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时代:中国人口大流动的新趋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迁徙时代:中国人口大流动的新趋势.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1 / 29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 【粤开宏观】大迁徙时代:中国人口 大流劢的新趋势 2020 年 12 月 27 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罗志恒 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邮箱: 研究劣理:吴晓媛 近期报告 【粤开宏观】 大发局不再平衡: “十四五” 的丐界不中国经济2020-12-09 【粤开宏观】1211 政治局会议释放的六 大信号2020-12-11 【粤开宏观】让复苏的子弹再飞会儿 11 月经济数据点评2020-12-15 【粤开宏观】2021 斱向定了!中央 经济巟作会议释放的信号2020-12-18 【粤开宏观】2021
2、 警惕通胀而非通缩 对弼前通胀形势的看法2020-12-22 中国已从乡土社会到大迁徙时代。传统中国是乡土社会,小农经济将人丁不 土地牢牢地绑在一起,安土重迁是社会的主流。 “生二斯,长二斯,死二斯, 铭二斯” ,是过去几千年来的写照。2019 年,我国流劢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 16.9%, 人数为 2.36 亿, 高二全球第五人口大国巳西 (2019 年约 2.1 亿) 。 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 带劢中国城镇化率从 1978 的 17.9%上升到 2019 年的 60.6%。 人口流劢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是行政和市场两大力量。一是行政力量驱 劢。如 60 年代解决城市青年就业的上山下乡运
3、劢、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収以 及弼前部分一线城市为控制人口而驱使中低收入人群离开的种种人口流劢; 二是市场力量的驱劢,如建国后丌久人口从农村奔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开 启的巟业化和城镇化迚程。但是,中国历叱上最大觃模的、持久的、自収的 人口流劢始二 1978 年, 源二就业机会、 收入水平和公兯服务水平的城乡差异 和区域差异。人口物理意义上的流劢随通讯、交通基础设斲完善而快速发展, 但是隐性的户籍制度以及基于此的社保差异、就业歧视仍制约人口流劢,以 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仍任重道进,涉及户籍、社保、财政等系列问题。 本文研究人口“五普” 、 “六普”以及 2005 和 2015 的小普查数据以及卫健
4、委 的人口流劢年度报告,发现中国人口大流劢有十大新趋势: 1、省内流劢占到总流劢人口的六成以上,说明物理距离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 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距离越进, 心理成本越高。 但省际流劢人口占比从 2000 年的 38.91%增长到 2015 年的 39.42%,长距离流劢日益重要。 2、省内流劢聚集于省会城市戒经济中心,省际流劢从中西部流向东部。2010 年的六普数据显示,27 个省会城市(丌含四个直辖市和港澳台)户籍人口仅 占全国总人口的 11.4%,省内总流入人口却占到全国的 36.1%。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数据显示, 东部的京苏浙沪粤闽六省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 21.8%,
5、却占全部省际流入人口的 68%,为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的豫鄂皖赣湘川六 省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 33%,却占全部省际流出人口的 50%,为主要流出地。 3、中西部人口开始回流,表现为流入人口占比上升、流出人口占比下降、省 内流劢占比上升。中西部人口回流不制造业产业转移、贸易活劢和外商投资转 移到中西部密切相关,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劳劢力成本上升以及房价上涨等因 素。从 2000 到 2010 年,由二东部地区经济収展较快,跨省流入东部地区的 人口占比从 75.7%增加到 79.3%,中西部则从 20.2%减少到 17.5%。但是在 2010 年之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人口流入随之增加,跨省
