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案例.docx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案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闻写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正视历史,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2.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学会新闻写作。 三、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 1课时
2、2、教学策略 图文情景创设法 取镜采景法 导学法 强调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课题与作者 1、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2、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
3、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高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整体感知动情 以带问默读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 主导问题: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记者为什么还要去报道,这个题目取得好不好? 明确:“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
4、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纵之笔引起读者兴趣。 2、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是怎样感受到的? 明确:恐怖、惨绝人寰。在作者描写的游客惊恐、害怕的表情中感受到的。 (四)课文赏析动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赏析课文:精巧的视角、精彩的细节、精炼的语言。 1、精巧的视角 选取一篇普通的短新闻,
5、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它的写作视角。 新华社电昨晚十点,北京新华路中段一家KTV发生特大火灾,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严重。目前,还不清楚火灾原因,警方正在全力调查。 明确:写作视角是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陈述。但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多见于新闻写作。也就是客观报道。 然后再与本文的写作视角进行对比。 明确:本文的写作视角很特别,不同于以往新闻的写作视角,在客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案例 奥斯维辛 没有 什么 新闻 教学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