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4页).doc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第 4 页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摘要】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我国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正是以人为本着力于开发人的各种潜能重点是创造力潜能。而学前期是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因而培养学前期儿童的创造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本文针对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幼儿 创造力 发展 幼儿阶段随着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他们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知识经验也逐渐丰富,这一切都为幼儿发展创造能力提
2、供了可能。幼儿已经有了创造能力的萌芽,又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幼儿期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掌握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幼儿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创造思维也具有自身的特点。(1)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意志力都较弱,因此幼儿的创造活动不易持久,他们的创造愿望来得快,也去的快,常常是瞬间即逝,如果有成人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幼儿的创造能力就会向前发展。(2)幼儿喜欢幻想,富于想象,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常常是由创造性想象引起的,但他们的心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受兴趣的影响较大,兴趣可以振奋幼儿的智力,激发
3、创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保持幼儿的兴趣和调动幼儿的兴趣。(3)幼儿由于环境、教育、遗传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有的幼儿擅长创编故事,有的幼儿擅长美工创作,如果这些幼儿的创造才能能够得到尽早的发现和培养,对幼儿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有环境和教育起积极的作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都会有较大的发展,但不能根据幼儿的一时表现,就断言其创造能力的高下。二、努力营造促进幼儿创造性的氛围和环境。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创设环境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幼儿发展、激发幼儿创造的过程。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要辛辛苦苦地剥夺幼儿发展的机会。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深知老师
4、的辛苦。可是静下心,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促进幼儿发展了呢?当然有!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因此,我们在设置“科学探索发现区”时,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师生共同讨论活动区的内容,共同收集有关材料,共同制作发现区的玩具。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各种材料:手电筒、磁铁、小镜子、油桶、塑料棒我们在用油桶和塑料瓶玩水的游戏时,有个去过农村的孩子把油桶当成水井,用塑料瓶在“井中”打水,玩着玩者,他突然问我:“老师,您见过辘轳吗?”“我知道。”我答应着。“咱们在油桶上架一个辘轳,那玩起来多有意思呀!”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制作辘轳的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辘轳的外形到底是什么样
5、的?”“用什么材料做轴?”“怎样把辘轳固定在油桶上更结实?”等等。孩子们兴致可高了,问家长、查阅书籍、上网,大家从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材料,共同绘制图样,共同寻找材料,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发现用粗铁丝当轴又能使铁丝弯曲后当手柄,又能将吊水桶的线卷起来。后来孩子们发现,粗铁丝也细,打一桶水很慢。于是,大家又开始讨论加粗铁丝的方法。有人提议在铁丝上多缠一些线、有人说把几根铁丝栓在一起,最后我们在玩具中发现了塑料管,管壁很厚,铁丝穿进去正合适,颜色又很漂亮,成功了大家拍手叫好。如何固定辘轳,更始难题。经过前一段的探索活动,孩子们更是开动脑筋,开始有的孩子提议在油桶上打孔,把辘轳插进去,结果发现摇上来的水桶
6、悬在“井”的中央部位,手不易够到。怎样把它架得高一些呢?大家找来了硬塑料板、小木版、小铁板,经过不断的尝试,终于决定用小铁板固定在油桶的两边,孩子们请家长帮忙,给小铁板打出孔,师生共同找来螺丝,把铁板固定好,最后把辘轳架在铁板上,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玩具辘轳终于诞生了。就这样,我们又一起制作了水车、影子钟、小电话等,不断丰富着探索区的玩具及材料。可以看出,孩子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出主意想办法,不但在设置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今后参与到活动区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基的幼儿教育,必须强调营造有利于形成幼儿创造动机、创
7、造兴趣、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等动力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和获得了心理自由时,最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性的发展和表现。首先要努力让幼儿了解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没有恐惧和不安,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少对幼儿说“不”,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处在这种氛围中的幼儿,心理就会紧张不安,焦虑程度就会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抑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如何 培养 幼儿 创造力
限制150内