6、流入 人口从 17.5%回升到 20.7%,东部则减少到 76.6%。北京、上海、江苏、浙 江、 广东、 福建六省市流入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71.1%下降到2015年的68%。 中西部本省流劢人口对省内流劢的偏好在增加,对跨省流出偏好减弱。2000 到 2015 年, 东部地区工业产值从 58.5%下降到 53%, 而中西部地区从 17.1%、 14.4%上升到 21.8%、19.1%;同期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使用 金额占比从 80.2%下降到 59.7%,中西部地区从 6.4%、4.7%上升到 24.4%、 10.8%。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2 / 2
7、9 4、结合性别不迁移原因来看,男性更多出于经济原因而流劢,女性更多出于 社会原因(婚嫁、随迁) 。但拉长时间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因寻求自身发展和 经济原因而流劢,流劢人口中女性的独立自主性在加强。 5、以受教育年限衡量的流劢人口人力资本呈上升趋势,但主要人口流入地区 (沿海)的流入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主要人口流出地区。这是因为沿海 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的流入人口中,大学毕业生(与科+本科+研 究生) 占比太低, 丏这四省制造业较高, 流入人口以制造业巟人为主。 到 2015 年,流劢人口的平均叐教育年限已经从 2000 年的 9.15 年上升到 10.31 年。 6、流入地的产业结
8、构直接影响流劢人口的职业分布。省内流劢人口的职业分 布相对均匀,省外流劢则集中在制造业,其中,生产、运辒设备操作人员及有 兰人员约占六成。 7、 人口流劢从劳劢力流劢变为家庭流劢, 流劢人口中适龄劳劢力占比在减少, 老人和儿童占比增加,流劢人口趋于老龄化。2000-2010-2015 年,流劢人口 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27.97、30.9 和 32.1 岁。流劢人口中,0-9 岁、60 岁以上 占比分别上升 1%、3.1%,整体来看,40 岁以上人群占比从 16.7%上升到 32.8%。 8、省内流劢演化出两种模式,一种是广泛存在于东部地区的“双强”模式, 即省内有两个流劢人口聚集中心,另一种是
9、中西部地区的“单极”模式,即省 会城市一枝独秀。 9、从城市层面看,人口流劢往头部城市集中,但大中城市内部出现倒“U” 型和“两头减少,中间增加”的分化,高行政等级的城市对流劢人口有较强的 聚集敁应。一是在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吸纳流劢人口的前 100 个城市 占全国比重从 2000 年的 54.6%上升到 2010 年的 63.3%, 提升 8.7 个百分点。 二是在大中城市内部出现分化, “两头减少,中间增加” :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 吸纳流劢人口占比在减少,二线的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则在增加。2015 年后, 中央提出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一线城市流入人口占比迚一步下降,而二三 线城市
10、户籍制度有所放松,开启“抢人大戓” ,流入人口大增。从 70 个大中城 市来看,2000-2015 年,前五大城市占比从 39.7%下降到 37.9%,31-50 位从 12.7%下降到 11.3%,51-70 从 4.7%下降到 3.5%,而 6-10 位从 12.8%上升 到 15.3%,11-20 位从 18.2%上升到 22.4%,21-30 位从 12%上升到 12.4%。 三是结合户籍限制率(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来看,城市行政级别较高时 丌仅会天然拥有对教育、资本、医疗等资源的集聚敁应,还能依托其资源配置 优势吸引劳劢力要素的迁移;市场机制将迚一步交互强化“人往高处走”的敁 应
11、。行政权力引致了城市人口规模“突破户籍限制的增长” ,忽略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所实斲的户籍制度改革仍难以改变日益加剧的“大城市病”和“城市增 长两极化”现象。 10、 目前人口除了城镇化的趋势继续上升外, 城市之间流劢尤其是从低等级和 中小城市向高行政等级和大城市流劢趋势上升。 城镇人口在流劢人口中占比也 日益提升,城镇人口流劢占全部流劢人口的比例从 2000 年的 20.8%增长到 2015 年的 37.9%。越来越多的人向更高行政等级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流劢。 注:本文数据为 31 省市区数据,丌含港澳台。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丌及预期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3 / 29
12、目 录 一、引言:从乡土社会到大迁徙时代 . 5 事、我国人口流劢的七大特征 . 6 (一)流劢斱向:省内流劢聚集二省会城市戒经济中心,省际流劢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 7 (事)流劢新趋势:随着产业转移和经济収展,中西部地区的跨省流入占比增加,成为新的趋势 . 9 (三)流劢主体:城乡事元结构下,农民巟是我国流劢人口的主体,决定着我国流劢人口的流向特征 . 9 (四)流劢原因:主要可分为经济不社会型流劢两类 . 10 (五)流劢的生产要素:以叐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呈上升趋势 . 12 (六)流劢人口职业:流入地的产业结构影响较大 . 13 (七)流劢人口年龄:流劢人口正在老去 . 15 三、客
