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docx
《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 绿色植物的种类多、分布广,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在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些植物类群又有哪些重要特征,是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 本章介绍了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其中对藻类、苔藓植物的特征仅作了简单的介绍。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中的高等类群,较容易观察到孢子囊群,因此教材在介绍蕨类植物时才谈到“孢子”。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群,种子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种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了解种子有哪些结构,是理
2、解种子植物区别于孢子植物的关键,也是理解种子植物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基础,教材首先安排了“种子的结构”的内容,再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绿色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本章既注意引导我们掌握各植物类群的特征,又注重引导我们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提示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2)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本章学法点津 学习本章内容的有放方法是观察和比较。 (1)通过观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实物和标本,比较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点,理解
3、它们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2)通过对玉米与菜豆种子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 (3)有条件的情况下,走进大自然亲身观察各种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环境,与同学们积极交流、合作,使自己对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有一个初步了解,逐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体会各种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材预习全解趣味情景导入 一名探险队员在原始森林中迷了路,他身上没有携带任何可以指示方向的仪器,通信联络工具也没电了。这名探险队员通过认真观察树干上苔藓植物的生长分布情况,并以此作为方向的指示,找到了正确的
4、方向,安全走出原始森林。你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吗?学习目标导航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2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知识链接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它们为食。2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它们是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教材内容全解想一想,议一议(见教材第72页) 我们常见的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藻类植物的细胞里也含有类似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也称为植物。 在池塘中生活的藻类植物,它们个体微小,几乎全身都能直接从水中
5、获取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知识点一 绿色植物的类群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繁荣和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知识点二 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重点)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绵、衣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带、紫菜、马尾藻、鹿角菜、石莼、裙带菜、石花菜等;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教材第73页“观察与思考”全解 (1)衣藻:单细胞藻类,卵形、椭圆形或圆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
6、细胞核,前端有两条顶生鞭毛,能游动。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有一个大型的叶绿体,多数呈杯状,少数呈片状、“H”状。衣藻生活在含有机质的淡水沟和池塘中,早春和晚秋较多,常形成大片群落,使水变成绿色。 (2)水绵:是由一列圆柱状细胞连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在显微镜下,每个细胞中有116条带状叶绿体,呈螺旋形弯曲。由于水绵细胞表面有较多果胶,用手触摸时会觉得有些黏滑。水绵多生活在池塘、沟渠、河流、湖泊和稻田中,可作为某些鱼类的饵料。 (3)裙带菜:外形很像裙带,所以叫作裙带菜。多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黄素。裙带菜可以分为叶状体、柄以及固着器三部分。固着器的末端略粗大,有利于固着在岩礁上;柄
7、呈扁圆形,中间略隆起;叶片有明显的中肋,边缘呈羽状分裂。裙带菜在我国各地沿海都有分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可供食用,也可以用来提取工业原料。 (4)海带:一般生活在低潮线下23米的岩石上,由于形状像带子,所以叫作海带。海带呈褐色,分为固着器、柄和叶状体三部分。叶状体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中带部两侧较薄,有波状皱褶。海带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海藻。除食用外,还可以从海带中提取褐藻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行业。 (5)石莼:常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岩石上。石莼呈片状,鲜绿色。叶状体由两层细胞构成,细胞内有一个片状或杯形叶绿体,内有一到几个蛋白核。石莼可作为蔬菜或饲料,属于常见的海藻
8、。 (6)鹿角菜:是褐藻的一种,呈黄褐色。基部为固着器,盘状;柄短,为亚圆柱形;上部为二叉状分枝,可重复分枝28次,下部分枝比较规则。从鹿角菜中提取的鹿角菜胶,在皮革加工、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7)石花菜:是一种多年生红藻,呈紫红色或深红色。直立丛生,有很多分枝,下部固着在浅海海底的岩石上。石花菜由表皮细胞、皮层和髓构成,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皮层和髓比较疏松,细胞里面充满胶质。石花菜是制造琼脂(俗称冻粉)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细菌培养等。 (8)马尾藻:是一种生活在近海中的多年生大型褐藻,呈黄褐色。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有气囊。马尾藻既可作饲料,又可用来制褐藻胶和
9、绿肥。我国是马尾藻的主要产地之一。(9)紫菜:属于海产红藻,呈紫红、棕红或紫色。由固着器、柄和叶状体三部分组成。叶状体为单层或两层细胞,外有胶质层。紫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温带最多。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食用的紫菜主要来自人工养殖。讨论(见教材第73页)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2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3藻类植物能给鱼类提供饵料;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在生物圈中,藻类植物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3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
10、(1)生活环境: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对于单细胞藻类来说,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迸行光合作用的器官。(3)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拓展 衣藻细胞内有杯状叶绿体,水绵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故我们吃的海带并不是叶。例1 某兴趣小组在调查红石公园月波湖
11、中生物种类时,发现一种植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植物,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 ) A具有假根B生活在水中C具有叶绿体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答案】D【解析】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选择D选项。4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重点)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地球上的水域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因此,水域中藻类植物的分布范围比陆地上植物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藻类植物在水域中可以立体分布,即使在较深的水域中,一些藻类植物也可以靠微弱的光线进行光合作
12、用,所以藻类植物的数量远比陆地上植物的数量要多。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0%以上。这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含量的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其它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水域中的植食性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使得水域中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3)供人类食用:许多海藻可供食用,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石莼等。(4)工业和医药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例2 (2014山东滨州)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养鱼时,人们喜欢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的水草(属于藻类植物),主要目的是( )A增加水中氧
