品14、分类储存通常可以采取的分类指标有( )。A、产品相关性 B、流动性 C、产品尺寸 D、重量 E、产品特性15、下列情况中属于分类储存适用的场合有( )。 A、易燃货品 B、库房空间较大 C、产品相关性大,经常被同时订购D、周转率差别大 E、产品尺寸相差大16、影响货位编码的因素有( )。A、保管货品的存储量B、流动率C、保管空间布置 D、使用的保管设备E、产品尺寸17、货位
21、分配方式的前期准备工作有( )。A、储存空间 B、储存设备 C、储存策略 D、储位编码 E、人员安排18、利用PDCA进行质量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 )。A、科学分析 B、严密控制 C、正确判断 D、及时处 E、全程监控19、仓储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科学性 B、可行性 C、协调性 D、可比性 E、稳定性20、下列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中属于进出货作业效率评价指标的有( ) A、站台利用率 B、设备空间利用率 C、站台高峰率 D、库存周转率 E、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21、下列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中属于储存作业评价指标的有( )。 A、站台利用率 B、设备空间利用率 C、呆废货品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管理 第二 同步 习题 答案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