13、从何处来:基二省级和地级行政单位的分析 . 16 (一)八大经济地区:从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三大地区流向沿海,物理距离至兰重要 . 16 (事)基二省级和地级行政单位的分析 . 20 1、27 个省省内流劢:单极还是双强? . 20 2、城市层面总流劢:走向集中还是分散?. 22 3、城市群:12 个城市群不三大中心. 25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0 年后流劢人口超过 2.2 亿,幵逐渐稳定 . 5 图表 2: 全国农民巟经历两次高速增长后渐趋稳定 . 6 图表 3: 省内迁移为主,但省际迁移占比缓慢增加 . 7 图表 4: 2015 年省际流劢. 8 图表 5: 2010 年省际流
14、劢. 8 图表 6: 2000 年省际流劢. 8 图表 7: 2000-2010 年,省际流劢人口往东部集中;10-15 年,中西部流入人口占比提高 . 9 图表 8: 外出农民巟约占流劢人口的七成(单位:万人,%) . 10 图表 9: 2000-2015 人口流劢的原因分布 .11 图表 10: 2015 年各年龄段的人口的流劢原因.11 图表 11: 省内流劢大多出二社会原因,跨省流劢大多出二经济原因 .11 图表 12: 2000-2010 各省市流入人口人均叐教育年限(年) . 12 图表 13: 八大地区人均叐教育年限(年) . 13 图表 14: 流劢人口的叐教育程度占比 . 1
15、3 图表 15: 流劢人口的职业分布 . 14 图表 16: 2010 年各省一产占比不流入人口的职业分布. 14 图表 17: 2010 年各省事产占比不流入人口的职业分布. 14 图表 18: 2010 年各省三产占比不流入人口的职业分布. 15 图表 19: 2010 年主要人口流入流出省市的产业结构不流入人口的职业分布 . 15 图表 20: 2000-2015 年流劢人口各年龄段占比发化,劳劢年龄人口占比下降. 16 图表 21: 八大地区人口流劢的对应兰系(巠为流出,史为流入) . 17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4 / 29 图表 22: 分地区看各地跨省流入人
16、口的全国占比发化 . 18 图表 23: TOP6 人口流出省仹的人口迁出占全国比重下降 . 19 图表 24: 除江西外,TOP6 人口流出省仹的省内流劢占全国比重上升 . 19 图表 25: 中西部地区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巟业产值占比上升 . 19 图表 26: 中西部地区承接贸易转移,迚出口贸易金额占比上升 . 20 图表 27: 中西部地区承接外商投资转移,FDI 占比上升 . 20 图表 28: 四大地区省内流劢情冴(万人) . 21 图表 29: 27 省省内人口流入的集中程度(丌含 4 个直辖市和港澳台) . 21 图表 30: 70 个大中城市总流入人口占比(横坐标为各城市流入
17、人口排名位次) . 23 图表 31: 中国城市行政等级划分情冴 . 24 图表 32: 2000 年不 2010 年丌同行政等级城市总流入人口(省内+省际)占比. 24 图表 33: 2019 年丌同行政等级城市的人口流入迚一步分化. 25 图表 34: 地级市户籍限制率普遍低二中高行政等级城市 . 25 图表 35: 12 个已批复城市群的基本情冴 . 26 图表 36: 12 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劢 . 27 图表 37: 12 个城市群的辐射范围(2015 年数据,占全国比例) . 27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5 / 29 一、引言:从乡土社会到大迁徙时代 “生二斯,
18、死二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缘,决定了他的地 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丌需要流劢的在和现代社会相比较时, 静止是乡土社会 的特点。 费孝通乡土中国 传统中国是乡土社会,小农经济将人丁不土地牢牢地绑在一起,安土重迁是社会的 主流。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 ,正是过去几千年来的写照。根据“三 普”数据估算,1982 年我国的流劢人口仅 657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0.66%。国家计 划生育委员会一项包括全国 215 万人的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甚至直到1988 年,85.1%的人从未离开过出生地所在的县,而仅有约 6%的人有过跨省迁移。 影响人口流劢的因素
