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8篇.docx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学设计方案8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8篇精选教学设计方案8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篇1 课题:初春1课时 课型: 上课日期: 作者: 单位: 新授 初春1课时 课前预习: 自读诗歌,积累文中生字、生词,了解作家王宜振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新课标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求:“学习鉴
2、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 学习目标: 1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培养诗歌阅读能力,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评价任务: 1识记字词、作家作品常识。 2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重点: 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朱自清先生喜
3、欢春天,因为春天美在 2.林斤澜先生钟情于北国春风,是因为北国春风。(学生回忆课文,填空) 二、和朱自清先生的春对比,学习王宜振的初春 (一)、整体感知,读初春 1.从诗中勾画出作者着力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色?(学生边读边画)明确:毛毛雨、小树、新芽、新叶、蝴蝶、蜜蜂、蛙鸣、风筝等。 2.为什么这首诗有一种强烈的清新感? 明确:本诗都是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有哪些相相似之处?(学生对比阅读两篇文章) 明确:(1)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文字风格都细腻、清新、俏皮。 (3)都五官开放,多角度描写。 4.读初春思考:语言
4、风格想象特点 明确:语言风格:清新活泼 想象特点:想象的导向都是美化,美好的事物都是孩子气的,天真的. (二)、读三、四节,体会诗歌想象的特点(学生找想象的诗句品读) 明确:石子-蝴蝶;书中倾听-蜜蜂歌唱;池塘中的蝌蚪-美人的雀斑,甚至想到了夏天的情景。 小结:这样的想象奇特而又大胆,在这样超常的,陌生的想象中传达着初春景色的美好。 (三)、这四节诗中我们感受到了初春景物怎样的特点?(生读诗中相关语句)明确:小、嫩、新、美 “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一句让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是春天在摇摇晃晃吗?(是作者陶醉在这“小、嫩、新、美”初春的美景中,陶醉的摇摇晃晃。)小结:这样的想象仍然奇特而又大胆,超常
5、而又陌生. (四)、小诗让我们产生新鲜感的原因(生读诗,探究) 写作视角: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亲切,清新,可爱取胜。 语言特色:想象中的语言,拟人,比喻,想象奇特而又大胆,超常而又陌生,文字新颖而亲切;以新取胜。 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写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动,表达出春天的喜爱之情。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初春,知道了它写了什么,还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希望同学们课下这样的方法写写有关春天的文章。 板书设计: 毛毛雨新芽初蛙鸣风筝儿童心理 春蝴蝶蜜蜂爱春之情 蝌蚪教学反思 本课词的学习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预习提纲自学。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学生主动、投
6、 入,每个学生都在认真的按要求学习。总之,我会认真反思,再次修改,认真学习理念并落实,争取有所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篇2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1、读课题,懂得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2、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请补充好题目:纪昌_学射;纪昌学射_。 3、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讲述主要内容时,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予提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
7、得怎样? 交流对课题的补充情况,并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所填词语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填写: 纪昌认真学射、纪昌刻苦学射、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等,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从哪看出来的,重点指导读好第二、三自然段。 三、体会寓意 1、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2、总结: 纪昌学时这个故事,真的是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关于扁鹊的资料 二、板书课题,引导阅读 1、通过
8、交流,我们知道扁鹊是著名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扁鹊的故事板书课题扁鹊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结果吗? 2、那么,扁鹊为谁治病,结果是否如你们所料呢? 三、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检查读课文,汇报主要内容。学生汇报主要内容时,做以下板书: 蔡桓公神医扁鹊 全身疼痛死了无能为力跑了 2、细读课文,请写出这个有违常理的结果的原因,能写几条写几条。 四、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在小组内交流原因,形成小组意见;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结:小病是觉察不出来的,觉察出来已经晚了;小病不治终将酿成大病,即使是神医也救不了命;听到医生说自己有病,就不高兴;不接受别人
9、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是扁鹊和蔡桓公四次相见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提出来讨论。 五、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六、总结拓展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 2、理解文章中部分实词的活用和虚词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写景的特色。 2、对比、反衬的手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设想: 以读代讲,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课前准备
