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万维网之父_Tim Berners Lee.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章_万维网之父_Tim Berners Lee.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_万维网之父_Tim Berners Lee.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万维网之父: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 Lee (1)个人个人简介简介 蒂莫西约翰伯纳斯李(Timothy John Berners-Lee,1955 年 6 月 8 日),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万维网的发 明者。1990 年 12 月 25 日,他成功利用互联网实现了 HTTP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 伯纳斯李是万维网联盟的主席,也是万维网基金会的创办人。伯纳斯李还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 能实验室创办主席及高级研究员。同时,伯纳斯李是网页科学研究倡议会的总监。最后,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集体智 能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2011 年,他被任命为福特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 2004
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伯纳斯李颁发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2009 年 4 月,他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 外籍院士。他被时代杂志列为时代 100 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在 2012 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典礼上,他获 得了“万维网发明者”的美誉。2017 年,他因“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和使得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础协议及算法” 而获得 2016 年度的图灵奖。 维基百科 (2)非凡风采非凡风采 (3)主要贡献)主要贡献 发明了万维网,被誉为“万维网发明者”; 构成万维网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很简单,伯纳斯李的功绩是将它们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 用。他最大的贡献可能是无偿地将他的主
3、意提供出来而不收费。 2003 年万维网联盟决定所有由联盟提出的技术都是 无偿的,所有人都可以简单地使用。 2017 年,因“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和使得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础协议及算法”而获得 2016 年度的图灵 奖。 (4)传奇故事传奇故事 万维网之父:不为一己私利的发明家万维网之父:不为一己私利的发明家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舞台上的他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接受来自全世界人民感谢的掌声,这位彻底改变人类 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发明者,用一句“This is for everyone”完美诠释了他将万维网无私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初衷他 的发明,是献给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发明,将
4、这个世界彻底连为一体。 有人说,蒂姆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科学家。在这个所有人都狂热追求金钱的时代,作为一个轻易就可以 用自己的发明获得财富的发明者,他却“头脑发热”,放弃了这个暴富的绝好机会,将万维网无偿向全世界开放。 据说,如果他当时肯为万维网申请专利,他就可以有机会与比尔盖茨在财富上一决雌雄。 只是,感谢他“浪漫的情怀”和“冲动的头脑”,感谢他这个“想当然”的决定。他的“奉献”比他的发明本 身更让人感动,因为这个举动不仅为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翻开了里程碑式的篇章,更让全世界人民免费享受到了这 项伟大发明为生活带来的美妙乐趣。 正如 Lotus 公司主席兼 CEO,Jeff Papows
5、对他的评价:“他用自身的智慧和像父母一样的无私为这个产业创造 出了一个神话,他告诉人们网络是多么的美好、多么富有吸引力。”我想,用“伟大”来形容这位现今已 62 岁的 可爱发明者,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出身出身“名门名门”,年少,年少“轻狂轻狂” 1955 年,蒂姆出生于伦敦西南部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母都是数学家,同时也是英国计算机界的名人, 曾参与了英国第一台商用计算机“费兰蒂马克”的设计制造。或许是在这样的家庭中耳濡目染,也或许是受遗传 基因等因素的影响,蒂姆从小就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幼年的蒂姆最爱做的事就是用纸板箱子摆出计算机的样 子,或者在厨房桌子上和父母做数学游戏。 1972
6、 年,蒂姆进入顶尖学府牛津大学攻读物理专业。蒂姆说,之所以选择物理专业,是因为他觉得物理学 不仅很有意思,而且是数学和电子学之间的一种“恰如其分的折中”。事实也证明,蒂姆的这个选择为他后来发明 万维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大学,活跃的蒂姆自然不会安分地专心读书。当时,学校规定本科生只能在学习时间使用计算机。为了一项 慈善活动,蒂姆不顾学校规定,利用“黑客技术”侵入了其他电脑系统,蒂姆因此受到的惩罚是被禁止使用学 校的计算机。当然,这种惩罚对蒂姆来说完全无足轻重,反而还成为了激发他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也 不错,这激发了我制造自己的计算机的欲望。” 发明突破,声名大噪发明突破,声名大噪
7、1980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伯纳斯李来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干起了软件工程师 的工作。工作过程中,他要频繁地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沟通联系,和他们交换、分析数不清的报告和数据,经常 不得不重复回答一些问题,繁琐的过程实在令人烦恼。他希望能够有一种工具,让大家能够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够 通过计算机网络去简单快捷地访问其他人的数据。 于是伯纳斯李开始在业余时间编写一个软件程序,利用一系列的链接(即超文本)首先将自己计算机上的重 要文档的存储地址都“串”起来,这样就可以像从一本书的目录检索到其中内容那样,通过很简单的操作找到想要 的重要文档。他将这个程序命名为“探询(ENQUI
8、RE)”,即儿时喜爱的那本百科全书的名字。这个没有发布过的 程序就是后来万维网的雏形。它能够存储信息,将文档链接到一起,但只能在一台电脑上进行这些操作。后来,伯 纳斯李在约翰普尔的图像计算机系统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 机会总是看似巧合般恰到好处地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边,而属于你的地方,无论辗转多久,你也终究会再次回 来。在离开 CERN 三年后,1984 年,蒂姆重返故地,这次,他是以正式成员的身份加入。在这个“世界精英云集、 令人惊叹不已的宏大实验室”里,他完成了自己的伟大发明。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在蒂姆的心中,属于他的舞台是没有边界的。同样,由他设计的互 联网,也是没有边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