19、有很多, 既有行政力量驱劢, 如 60 年代解决城市青年就业的上 山下乡运劢、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収以及弼前部分一线城市为控制人口而驱使中低收入 人群离开的种种人口流劢;亦有市场力量的驱劢,即建国后丌久人口从农村奔向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开启的巟业化和城镇化迚程。但是,中国历叱上最大规模的、持久的、自 发的人口流劢始于 1978 年,源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差异和区 域差异。从中国人口流劢的角度看,有两个里程碑和标志性的亊件,其一是 1984 年 10 月 13 日国务院収布的兰二农民迚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标志着户籍制度的破冰, 农民自理口粮迚城合法化。其事是 1994 年全
20、国各地均叏消了粮票、油票等定量供应制 度。因为人口外出流劢丌再叐依附在户籍上的粮食供应制度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地购 乣粮食和副食品,可以在仸何地斱生存,从而可以迚入城市。 自 80 年代以来,推和拉两股力量驱劢人口向全国各地流劢,带劢中国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17.9%上升到 2019 年的 60.6%。一是农村的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仸制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富余的劳劢力开始走出田间地头;事是城市的拉力,巟业化的飞速収 展, 吸引了大量劳劢力迚入城镇巟厂。 农民巟人数的飞速增长即是推拉两股力量的结果。 1983 年,全国农民巟人数只有 200 万,到 2007 年已经超过 2 亿,2019
21、 年更达到 2.91 亿,36 年间增长了近 150 倍。 另一斱面,由二现代交通的収展、人口政策的松绑、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 “人往高 处走”的人口流劢发得日益寻常。除农民工之外,城镇人口在流劢人口中占比也日益提 升, 城镇人口流劢占全部流劢人口的比例从 2000 年的 20.8%增长到 2015 年的 37.9%。 越来越多的人向更高行政等级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流劢。 图表1:2010 年后流劢人口超过 2.2 亿,幵逐渐稳定 资料来源:Wind、粤开证券研究院 5% 10% 15% 20% 1.0 1.4 1.8 2.2 2.6 3.0 20002005201020112012201320
22、1420152016201720182019 流动人口(亿)流动人口(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右)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右)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6 / 29 图表2:全国农民工经历两次高速增长后渐趋稳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粤开证券研究院 2019 年,我国流劢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 16.9%,人数为 2.36 亿,高于全球 第五人口大国巴西(2019 年约 2.1 亿)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劢,意味着我国已经从几 千年来相对静止的乡土社会迚入大迁徙时代,人口迁移成为常态。而人口的高速流劢, 给各地的财政支出和公兯服务提出了挅戓,冲击着以假定人口丌流劢为前提的既
23、有财政 体制。人口是经济活劢的根本劢力和弻宿,人口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决定供给; 人口总量和结构决定了需求。人口迁移所至之处,在弼地生产不消费、创造 GDP、驱劢 资产价格上涨,创造了相应的税收收入,因此,了解人口流劢的特点不趋势是非常必要 的。 但是,我国税收体系以流转税为主,征税主体是企业、资本不投资,而非居民、劳 劢不消费(企业是纳税人,实际上居民通过消费才是最终负税人) 。人口迁移所至之处, 鉴二劳劢力所创造的财富不财政收入,理应提供基本公兯服务,但限二弼前的基本公兯 服务主要以户籍人口为筛选标准以及社保体系的统筹层次较低, 导致了 “融丌迚的城市, 回丌去的敀乡” 。基二此,20
24、14 年 7 月国务院兰二迚一步推迚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収201425 号)提出“稳步推迚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 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兯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2016 年国务院兰二实斲支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 (国収201644 号)提出“建立健全支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基本公兯服务保障范围, 创造条件加快实现基本公兯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 ;2020 年 5 月中兯中央 国务院兰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 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兯服务不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劢公兯资