13、气的含量B能美化环境C清洁鱼缸中的水 D起到杀菌作用【答案】A【解析】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中,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 故选择A选项。知识点三 苔藓植物1教材第74页“插图”全解(图3-4、图3-5) 教材插图展示了在阴湿的墙角,以及多雨地区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密集生有许多低矮弱小的苔藓植物。2教材第75页“观察与思考”全解(1)葫芦藓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但无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有茎和叶,茎直立,上面密生着卵形或舌形绿色的叶;叶小而薄,大多只由一层细胞构成,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能够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茎
14、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葫芦藓的吸水能力不强,植株长得十分矮小,适于丛生在阴湿的环境中。(2)到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寻找苔藓植物,观察时应注意: 用肉眼观察苔藓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茎和叶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 测量苔藓植物植株的高度; 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讨论(见教材第75页)1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它们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的生活不能离开水。苔藓植物通常具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
15、有叶脉,具有非常简单的假根。苔藓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3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3)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中都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点拨 苔藓植物的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假根只起固定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苔藓植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故苔藓植物一般长在树的背阴面,可帮助
16、辨别方向。例3(2015山东潍坊)下列叙述符合苔藓植物特点的是( ) A孢子生殖B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能适应干旱环境D植株高大【答案】A【解析】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苔藓植物有了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苔藓植物虽然有了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必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苔藓植物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故选择A选项。4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苔藓植物的指示作用:在一些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很难找到苔藓植物,原因是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因其叶片大多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
17、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所以它的抵抗力很弱。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一特点,把它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苔藓植物能形成泥炭: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的遗体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在我国西部和东北一些地区,泥炭是重要的燃料资源。例4 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潮湿地带却不容易找到苔藓植物,这是因为( ) 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 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死亡 C城市的环境比森林干旱 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答案】B【解析】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等,对植物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特别是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其叶片大多
18、由一层细胞构成,当叶片背腹两面受到有毒气体的侵害时,就很难存活。所以,在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苔藓植物很难生存。故选择B选项。知识点四 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重点)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2教材第76页“插图”全解(图3-7)图中展示了4种常见的蕨类植物:里白、铁线蕨、鳞毛蕨、肾蕨。 (1)里白: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状茎,有鳞片。叶呈长圆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沿小羽轴及主脉有疏的锈色短星状毛。由顶芽两侧发出一对二回羽状张开的大羽片,经过多年生长后,会连续形成多对侧生羽片。里白的根状茎可以入药。 (2)铁线蕨: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铁丝草。铁线蕨多
19、生长在溪边石缝或屋旁墙角。根状茎细长,上面密被有许多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柄亮乌木色,坚细如铁丝,所以人们称之为铁线蕨。由于铁线蕨怕干燥和强烈光照,所以在人工养殖时,应放置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铁线蕨有很多变种,如荷叶铁线蕨、扇叶铁线蕨等,是一种观赏蕨类。全草可入药。 (3)鳞毛蕨:中型陆生蕨类植物。通常遍体被大小、形状不同的棕色至黑色鳞片,根状茎横卧或斜生,叶簇生或散生,羽状叶脉,叶片背部的孢子囊群盖圆肾形。绵马鳞毛蕨的根、茎中含有绵马素,可以杀死消化道内的寄生虫,因此鳞毛蕨可以入药。 (4)肾蕨:肾蕨喜欢温暖、潮湿和半阴的环境。根状茎,有直立的主轴及从主轴向四面发出的长匍匐茎,并从匍匐茎的短
20、枝上长出圆形块茎,主轴和根状茎上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无毛,叶片披针形。孢子囊群背生于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肾形。肾蕨叶色浓绿且四季常青,形态潇洒自然,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蕨类。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 (1)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中都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3)生殖方式:同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蕨类植物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以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
21、会萌发和生长。例5(2015江苏连云港)贯众具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贯众所属的植物类群是( ) A裸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答案】B【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贯众属于蕨类植物。故选择B选项。旁栏思考题(见教材第77页) 蕨类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水的问题。蕨类植物的植物体(孢子体)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强。其次,在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孢
22、子体占优势,因此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4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重点)(1)满江红是一年生或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常与浮萍、槐叶萍、无根萍等混生在水田、池塘中。由于秋冬时节其叶内含有许多花青素,叶片会呈现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满江红的根状茎细弱,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片非常细小,常浮在水面上,春夏时节呈绿色,秋天时变成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满江红常与鱼腥藻共生,鱼腥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为猪和家禽的饲料。(2)蕨类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可供食用:多种蕨类植物可食用,如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 药用:许多蕨类植物可供药用,如卷柏、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三 单元 生物圈 哪些 绿色植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