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三、实验原理:速度=路程/时间(v=s/t)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 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5.重复步骤 24,进行第二次测量。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五、实验记录与结论物理量路程 s/cm时间 t/s平均速度/(cm/s)第一
2、次50105第二次100156.7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23 页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蜡、海波、大号试管两支、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实验原理:实验结论:1 海波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 石蜡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实验步骤:按课本组装器材,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蜡,将温度计的上端悬挂在铁圈上,下端插入蜡中,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对盛有水的烧杯加热,注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当温度上升至40时,每隔1 min 记
3、录一次示数,直到固体蜡完全熔化,再继续加热几分钟;将盛蜡的试管换成盛海波的试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23 页 -实验名称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仪器和器材:激光笔,1/4 圆的玻璃片和木板各2 片,铁夹平面镜一小片,记号笔,刻字用的胶面纸,木块铰链(2 个),金属棒。实验过程: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光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放射光线和
4、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23 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5、。(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记录数据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155相等288相等377相等2.实验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23 页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
6、,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 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4)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 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 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
7、.凸透镜的焦距=10 。2.记录数据:物距 u的大小成像情况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23 页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实验名称: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三、实验器材:铝块(或铁块)、直尺等。四、实验步骤:1、用直尺测出铝块1、铝块 2、铝块 3 的体积,将数据填入表格。2、用已经调好的天
8、平测出铝块1、铝块 2、铝块 3 的质量,将数据填入表格。3、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五、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次数物体体积 v/cm3 质量 m/g 1 铝块 1 10 27 2 铝块 2 20 54 3 铝块 3 30 81 六、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23 页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的八年级下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铅笔,刻度尺。三、实验原理:g=G/m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9、: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4)将 5 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5)整理器材。(3)实验结论:重 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成正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23 页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实验器材:两面带钩的小车、带两个定滑轮的木板、细线两根、钩码4 个。实验过程:1 检查器材。2 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小车的两端系上细线并放在木板上,在跨过定滑轮的两边的细线上分别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3 在两边的细
10、线上分别挂上相同数目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4 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 F1和 F2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结论:由钩码个数可知两边拉力的大小的关系,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23 页 -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目的:测量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实验原理:二力平衡实验器材: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棉布实验步骤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1;2、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
11、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2;3、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所测测力计的示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23 页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二、实验仪器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三、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F=f)四、实验过程:(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3)改变压力,将砝
12、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_压力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越大_。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23 页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器材:小桌海绵钩码实验过程:1.桌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2.在桌面上放上钩码,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3.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上和乙图相同的钩码,观察
13、海绵被压下的深浅。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23 页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2 个、水、圆柱体、盐水实验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实验过程:一、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保证 浸入液体中物体体积不变,而且要保证物体全部 浸入液体当中。改变物体浸入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的体积有关把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观察测力计示数是否变化三、探究浮力的大小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2022 年人教版 初中 物理 实验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