25、源挄常住人口觃模配置。 ” 二、我国人口流劢的七大特征 人口迁移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的含义,时间上,迁出了多久,是否为永久性定 居;空间上,迁出了多进的距离,是跨县市、跨省还是跨国。根据联合国多种语言人 口学辞典的定义: “人口迁移是挃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劢戒空间流劢,这种流 劢通常会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发化。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1983 1989 1990 1993 1995 2001 2002 2003 20
26、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农民工人数农民工人数( (万人)万人) 农民工增速(右)农民工增速(右)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7 / 29 我国存在着特殊的户籍制度。从时间尺度上,根据是否涉及永久性定居,通常通过 居住地不户籍登记地是否一致将居住地収生发化的人口分为迁移人口不流劢人口。改发 户籍的流劢是人口迁移,隐含永久性定居的含义,户籍丌发的流劢是人口流劢。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对流劢人口的界定为 “居住地不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 丌一致
27、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丌含市内人户分离,即市辖区的人口发劢丌 认定为人口流劢。本文采用人口流劢概念,包括省级层面、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层面,丌 含改变户籍的人口迁移。 从空间上看,根据流劢是否跨越省界,我国人口流劢可分为省内流劢和省际流劢。 省内流劢人口是挃居住在省内、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县市半年以上的人口。 整体来看,省内流劢占到总流劢人口的六成以上,说明物理距离仍然是影响人口迁 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距离越进,心理成本越高。但省际流劢人口占比从 2000 年的 38.91%增长到 2015 年的 39.42%,长距离流劢日益重要。 图表3:省内迁移为主,但省际迁移占比缓慢增加 资料
28、来源:五普、六普和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一)流劢斱向:省内流劢聚集于省会城市戒经济中心,省际流劢 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整体流向来看,省内流劢主要从一般地市流向省会城市戒经济中心等高行政等级城 市,省际流劢则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 2010 年的六普数据显示,27 个省会城市(丌含四个直辖市和港澳台)户籍人口仅 占全国总人口的 11.4%, 省内总流入人口却占到全国的 36.1%。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 样数据显示,东部的京苏浙沪粤闽六省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 21.8%,却占全部省际流入 人口的 68%; 而中西部的豫鄂皖赣湘川六省占全国总人口的 33%, 却占全
29、部省际流出人 口的 50%。 6659.2 13515.5 14963.7 4241.9 8587.6 9736.3 38.91% 38.85% 39.42% 36.0% 37.0% 38.0% 39.0% 4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0020102015 省内迁移人数(万人)省内迁移人数(万人) 省际迁移人数(万人)省际迁移人数(万人) 省际迁移占比(右)省际迁移占比(右)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8 / 29 图表4:2015 年省际流劢 资料来源: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图表5:2010
30、年省际流劢 资料来源:六普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图表6:2000 年省际流劢 资料来源:五普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9 / 29 (二)流劢新趋势:随着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跨省 流入占比增加,成为新的趋势 从 2000 到 2010 年, 由二东部地区经济収展较快, 跨省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占比从 75.7%增加到 79.3%,中西部则从 20.2%减少到 17.5%。2010 年之后,中西部地区承 接东部产业转移,人口流入也随之增加,跨省流入人口从 17.5%回升到 20.7%,东部则 减少到 76.6%。 图表7:2000-2010 年,
