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总复习知识点打印版教学文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总复习知识点打印版教学文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总复习知识点打印版教学文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交流用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7、使用手掌日晷是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的原因。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11、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12、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 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的光。14、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3、-凸月-下弦月-蛾眉月)。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农历的一个月)。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20、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经计
4、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21、(太阳钟)师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2、(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2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4、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2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2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月相)。2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28、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9、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30、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31、(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32、(白天),
5、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3、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34、植物不仅会再不同季节例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和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35、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36、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的生活环境。37、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6、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答: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38、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39、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自西向东转40、温度变化与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答:太阳位置越高,温度越高,太阳位置越低,温度越低。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5 页 -此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交流用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课 光的行进一、填空1、光源一般是指(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生物光源的代表是(萤火
7、)。2、自然光源:(萤火、闪电、太阳光)等。3、人造光源:(灯泡、蜡烛、激光、篝火)等。4、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物体),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5、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都是沿(直线)行进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这个现象是中国古代(墨子)发现的。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再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称为(小孔成像)。二、问答1、小孔成像为什么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答:小孔所称的像左右相反是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上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上的
8、左侧。同理可解释小孔成像是上下颠倒的。2、设计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小孔的纸板。实验过程:把三张带孔的纸板固定直立,并互相平行,让三个小孔在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射,光能通过三个小孔,又让这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在用手电筒照射,光线不能通过三个小孔。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第二课:照镜子一、填空1、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 是最好的反光物体。2、镜子有(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同一个物体在这些镜子中的影像都不相同。3、平面镜中所成
9、的像是(正立)的,大小与实物 相等,在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大小与实物 不相等,在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大小与实物 不相等。4、家里的梳妆台用地市平面镜,汽车的后视镜用地市凸面镜,五官科医生用的是凹面镜。二、问答题1、将光洁的不锈钢勺子当镜子,分别用它的正面和反面照自己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前后移动勺子影像有什么变化?答:将光洁的不锈钢勺子当镜子,用它的正面(凹面)照一照自己,得到的影像是倒立的,用它的背面(凸面)照一照自己,得到的影像是正立的,向前移动勺子,影像会变大,向后移动勺子,影像会变小。第三课:研究透镜一、填空1、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再交界面上
10、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通过它观察物体,具有放大作用,还能使光线会聚,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3、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通过它观察物体,具有缩小作用,还能使光分散,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正立的虚像。4、由于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以防灼伤眼睛,导致失明。5、放大镜和老花眼镜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二、问答1、为什么小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2、通过红色的玻璃纸看黄色或者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总复习知识点打印版教学文案 2022 年苏教版五 年级 科学 复习 知识点 打印 教学 文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