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docx
《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 当阅读了一本论语后,想必你肯定有许多值得共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 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篇1 子曰:“学而识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不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答对了,就是出自论语这本书。 论语这本书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写的,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含有深刻道理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知我们在学习新学问时,也要复习旧学问,能有新的发觉、新的体会,就能当老师了。这种学习的方法我们在平常应当
2、牢.住,多多应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人,焉得知。”这句话告知我们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明智的,假如跟没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怎么说你是明智的呢?在生活中,我们要跟有仁德的人交伴侣,和人仁德的人做邻居。要求整个.崇尚仁德,推行仁德。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告知我们:“不要觉得简陋就不去居住,假如在简陋的地方传播文明,那么简陋的地方也就应得不简陋。我们应当传播文明,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让我们.是一个布满文明、和谐的美妙.。 这本书里不但孔子说的话有道理,而且故事也特别的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卖水果的
3、小贩,它的水果什么时候都像刚摘下来的一样,有一个人买了它一个柑橘,回到家一看,里面已以像棉絮一样了。这个故事用来比方那些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实际本事的人,或者表面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的事物。 论语这本书给我们的道理许多,有机会你肯定要细细品读。 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篇2 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行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熟悉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行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
4、、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挡他逃亡。但我更喜爱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间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宏大的思想家、训练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肯定与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我们的传统美德,今日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特别必要的,让他们
5、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看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导长期不加转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忧、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盼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训练子女的动身点。所以为父母供应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能够根据父母的意愿、教导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
6、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虚心、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知我们灵敏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 论语的读书心得体会600字篇3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
7、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经典传世之作论语,包罗万象,令人无一不回味无穷,否则,何以留芳千古,为世人所称道呢? 论语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是由于它将中国的国宝级别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记录了下来,真正的叙述了中国千年以来所传承的正统学派的真谛,而且,其中大部分还被现代华夏儿女所沿用着,不失为历经风霜而留其真谛。 孔子的政治主见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听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担心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接
8、受孔子“仁”的政治主见,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见,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详细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读书 心得体会 6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