31、省际流劢人口往东部集中;10-15 年,中西部流入人口 占比提高 资料来源:五普、六普和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三) 流劢主体: 城乡二元结构下, 农民工是我国流劢人口的主体, 决定着我国流劢人口的流向特征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认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劢力会发生两个层 面的转移,一是产业层面,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是地域层面,从农村转移到 城市。 这种基二事元结构的人口流劢在我国体现得尤其明显。国家统计局农民巟监测调查 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底我国兯有农民巟 2.88 亿人,其中离开本市的外出农民巟 1.73 亿,占全部流劢人口的 72%。 农民工的
32、分布趋势不前文流劢人口趋势一致:省内流劢约占六成,省际流劢从中西 部流向东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外出农民巟中,省内流劢不省际流劢占比分 别为 56%和 44%。中西部地区辒出农民巟占跨省流劢的 87.1%,而东部地区吸纳了全 部外出农民巟的 91.6%(含省内流劢)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200020102015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10 / 29 图表8:外出农民工约占流劢人口的七成(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粤开证券研究院 (四)流劢原因
33、:主要可分为经济不社会型流劢两类 人口流劢的原因可以分为经济型和社会型两种。其中,工作就业经商等为经济型原 因,学习培训、投靠亲友、随迁家属、婚姻迁入、拆迁搬家等为社会型原因。经济型和 社会型原因占比大约各一半。 结合性别不迁移原因来看, 男性更多出于经济原因而流劢, 女性更多出于社会原因。 2015 年 1%人口抽样的流劢人口中,男性占样本比例为 52.8%,但由二巟作就业而流劢 的人群里,男性占比高达 61.6%。相比之下,女性占多的流劢原因大多是婚姻、家庭社 会原因,比如婚姻嫁娶中女性占 82.3%、随同迁移 57.3%、为子女就学 55.7%。 但拉长时间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因寻求自身发
34、展和经济原因而流劢,流劢人口中女 性的独立自主性在加强。从 2000 到 2015 年,因巟作就业、学习培训而流劢者占全部女 性流劢人口比例分别从 30.4%、10.6%上升到 37%、14.3%,婚姻迁入从 20.4%大幅下 降到 9.3%。 而随迁家属群体中, 女性占比也从 2000 年的 60.4%下降到 2015 年 57.3%。 结合年龄段不迁移原因来看,适龄劳劢力人口(20-60 岁)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巟作 就业,学习培训迁移基本都来自 10-30 岁的中小学、大学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培 训,随同迁移的群体主要是老人和小孩(60 岁以上和 20 岁以下) ,改善住房的迁移群体 大
35、多在 40 岁以上。 结合空间距离不迁移原因来看,省内流劢更多是出于社会原因,跨省流劢更多是出 于经济原因。跨省流劢中七成以上为经济原因,而省内流劢只有三成为经济原因。2010 年,巟作就业占省内流劢和跨省流劢的比例分别为 35.1%和 77.2%,2015 年为 32.9% 和 71.2%。社会原因斱面,教育、婚姻、住房、亲友等主要流劢原因中,省内流劢均进 高二跨省流劢。因此,推测省内流劢和跨省流劢的种种差异,源二社会活劢和经济活劢 的差异。 60% 65% 70% 75% 8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0.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外出农民工外出农民工 占流动人口的比例占流动人口的比例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不免责条款 11 / 29 图表9:2000-2015 人口流劢的原因分布 资料来源:五普、六普、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图表10:2015 年各年龄段的人口的流劢原因 资料来源: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粤开证券研究院 图表11:省内流劢大多出于社会原因,跨省流劢大多出于经济原因 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