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档案管理员资格证.docx
《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档案管理员资格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档案管理员资格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档案管理员资格证 A R 179 R 395.6 1000-9817(2009)10-0936-03 精神卫生;档案;问题解决;学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教化行政部门对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心理档案是驾驭高校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化和心理询问的重要基础性资料,已为各高校普遍认可,成为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料显示,仅2007-2008年,有关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论文就有近40篇,从数量上看,比前几年有明显提高。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关注和探讨心理档案建设的意义、必
2、要性、基本内容构成的比重较大,而对实际操作层面,如心理档案原委应当怎么建、由谁来建、建档范围如何确定、应包含哪些相关材料等问题探讨相对较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笔者对此提出如下思索。 1 目前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将心理普查所形成的基础数据材料简洁等同于学生心理档案 自2004年教化部在部属重点高校中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起先,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快速在国内各高校中普及开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历年来积累的大量第一手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测试数
3、据是建立高校生心理档案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但不能把这些基础材料简洁等同于学生的心理档案,缘由包括:第一,心理普查的结果体现的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方面统计学标准,另外还有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及个人体验等标准,假如以此数据结果干脆作为心理档案内容,至少说明档案内容不全面。其次,心理测试有其局限性,其中最大的一个局限性是测试不能保证100%精确1。测试的结果与受测者的主观心态亲密相关,假如受测者有意隐藏客观心理状况,或是由于对心理普查有误会、偏见、恐惊而不仔细作答,会导致数据失真、失实,从而影响普查数据的有效性,导致档案信息不精确。第三,心理测试的结果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个体心理状况,而个体的心理发
4、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心理测试数据有一个时效性问题。即使普查数据真实、有效,也只能是当时受测个体的心理状况反映,不能反映现在和将来的状况,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断改变的。因而心理普查数据只能作为学生心理档案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而不能干脆将测试结果作为心理档案。 1.2 心理档案材料单一、不成体系 从档案材料的构成来看,主要存在2个问题,一是材料内容单一、不够丰富。如前所述,心理档案的内容大多以心理普查数据结果为主,另外可能包括学生的访谈记录、学生的基本状况、奖惩状况等,内容比较单一。二是限于专职人员短缺、学生数量浩大、档案意识薄弱等客观现状,档案材料比较零散,简单出现将原始材料干脆归档的状况,缺乏合
5、理的组织、编排,形成不了有机统一的体系。使心理档案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为相关人员供应完整、有效的工作参考,从而导致心理档案运用价值不大,无法满意工作的实际须要。 1.3 建档范围规定模糊 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但面对数量浩大的学生群体,建立高覆盖率的、内容翔实的个体心理档案系统目前尚不具备现实条件,因此先为少部分学生建立翔实的心理档案,然后逐步扩大建档对象的范围好像更加可行。但对哪些同学须要首先纳入建档范围尚未形成统一看法,缺乏工作规划。从心理疾病的预防角度来看,首先须要建档的应当是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但这
6、部分学生的范围如何界定,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比例应当有多大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其结果是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重建档数量而轻建档质量,前期工作风风火火而后期工作虎头蛇尾,看上去人人都建档了,而事实上档案无法满意工作的须要,一些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力度不足,导致有限的资源、精力无法发挥最大的功效。 1.4 心理档案规范性不足 心理档案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究其本质仍是档案工作的一个分支,必需要遵循档案工作的基本规范和一般要求。目前各高校从事心理档案建设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化人员,接受档案工作学问培训机会较少,对档案学的基本学问了解不多,档案工作意识普遍不强,心理档案的规范化
7、程度有待提高。 1.5 心理档案重建设、轻运用 各高校对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相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都将心理档案建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于心理档案具有私密性强、学生敏感程度高的特点,在心理档案建立后,管理单位过分考虑档案的保密性原则,轻易不视与人,造成了心理档案事实上被束之高阁的现状,能接触到档案的人过少,不能为学生的教化管理工作供应有效的信息。 1.6 对心理档案最低保密限度执行不严 与此相对,心理档案最低保密限度的扩大化也是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2。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 卫生系统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档案的保密性原则
8、:“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对其病人或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病历予以保密;这些资料应单独保管,不应列入医院其他病历之中。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只有在专业须要的状况下才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探讨其服务对象的案例。假如为专业的目的须要采纳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和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分辨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但此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各学校专职心理工作人员普遍较少,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由兼职的学工系统人员完成的,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一是在对个别重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干预和教化过程中,为了工作便利,将档案内容告知学生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甚至是学生骨干,请
9、他们帮助开展工作,造成档案内容的外泄。二是心理档案没有单独存放、管理不严,心理档案在学工系统内随意翻阅,甚至个别学生干部都有可能知晓档案的内容,造成档案内容的外泄。三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化的过程中,会以本单位在校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作为案例,虽然隐去了个案的姓名,但一些关键信息没有处理好,使学生仍能对号入座,“找到”案例中的详细对象,给学生本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害和压力,造成工作的被动。无论哪种状况出现,都会对学生本人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增大了工作开展的难度。 2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留意的问题 2.1 正确运用心理普查数据,为学生心理档案供应基础材料心理普查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通过普查,建立心理问题筛查
10、、干预、跟踪、限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高校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觉、刚好干预和有效限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普查工作应当是全部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一个基础、一个开端,而将普查数据干脆作为心理档案的做法,事实上是人为终止了整个工作流程。 正确运用普查数据,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提高数据的有效性。目前,各高校大多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纳人机对话的方式,集中开展网上心理测试工作。数据结果汇总后,首先须要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考查,筛选出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有以下特征:答题时间明显过短;选项过份集中;测伪部分得分过高等。这部分数据肯定要剔除出来,要向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档案管理员资格证 高校学生 心理 档案 建设 工作 思考 2018 管理员 资格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