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20).pdf
《分子热运动(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热运动(20).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 2、通过实验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 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初步了解此研究方法,从而认识分子动 理论的初步知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方法,经历从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其微观 机制,再利用微观模型解释更多宏观热现象的过程, 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本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物质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于物质的组成,学生无法
2、用肉眼观察到,只能 通过宏观的一些现象进行猜想、建立模型。通过气体扩散、液体扩散 和固体扩散的实例说明,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组成物质的分 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 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可以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所 以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 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学生对于“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在不同情况下对外体现不同”不容易理解,所以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本节教学难点。重点: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难点:
3、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玻璃管、酒精、水、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2 2 个)、玻璃板、装有硫酸铜和水的量筒(放置 2020 天和 1010 天)、红墨水、水 (温度不同)、胶头滴管、铅柱(两个)、钩码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长喙天蛾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思考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 你能闻到食物的香味吗?学生观看图片,了解长喙天蛾是根据四溢的 花香来寻找花蜜的。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入新课课前在白己身上喷香水,在教室内走一圈,你们能闻到味道吗?我们是如何闻到各种味道的?能闻到老师身上的香水味, 体会分子运 动
4、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新课内容 物质的构成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你对物质的构成有 什么想法?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 子就是分子、原子。并且这些粒子间存在空隙。展示一些物质分子结构图,这些图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到的,人 的肉眼和普通显微镜无法直接观察到。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 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我们是如何闻到物质的味道的呢?分子 间有没有作用力?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空隙, 即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 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了解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分子直径的大小, 认识到分子很小,无法 直接
5、观察到。学生进行猜想,对比猜想数据与实际数据,可以体会到分子的大小。利用思维上的冲突认识到分子是非常小的。分子热运动实验 1.1.在讲台上打开一个花露水瓶盖,前排同学有没有闻到味道?实验 2.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只能发生在气体间吗?能举一些实例吗?实验 3.3.在一个量筒内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水,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 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 热运动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