10、: 预习作业: 1、初读课文,找出你不熟悉的字,加以解决。 2、在解决生字的基础上,读顺课文。 3、回忆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可以由回顾单元提示中的本文与前两课的不同入手。 二、检查预习 1、字词认读强调:(1)部首的字:髻、鬟、鬣。补充:鬓、鬈、鬃等字,都与毛发有关系(可由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 3、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廿鹄鬣茗蹇髻鬟曝呷恶堕三、 熟读课文: 1、将生字带入文中,自由大声朗读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读互听,可以将文章分开,一人读一半,互相挑刺(可以从生字和断句方面。) 3、点读,(可以选择一男生和一女生赛读,剩余男女声侧耳倾听,注意长句的断句。)
11、 老师强调长句的断句:(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齐读熟悉。 三、译读: 1、自读自译方式:对着课文大声说译文,借助注释并调动原来的文言知识积累。 2、静悟:老师读译文,学生看课文。边听边领会。 3、齐读巩固 4、点画重点注释(老师自己决定) 四、当堂作业 强化记忆生字词第二课时 五、赏读 1、导入 会晤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先后担任过吴县知县、京兆校官等,中间两度告归。晚年定居沙市(今湖北省沙市)。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
12、才气和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有袁中郎全集。背景回放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西湖游记二则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由于所任职务比较清闲,使得他有空闲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写于此时。以上两点可以由有参考资
13、料的学生讲解。教师导入语:西湖游记中描写西湖全景的名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光如绫,温风如酒(可以先由学生自己回忆)。袁宏道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写景偏重表现自然之美,满井游记也有这样的特色。 2、默读课文:要求:(1)用欣赏的眼光读课文,说出自己的发现或提出一个有发现意义的问题。(2)同桌或者前后位的同学互相交流讨论。 3、探究(1)本文写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体现?目的:体会作者那颗善感的心。(2)你能试着发现本文在写景状物上有哪些特点吗?试试看谁最具备发现的眼光!最具备科学家的头脑!目的:积累学习写景方法。特色探幽:明确白描的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极
14、为简练单纯的笔法将其勾勒出来。如作者写柳条,只用将舒未舒,柔梢披风8个字,但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的风韵,以及杨柳的动态美都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写麦田,用浅鬣寸许个字便表现出初春麦苗的特征,文字也极为简练。这种简练的白描,有赖于作者对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拟人的写法。把景物拟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也便于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进作者的感情色彩。我们来看作者对鸟和鱼的描写: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这首先是因为作者心头荡漾着春天的喜悦。生动的比喻。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来写景的,如用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来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
15、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积雪融化后的山峦,这两个比喻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显得优美熨帖,同时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写人的,用若脱笼之鹄来表现自己终于得以出游的愉悦,真是再真切生动不过了。 4、理清线索,强化记忆,争取背诵第二自然段。二、主题探寻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三、基训巩固 作业 设计: 见知识盘点 教学设计方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昨晚睡的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如果学生不敢讲,可以教师先带头讲) 师:想
16、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的你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小朋友的课桌,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 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 2、畅谈梦想,融入梦境 生讲述梦境。教师鼓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梦的多彩。“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入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小朋友都听的入迷了”?等语言鼓励表扬学生。 师小结: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
17、牙著名画家达利,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呢? 请看画面:画面中画了哪些事物? 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生活一样吗? (3)体验情感,表现色彩: 师: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有几位同学也想给你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最欣赏哪一幅? 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有什么形象? 他们的梦境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板书:形象色彩 师生一起分析作品:不同的颜色体现了不同的梦境,带给我们门不同的感觉,老师还有两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 想一想: 1.画面中的主体形象采用了什么绘画方法? 2.画面使用了哪种绘画材料? 师:夸张的形象、大胆的色彩形成了多彩的梦。看了他们的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些灵感,同学们,你的梦是什么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教学 设计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