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揭开“龙芯”诞生内幕-龙芯.docx





《综述:揭开“龙芯”诞生内幕-龙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述:揭开“龙芯”诞生内幕-龙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述:揭开“龙芯”诞生内幕|龙芯了望新闻周刊报道:这些天,中科院计算所在惊慌地期盼着,从生产线运回来的几十个投片将被一一插上计算机主板,进行调试,假如胜利则意味着水平与英特尔奔腾2旗鼓相当的龙芯1中国人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通用芯片正式“簇新出炉”,跨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半年前,计算所曾向新闻界演示了龙芯的第一款“验证芯片”,但那仅仅完成了龙芯的逻辑设计工作,因为它是在一个可编辑的FPGA芯片上“烧制”出来的“样本”,仅此一份。之后,课题组对龙芯1进行了物理设计,形成了版图并拿到集成电路流水线上生产,行话称之为 “投片”。这是龙芯1规模化生产前的必备工作。别看龙芯仅有指甲盖大小,但关系到中国的信息系统
2、平安和信息产品平安。龙芯的主要设计者胡伟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始终是专心血浇灌龙芯,付出了不可思议的艰辛。”秉承老辈人的传统,他们给芯片取了个小名叫“狗剩”,希望“名字贱一点简单养大”。 15个月,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而我则在3个小时内,见到了关系“龙芯”命运的两个关键人物:中科院院士、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和主持芯片设计的年轻科学家胡伟武,听他们兴致勃勃地谈龙芯诞生背后的故事,采访几乎成了一种享受。胡伟武告知记者,中国科技界不缺精兵强将,缺的是统领三军的“帅”,而李国杰正是这样的一位“大帅”。他自认是一员“福将”。而李国杰在谈到胡伟武时,
3、毫不掩饰自己的观赏与爱惜。回来整理采访笔记,发觉他们的谈话有很多惊人的相通之处。尽管时空交织,尽管年龄相差23岁,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却因龙芯而休戚相关。李国杰确定做芯片时,可谓破釜沉舟。芯片的灵魂是设计和标准。而把芯片作出来不仅仅有逻辑设计、版路设计,还包括生产芯片必需的IP库和芯片加工厂参数的调整,这都是芯片公司的机密,花再多钱也买不到。他刚来计算所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科研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探讨人员各自为政,能申请到几万元、10多万元的项目就很满意了。李国杰认为,计算所应当在一些国家战略性的项目上集中力气,优化资源。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所没有实力做芯片,但李国杰分析说,目前美国PC机普及率
4、接近50,而在中国才仅达3左右,发展空间巨大。芯片产业的做大做强,必将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来10年,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想等到全部的科研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再来做芯片,最好的时机也早已错过了。因此,李国杰认定高性能通用芯片是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所需。随即确定,拿出当年全所一半的运转经费1000万元来做龙芯。 优良的技术路途年轻人的表现比李国杰预料的还好。仅用5个月,就设计出了第一款验证芯片。接着,又快马加鞭地起先做投片。从验证芯片到正式投片调试胜利仅用了10个月。这就是龙芯的速度,连胡伟武自己也觉得惊讶。他认为,胜利的缘由首先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了非常优良的技术路途。立项之初,李国
5、杰确定的目标是“高性能、通用、一步到位”,在后来的摸索中,课题组又确定了兼容以及采纳RISC结构这两个详细目标。中国人是否要自己做高性能通用芯片?不少人认为,处理器最大的市场在嵌入式方面,中国的处理器设计应当定位在嵌入式上,没必要也做不出通用处理器设计。诚然,嵌入式处理器的需求量很大,但大市场不肯定能赚钱,小市场有时反而能赚大钱,因为后者是核心技术,别人做不了。英特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特尔处理器数量也只占全球市场的1.5。其次,中国不是小国,核心技术自己不驾驭不行。事实上,胡伟武认为,嵌入式处理器可做可不做,因为别人的嵌入式处理器价格很低,且不会卡我们。有的国外公司甚至主动提出,只要用其生
6、产线,他们可以免费供应嵌入式的IP核。中国的芯片是否要和别人的兼容?胡伟武认为,能否兼容特别重要。回顾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应当说,我们的“祖上”也是挺“阔”的,直到20世纪80年头初,我们的处理器设计技术不比别人差多少。落到今日这个地步,很大程度上是吃了不兼容的亏。因为现在计算机中绝大部分费用不是花在硬件上,而是花在软件上。若不兼容,自己设计指令系统,只能图一时痛快;与其他主流指令系统兼容,的确很麻烦,有时为了一条指令就得修改数据通路,增加不少东西,但却可以一劳永逸。龙芯课题组有一个很精干的操作系统组,仅4个人,在3个月内搞定一切与软件有关的东西,就是得益于兼容设计。胡伟武始终很庆幸采纳了兼
7、容的做法,假如自己设计指令系统,绝不行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完善。是步步为营还是跨越式前进?课题组确定稳扎稳打。采纳从系统结构设计,到C模拟器设计,到Verilog仿真,到FPGA验证,到标准单元投片,再到全定制投片的方法。在系统结构方案确定后,首先设计了一个Cycle-by-cycle的C语言模拟器,该模拟器具体描述了龙芯处理器的系统结构,能够模拟处理器每一拍中每一位信号的改变,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发觉错误刚好订正,确保联调时基本一次胜利。若是当时实行跨越式的设计方法,干脆进行逻辑设计,唯恐会欲速则不达,因为越上层的设计,调试越简单,而越底层的设计,调试越困难。人必需要有点精神“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8、”。背后是骏马、雄狮,一幅威猛的西征军队图。胡伟武把这幅图画放在自己的便携式电脑的屏幕爱护程序上。“有人说中国人做不出自己的芯片。我就不信那个邪。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国家是每个人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出力。国家发展好了,你的日子自然好过了。我常常出国,在印度这样的国家我每天靠56美元的补贴能过得特别舒适,而在美国,每天补贴84美元却过得很拮据国力强弱对比关系到每个人。”好玩的是,李国杰也特别强调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认为衡量一个科研人员的水平凹凸,不仅应当看他的技术实力,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将个人价值融入为祖国旺盛富强而奋斗的责任感,是否具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念。李国杰回忆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述 揭开 龙芯 诞生 内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